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垃圾處理隱患堪憂
海淀區三義廟附近的金橋利康舊電腦交易市場,是目前北京市惟一一家專營舊電腦的市場。據經理張先生介紹,市場目前約有100多個攤位,租借給私人經營,市場有較好的管理體制。一位商戶告訴記者說,他們主要是回收舊電腦進行維修,再轉賣給其他顧客,賺取差價。但由于電腦更新極快,回收的舊電腦積壓不能及時售出,會影響資金流動,就只有當作廢品賣給小販。
正在市場上回收廢舊電腦的一個小販熱情地對記者說:“別人不要的我們都要!您要什么?奔四的處理器要嗎?”他們收購的舊電腦出路有兩條:一是經過清洗、修理翻新后轉賣,尤其是大量銷往農村和偏遠地區,這必然會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隱患;二是賣給設備簡陋、環保條件不足的加工點甚至家庭作坊,對回收的報廢電腦進行拆解,取出值錢的元件或材料再次轉賣,其余的當垃圾隨意扔掉,對環境造成了極大危害。
各種家電和辦公設備也面臨同樣的問題。電子工業的飛速發展,使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縮短,導致大量電子垃圾的產生。電子垃圾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例如鉛、鎘、鉻等重金屬,舊冰箱中的制冷劑、發泡劑、聚氯乙烯塑料和溴化阻燃劑等,如果處理不當,將會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危害人類的健康和生存。我國廣東貴嶼、浙江臺州地區就是典型的電子垃圾災區。
環保型回收處理可行
專家們一致認為,將電子垃圾轉變為有用的再生材料是一項復雜而昂貴的工程,但從技術上是可以做到的。清華大學環境系固體廢物控制及資源化研究所所長聶永豐教授認為,回收處理電子垃圾所造成的污染是有限的。但由于拆解電子垃圾的大多是小作坊,地方集中,工藝落后,缺少環保意識,隨意丟棄廢棄物,追求最大利潤,從而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如果能夠擴大投資進行規模經營,提高工藝水平,人工為主,機械為輔,科學管理,是可以實現電子垃圾的環保型回收處理的。
中國家電研究院張友良教授介紹說,在歐洲,處理電子垃圾時,首先是進行人工識別,制造商有義務向處理商提供相關信息。對仍有使用價值的元器件和回收處理的再生材料,標明再生標志后出售。對于有毒、危害環境的物質則交由有技術、有資格的專業企業進行終端處理。
據報道,家電王國日本在家電回收處理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鑒之處。日本松下環保技術中心是松下公司的家電回收基地。中心實行流水作業,工人們在潔凈的現代化廠房中,戴著手套,在流水線前對舊電視機進行小心分解,從家電中回收的玻璃、銅、鋁等材料可以制作成玻璃杯、易拉罐等再生產品。
明確責任要靠立法
許多專家認為,我國電子垃圾處理的出路在于盡快立法。據悉,我國回收利用電子垃圾《草案》有望在近期出臺。張友良教授認為,法規應該體現以下方面:
第一,規定電子產品正常使用壽命期,區分廢和舊,規范舊貨市場。若超過壽命期繼續使用而發生事故,企業對此不承擔責任。強制報廢難以做到,這就需要社會安全和環保意識,需要依靠法規進行管理監督,保證舊貨市場商品的質量,降低對新產品市場的影響,同時也有利于解決電子垃圾處理企業的原材料供應問題。
第二,明確制造商、進口商、零售商和消費者等各方面的責任。凡在制售過程中受益者都應承擔相應責任。制造商對于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都負有責任,有義務在設計產品時考慮環保和回收時的方便,例如減少產品中塑料使用種類,對不同材料明確標識,便于識別回收等。據報道,日本人在這方面做得很成功,同1983年比,電視機上的塑料種類由13種減到現在的2種,零件數由39件減到15件,加快了回收時的分解速度。
第三,回收處理電子垃圾的付費機制無疑是明確責任的直接體現。應該將回收處理的費用“外部費用內部化”。例如借鑒日本經驗,市場上家電等產品的價格包括部分日后回收處理的費用或處理歷史電子垃圾的費用,消費者在付出這部分費用后有據可憑,避免重復交納。政府要進行管理監督和引導,使這些資金專款專用,結合我國國情進行示范試點和必要的政策傾斜,使環保企業能夠規范地進行市場化運作。同時還要支持終端技術的研發,通過逐漸使資源循環使用,趨近于零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
日本的《家用電器再生利用法》和德國的《循環經濟法》都規定了家電制造商、進口商和消費者對電子垃圾回收與處理的義務和責任,法國、瑞典等國家也規定實行“制造商責任制”,由廠家和商家共同承擔責任,對個人也規定了一定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