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召開“2015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解讀會”,公布了2015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結果:實現單光子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理論預言并實驗驗證外爾半金屬的存在、揭示埃博拉病毒演化及遺傳多樣性特征、實現對反物質間相互作用力的測量、探測到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質量最大的類星體、發現東亞最早的現代人化石、揭示人類原始生殖細胞基因表達與表觀遺傳調控特征、解析細胞炎性壞死的關鍵分子機制、研制出碳基高效光解水催化劑、實現對單個蛋白質分子的磁共振探測等10項科學進展入選“2015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其中,揭示埃博拉病毒演化及遺傳多樣性特征,消除了國際社會對于埃博拉病毒快速變異的擔憂。
2014年初開始的埃博拉病毒疫情,在西非造成28000余人感染和11000余人死亡。之前的研究顯示,此次埃博拉病毒的進化速率較以往有成倍提高,引起了全球疫情防控機構的恐慌。
軍事醫學科學院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曹務春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團隊、軍事醫學科學院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賀福初研究團隊等合作,對大量病例標本進行基因組測序后,獲得來自塞拉利昂的175株病毒的全長基因組數據,發現埃博拉病毒的變異速率與先前暴發疫情中埃博拉病毒的變異速率接近。這些研究成果加深了對病毒進化特點以及傳播動力學的理解,消除了國際社會對于埃博拉病毒快速變異的擔憂。同時,大量基因組序列的發表為現場病毒檢測PCR引物設計提供了參考,并有助于對埃博拉病毒疫苗和治療方案的研發。
在湖南道縣發現東亞最早的現代人化石,也是繼2010年廣西智人洞下頜骨發現之后,中國學者在東亞現代人起源方面取得的又一項重大突破,對“中國沒有早于6萬年的現代人”這一國際主流觀點提出了有力挑戰。
據了解,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活動自2005年以來已成功舉辦11屆。其遴選程序分為推薦、初選和終選3個環節。推薦的科學進展均是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間正式發表的研究成果。2015年度共收集整理256項進展作為推薦進展。
2015年12月25日,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組織召開了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初選會議,按照推薦進展的學科分布,分成物理和天文科學組、化學和材料科學組、地球科學組、生命科學組等4個組,邀請專家對推薦進展進行初選,遴選出30項候選進展進入終選。
終選以函選的形式進行。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973計劃顧問組和咨詢組專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等專家學者對30項候選進展進行函選投票。根據函選投票結果,遴選出了2015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