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去產能”被列為2016年的首要經濟任務。僅2016年以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已就化解產能過剩召開了3次會議。2016年1月22日的國務院會議明確提出,在近幾年淘汰落后鋼鐵產能9000多萬噸的基礎上,再壓減粗鋼產能1~1.5億噸,嚴控新增產能。
縱觀我國鋼鐵行業當下的發展,其正面臨產能過剩、需求不旺、競爭激烈、企業分化等問題,特別是在我國經濟邁入新常態的下行壓力下,鋼鐵行業將會走入更加艱難的境地。新技術的發展對于日漸衰弱的鋼鐵行業來講,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信息技術的發展為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冶金部原總工程師殷瑞鈺院士表示,“智能化、綠色化是鋼鐵行業未來最重要的戰略發展方向。” 智能化是指借助信息通信技術(ICT)與工業的深度融合,實現以網絡化、數字化為基礎的智能制造,其全面帶動工業企業實現創新與轉型。智能化是鋼鐵行業綠色發展的前提,是鋼鐵行業走向“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撐。那么,鋼鐵行業應如何實現“智能化”?
2016年1月2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實施《中國制造2025》對促進制造業升級等發揮了積極作用,這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必須堅持市場導向,引導企業適應和引領市場,在“中國制造+互聯網”上盡快取得突破,實現中國制造邁向中高端。要以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為抓手,加快構筑自動控制與感知技術、工業云與智能服務平臺、工業互聯網等制造業新基礎,培育制造業新模式、新業態、新產品。
業內專家認為,智能制造的核心特征是信息化和數字化,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制造企業落實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奠定了基礎。在信息化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下,鋼鐵行業正向高精度、高可靠、連續化、高效化快速轉型。相信“互聯網+鋼鐵企業+自動化”將是鋼鐵行業未來實現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我國鋼鐵行業轉型升級走向智能化的過程漫長且充滿艱辛,我們期待,在自動化技術的支持的同時,政府相關部門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刺激需求,鋼鐵行業終將實現智能轉型,擺脫產能過剩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