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舉行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工作交流會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建設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工業園區是制造強國的普遍特征,要以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為基礎,結合“互聯網+”,引領帶動我國工業園區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向智能化轉型。
“互聯網+”對傳統制造業的生產方式和集聚方式產生了新的沖擊,大力發展更具創新活力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加快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是應對新一輪產業競爭的關鍵。
辛國斌認為,為順應制造業發展網絡化、智能化趨勢,工業園區要加快光纖網、移動通信網和無線局域網的部署和建設,實現信息網絡寬帶升級,完善無線傳感網、行業云及大數據平臺等新型應用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園區工業數據中心,推動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互聯網建設。
據介紹,工信部將優先在示范基地內開展智能制造的試點示范,加快機械、航空、船舶、汽車、輕工、紡織、電子等行業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在鋼鐵、石化、有色、建材等行業推廣智能車間或工廠,推進生產制造過程智能化,在工業園區中打造開放有序、富有競爭力的智能制造生態系統。
今天,工信部同時為第六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授牌。
據了解,目前,已有6批共300家工業園區成為國家級示范基地,涉及裝備制造、原材料工業、消費品工業等主要行業和領域。2014年,示范基地實現工業增加值約6.9萬億元,占全國工業增加值比重近三成;實現利潤總額約2.1萬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的近1/3。
工信部規劃司司長肖華表示,“十三五”期間,工業園區建設管理將向精細化指導和管理方向轉變,要注重引導工業園區轉入創新驅動軌道,形成政策合力、整合各方資源,并積極探索部省合作的協同共建新模式。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