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工業報
“我國機器人產業才剛剛起步,未來30年我國都將保持全球最大的市場。而未來10年,僅我國機器人市場就有望突破30萬臺。”國際機器人及智能 裝備產業聯盟首席執行官羅軍日前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壯大,需抓住“十三五”戰略機遇期,將“機器人換人”與培育機器人產業 結合起來,強化頂層設計,創新商業模式,推進市場化應用,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和布局。
擁抱2.0時代
羅軍表示,機器人產業通過長達半個世紀的發展,已經在工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目前的機器人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機器人,只是一些自動化裝備。
羅軍預測,在即將來臨的機器人產業2.0時代,即智能機器人時代,美國正在悄然改寫歷史,很快就會重新引領機器人產業新的發展。
何為機器人產業2.0時代?羅軍是這樣定義的:再過10年左右,人類社會將基本進入智能制造時代,屆時,機器人產業將邁入2.0時代,也就是機 器人產業智能化時代。屆時,機器人將成為傳統機器人技術與大數據、云計算等眾多先進技術融合發展的產物。在2.0時代,智能機器人將無處不在。
我國要加快機器人產業發展,就要力爭在2.0時代勝出,這就需要提早布局機器人產業發展路線圖。羅軍表示,我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任務十分艱巨, 未來10年是一個節點。要加快機器人產業發展,必須與工業4.0相結合,與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相結合,做好頂層規劃和設計,在重點領域率先實現突破。
避開產業誤區
羅軍預計,未來30年,我國有望繼續保持全球最大市場。而10年后,我國機器人市場需求有望達到25萬臺以上,遠遠超過目前全球市場總量。
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各國都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發展布局。為推進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有序健康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3年底發布了《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對此,羅軍表示,政策扶持固然需要,但要找準方向,謹防走入誤區。“目前我國通過對購買機器人的企業給予不同程度補貼的方式,促進傳統產業大量 使用機器人,實現了傳統產業的升級,促進了大量機器人的普及。但是,由于國內機器人企業缺乏競爭力,在大量推廣使用中缺乏競爭力,反而被邊緣化,進一步擠 壓了國內機器人企業的生存空間。”羅軍說,由于機器換人計劃與扶持本土機器人政策脫節,機器換完了,當地的機器人產業并沒有發展壯大起來。
“而且,傳統的招商模式不能適應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羅軍告訴記者,某些地方采取傳統的招商引資模式,將吸引國外機器人投資建廠作為發展和壯大 本地機器人產業的頭等要務來抓。優點是可以很快生產出成熟的機器人產品、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缺點是嚴重擠壓國內機器人企業的發展和生存空間。
羅軍建議,要強化頂層設計,在“十三五”規劃的編制中,要根據智能機器人發展方向和趨勢對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進行布局。要真正發揮出“機器人產業示范基地”的示范性、引領性、輻射性、帶動性。要推進機器人服務平臺建設,讓用戶零成本地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