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發展到今天,依然基本游走在娛樂、傳媒、零售、金融等“虛”的產業,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傳統制造業影響較小。傳統企業除了改造、升級生產流水線、推行精益改善之外,在生產制造方面應該如何與互聯網相連接?在3月24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智能制造:讓互聯網更‘務實’”分論壇上,與會的中外嘉賓提出,必須推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進而帶動整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當前,中國制造業在不少領域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同時消費者需求的多樣性并沒有得到較好的滿足。對此,大龍網中國總裁馮劍峰認為,要解決上述問題,一種是學習德國、美國的信息化技術,優化國內的智能制造,精準化生產。另外一種辦法是用智能數據的方法對接全球的中小企業和中國制造業,促進中國版本工業4.0的升級。
在世界主要制造業國家中,德國擅長于制造過程和制造技術,美國更擅長創新技術,作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的中國,制造業應該如何向智能制造轉型?“實現智能制造,必須推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大力推進制造過程的智能化。”三一重工高級副總裁賀東東說,目前國內信息化水平總體比較落后,必須盡快提升信息基礎設施水平,實現網絡不留死角全覆蓋,同時盡可能降低資費水平。
“中國制造有多種發展方向,并購是一種實現規模擴張的方式,也是獲得技術和市場準入的一種方式?!钡虑谌蛑飨骂I姓J為,制造業的擴張,可以通過合作、聯盟或并購的形式。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基地,會吸引全球制造業企業到來。
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認為,從長遠看,中國產業的轉型升級,應該有更多的智能化加自動化,同時要導入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這樣才能支撐中國未來產業轉型,特別是增強中高端的工業生產制造能力的競爭優勢。
摘自 中國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