為進一步培育和壯大一批具有較強帶動性的特色支柱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近期,科技部火炬中心赴湖南、山東、廣東以及京津冀、東北等地區調研,對當地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加以監督和指導,并著力探索加強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的規律與模式。
“創新型產業集群是增強區域主導產業競爭力的有效組織形態,通過產業集群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區域競爭力是國際通行的做法。”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表示,科技部2011年啟動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工作,通過培育、試點兩個步驟推進工作,目前已在全國遴選了32個試點,并有39個正在培育。
張志宏建議,各單位今后要繼續實施有效的建設措施,同時在產業生態的轉型升級上下功夫,打造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創新創業增強集群活力
中關村移動互聯網創新型產業集群以中關村軟件園為示范基地開展集群建設工作。截至2014年年底,中關村軟件園集聚了聯想、百度、騰訊、新浪等近300家國內外知名IT企業總部和全球研發中心,總產值達1409億元。園區每平方公里產值541.9億元。
如今,在國家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中關村啟動“創業中國”中關村引領工程,引領中國創業進入新時代。中關村軟件園也將打造完善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培育創新創業企業,推動中關村移動互聯網創新型產業集群實現新發展。
“經過15年的探索,我們漸漸認識到,國際一流園區具備幾個特點:基礎設施完善、環境清新優美、產業高度集聚、創新創業活躍、服務模式創新、推動區域發展?!敝嘘P村軟件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楊楠介紹說,中關村軟件園將按照這個標準加強建設。為進一步激活中關村移動互聯網產業集群的創新活力,中關村軟件園以支持創新創業為核心,以共生共融共贏為導向,打造了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和全球化發展環節的“雙創”服務體系。
在支持創新創業的過程中,中關村軟件園發現,創業企業、團隊在創業過程中面臨著很多問題,例如有獨創但沒有團隊,有項目但缺乏資金,有激情但缺乏創業經驗,有創意但缺乏人脈資源,有產品但缺乏商業模式,有夢想但缺乏合作平臺。投融資機構在投資過程中也存在一定困惑,例如,融的產品滿足不了創業的需求,創業企業的風險不好把控等。為了解創之困,消融之惑,中關村軟件園隨即又探索出一種創融互動新模式——創辦了創融e家,使創與融互為支撐,相互轉化,共同發展。
同樣以扶持創新創業來增強園區創新型產業集群活力的還有保定高新區。據保定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張志奎介紹,保定高新區在積極發揮政府在推進創新中的引領角色,匯集企業、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創投和中介機構等多方要素的同時,也為保定新能源與智能電網裝備創新型產業集群企業極力營造適宜創新、加速崛起的創新生態系統。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形勢下,保定國家大學科技園在河北大學和華北電力大學等入園高校的配合下,為充滿創業激情的創業者搭建操作和交流平臺——中國電谷?豆芽創客空間,為大眾創業者培育新市場,為創新驅動發展注入新動力。未來,保定高新區將以眾創空間為載體,大力引進創新創業人才,推動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
調節定位 樹立品牌
“創新型產業集群要科學規劃,實施集群品牌戰略?!笨萍疾炕鹁嬷行漠a業集群處處長張峰海曾多次表示,創新型產業集群的品牌建設涉及集群名稱的表述,反映出集群產業與細分領域定位的吻合性、對本地資源的凝練性、對外部資源的凝聚性、對國際市場的輻射性。要通過產業集群的品牌,樹立城市形象。在品牌建設上,各建設單位要注意突出亮點,避免雷同,品牌定位不宜太寬泛。
如今,隨著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工作的不斷推進,一些定位清晰的試點已經樹立了良好的品牌,不僅成為當地的“產業名片”,更逐漸成為城市的“名片”。例如保定新能源與智能電網裝備創新型產業集群讓“中國電谷”更加名副其實,株洲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打出“中國動力谷”的品牌,濰坊市半導體發光產業集群正努力將濰坊打造成為“中國光都”。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產業集群也開始注重品牌的打造,調整自身定位。
了解天津高新區的人都知道,當年入選科技部首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培育)名單的天津高新區新能源產業集群,如今更愿意人們稱它為天津高新區動力電池與儲能技術產業集群。
據天津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天津的優勢和特色,天津高新區在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動力電池與儲能技術領域,培育了一批實力雄厚的知名品牌,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產業集群。
該集群內部產業鏈條不斷完善,知名企業云集,其中包括國內高端的自主品牌——力神電池;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供應商——貝特瑞;國內最大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提供商——巴莫科技;國內最大的電解液生產企業——天津金牛。依托這些龍頭企業,天津高新區又陸續引進了高靈能源蓄能產業基地、冠力鋰電池隔膜、匯安匯鋰電池隔膜、中科泰能鎳碳超級電容器、天傳能源檢測設備等企業。圍繞龍頭企業,園區還培育了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使集群的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善。
2014年,天津高新區動力電池與儲能技術產業集群申請專利669件,當年授權194件,累計擁有有效專利數376件,相比其它產業集群在天津市處于領先地位。
全方位推進集群發展
建設創新型產業集群的初衷是根據國家戰略導向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通過科技資源向產業鏈的集聚和整合,進而培育和壯大一批具有較強帶動性的特色支柱產業,以促進區域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具體目標是以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依托,特別是以國家高新區為重點,開展一批產業集群建設試點。經過3-5年的發展,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形成若干國際先進型和國內領先型產業集群,培育20個以上年銷售過千億元的產業集群,30個以上年銷售過500億元的產業集群,帶動地方建設100個以上年銷售額過200億元的省級產業集群,成為區域支柱產業。
下一步,科技部火炬中心將通過樹立“一批重點”,推進“兩種模式”,探索“三項舉措”,全方位推進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工作。
具體來講,樹立“一批重點”即遴選最具產業特色、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重點跟蹤扶植,總結推廣其先進經驗。推進“兩種模式”,一是根據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著力促進科技創新資源的嵌入,提升集群產業的內在創新力;二是根據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著力促進市場資源的嵌入,提升集群產業的外部競爭力。探索“三項舉措”,一是按照不同區域和產業技術領域,分類組織開展廣泛的互動和交流活動,強化資源整合;二是推動建立集群的協同機制,強化產業鏈的聯盟組織建設和提升整體競爭力;三是研究探索支持集群的政策舉措,探索國家科技政策與集群內中小微企業發展、項目聯合研發、公共平臺建設的對接。
科技部火炬中心黨委書記翟立新表示,通過加快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我國已經培育、壯大了一批具有較強區域帶動性的特色支柱產業,有效提升了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有力支撐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未來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要努力實現5個“有”,即有企業集聚、有核心技術、有協同機制、有科技服務、有政策扶持;達到3個“效應”,即規模效應、引領效應和生態效應。此外,還要重點做好創新、改革、協同、開放等四個方面的工作。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