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資源短缺、環境污染、氣候異常、災害疫情頻發等成為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問題之多、難度之大遠遠超過以往。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表示,應對這些復雜的問題需要各領域的科技工作者、政策制定者、經濟和社會學家們的創新與合作,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屆全球重大挑戰論壇上,800多位各國專家學者及政府代表就如何更好地應對全球重大挑戰進行了探討。
顛覆傳統改善生活
1877年,美國的托馬斯?愛迪生在他的研究所創造了震驚世界的科技產品——留聲機,這個神奇的發明賦予愛迪生“魔法師”的稱號。之后,工程師們對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進一步改善,130多年的時間里音樂播放機越來越小,銅板一樣的體量就可以放幾千首歌。現在,人們不僅能將音樂裝進口袋,還能同時“打包”一個照相機、一個圖書館甚至一個購物商場。
“工程師不斷地改善我們的生活,滿足人們的需要,甚至有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有這些需要,如同百年前人類根本想不到會用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實現如此多的功能。”美國駐華大使馬克斯?博卡斯說。
今天,世界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更新換代周期越來越短,與會專家表示,這將引領人類社會超越以大量攫取、消耗資源、犧牲破壞生態環境為主的傳統生態模式和消費模式。通過創新更加高效理性地使用自然資源,在滿足消費者需要的同時顯著地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從而實現商業利益、社會利益與環境利益的多贏。
中國正在通過工程技術的創新迎接各種挑戰。環保部總工程師萬本太介紹,中國正大力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的技術改造,近年來已經在多種污染物高效協同控制關鍵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燃煤機組的主要大氣污染排放達到天然氣鍋爐,即燃氣輪機組的水平,為煤電行業超低排放與節能改造帶來新的機遇。
“科學使我們對世界抱有好奇心,工程界幫我們更好地生存,工程師讓我們的未來更美好。”英國皇家工程院院長安道林說。馬克斯?博卡斯則表示:“工程科學界可以改變世界。我們應該將全球的工程師們集聚一堂,利用他們作出的努力,共同應對我們面臨的挑戰。”
廣泛合作解決難題
“21世紀工程學面臨14項重大挑戰,而這需要匯聚我們所有人的智慧來應對,不只是一個國家、一個公司或者一個人,所有人都置身其中。”在論壇上,美國國家工程院院長丹?莫特如此表示。氣候變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這件事會威脅到所有的國家——不管這個國家是繁榮還是貧窮,不管人們住在哪里,都面臨著氣候變化構成的威脅。
國家之間需要攜手應對全球重大挑戰,社會各方也要積極參與進來。英國駐華使館公使兼副館長羅廷介紹,英國正致力于開發跨學科的解決方案,涵蓋了社會科學、工程學和其他更廣泛的科學,并讓企業也參與進來,設立專門的創新機構支持企業開展創新和研究。通過各項舉措確保可以在核心領域不斷地開發新的技術。
羅廷說:“我們有兩億英鎊的創新基金來研究全球解決方案,中國和英國的專家力量可以共同應對重大挑戰,合作的項目包括干細胞、低碳城市、城市轉型和節能減排、人類健康、土壤、水、生態系統等。而我們與美國同行進行的合作,也給年輕的工程師帶來了非常多的機會。我相信這種聯系已經建立起來,在未來的歲月里將會繼續發展。”
把握機遇飛躍發展
盡管全球重大挑戰日益凸顯,普林斯頓大學環境研究所氣候與能源挑戰室主任索科洛還是保持樂觀的態度。“這表示我們有很多可以改進的空間,包括能源系統、食品以及農業系統都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我們可以通過價格手段更好地提高能效,一些地方基礎設施還需要建設,這對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是實現飛躍性發展的機會。”索科洛說。
實際上,科學家和工程師發現,能源、食品和農業的問題是令人頭疼的挑戰,更是激動人心的機遇。比如,對待飛速發展的城市和“城市病”,工程師們就各出奇招,利用新材料、新技術、新的模式治療“生病”的城市,改變臃腫的城市機體,逐漸恢復其功能。
中國工程師正在開展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上海,一處高層民居采用了生物反應墻,新的材料耗能更低,有些種類的材料還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在北京,拼車的興起、城市公共交通的日益完善以及新能源車的發展,正在改變著人們的出行態度和方式,推動解決城市擁堵和空氣污染的難題;在廣東,大規模的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正在推進,這一模型和其他的智能基礎設施融合將是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
“過去30年,中國城鎮化率年均增長率為1%,這意味著每年有大量的農民到城市工作,人員流動會直接帶來基礎設施的發展,比如說中國的高鐵和鐵路。”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表示。
“到2050年超過75%的人類將生活在城市當中,而發展中國家則是容納新增人口的主要地方。”奧雅納信托基金主席安德魯將這視為未來人類取得進展的巨大機會,“只要我們能設計新的城市,更加安全、高效、有韌性,就可以解決城市擁堵、空氣污染等方面的問題。”
“不管你喜歡不喜歡,我們要進入一個新的世界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論壇上樂觀地表示,“所有的技術革命和科學將帶來更多你意想不到的機會。機會就在明天!”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