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工業報
南京市近期將出臺《南京市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實施方案》,加快推動優勢產能和裝備制造“走出去”,力爭到2020年,實現境外投資中 方協議投資額年均增長10%以上、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年均增長10%以上,培育5家以上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本土跨國公司。
近年來,廣大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需求廣大,為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提供了重要機遇。推動我們的優勢產能和產業主 動對接、積極融入這些國家的需求,有助于加快南京市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構建該市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另一方面,南京市戰略性新 興產業獲得長足發展,為占領國外高端市場,不少企業“走出去”投資設廠、設立研發中心等需求也越發迫切。
在南京市即將出臺的《方案》中,特別提出要重點依托軌道交通、新能源、裝備制造、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及冶金建材等傳統產業共五大領域, 去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這是結合南京市產業特點所作出的選擇,更加聚焦優勢產業。《方案》提出,要推動南京市優勢產能、裝備制造等“走出去”在全 省位于前列,到2020年,力爭實現境外投資中方協議投資額年均增長10%以上、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年均增長10%以上。
境外投資年增10%,離不開海外載體建設依托。除載體建設外,南京市還將支持企業開展多形式的對外合作,在境外建立生產加工基地,適度轉移有比 較優勢的生產環節及富余產能;支持南京市企業與境外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技術聯合研發、申請國外知識產權、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等。
我國許多大型央企海外建設經驗豐富,在南京市即將出臺的《方案》中,也提出鼓勵南京企業加強與大型央企的對接合作,通過工程分包等形式參與央企 境外產能合作項目。比如可在非洲、中亞、南美等發展中國家以EPC(工程總承包)、BOT(建設—經營—轉讓)、PPP(公私合作模式)等方式開展國際工 程承包。
未來5年,南京市將至少培育5家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本土跨國公司。《方案》提出,將支持重點企業面向全球戰略布局,在境外設立、收購研發機 構,將產品價值從低端鏈向高端鏈提升,向產研銷一體化的跨國公司轉型。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采取多種形式兼并、收購境外企業,特別是境外成熟品牌,建立國際營 銷網絡,加速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對外投資,開辟多元化經營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