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達執行長鄭平(左四)等企業高層參與圓桌討論
2016年9月10日,以“創新驅動產業未來”為主題的“北京市產業創新中心政策發布會暨北京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成立大會”在中關村智造大街舉辦。工信部信軟司副司長高林、北京市經信委委員姜廣智、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家廣等領導專家致辭,一百余位業界領袖與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北京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攜19家成員單位首次亮相,臺達電子執行長鄭平作為首批成員單位代表受邀參加企業高層圓桌討論,分享臺達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成功經驗。
制造升級 創新中心肩負使命
為貫徹《中國制造2025》和《中國制造2025北京行動綱要》,引領和支撐首都制造業轉型升級,《北京市產業創新中心實施方案》正式出臺,姜廣智委員在會上做了全面的政策講解,介紹北京市將從智能制造系統和服務、自主可控信息系統、云計算與大數據等八大專項扶持培育一批創新中心。計劃到2020年,北京市將建設10~20個覆蓋重點領域的創新中心,并積極爭取其中模式先進、輻射面廣、影響力大的成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高林副司長在會上指出,北京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的成立,是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舉措,希望在推動工業大數據發展的過程中,一是加強工業大數據建設,根據地方特色實現差異化發展;二是制定落實國家戰略的配套政策措施,整合政產學研各項資源;三是加快文化升級,著力推進企業在大數據技術、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等多方面的探索。
揭牌儀式
聚力臺達 龍頭企業先行探索
此次發布的《2016工業大數據白皮書》匯集了多位行業專家的深刻理解與洞察,揭示了全球競爭環境與中國制造業存亡危機,對工業大數據全面的認識與思考,從著手應用、避免誤區到實踐的范例等多重角度,喚起工業企業智能變革的共鳴,指出正確的實踐之路。
臺達是北京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19家成員單位中唯一致力于電子制造領域的企業,其擁有著豐富的產品線和深厚的制造經驗。鄭平提出,在不久的將來,機器與人、機器與機器之間的通訊將大大增加,從監視到控制,從自主判斷到學習優化,大數據在“工業4.0”的革命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大數據是實現制造業轉型的有力手段,大數據的有效利用可以提高良率、稼動率,減少不良和風險,甚至可以與供需結合,有效跟進市場趨勢,創新產品。工業大數據是實現工業制造企業向服務轉型的關鍵技術支撐。
會議現場,臺達展示了其垂直多關節機器人DRV70L/90L系列。此系列為六軸機器人,可進行多角度、多任務作業,滿足產業對于靈活加工的需求,目前已導入臺達吳江廠,進行SCARA工業機器人成品的功能檢測制程,不僅取代人工操作測試,成功地將漏檢率及誤操作率降為0%,產品測試時間也大幅縮短約3/4(從原需68分鐘縮短為18分鐘),相當于檢測效率提升74%,搭配控制和監測系統自動記錄測試數據,上傳MES制造執行系統進行制造和質量管控,作業效率和產品質量亦顯著提升。
憑借優秀的工程團隊和硬件設計、制造領域的經驗。目前臺達在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也建立起了核心創新能力,并具備一流的軟件團隊。
臺達現場展示垂直多關節機器人DRV70L/90L系列
自主研發 建設工業大數據創新高地
據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主任陸薇介紹:“北京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將致力于打造核心技術突破、應用推廣、標準制定、產業孵化、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六位一體的工業大數據產業協同創新基地。計劃立足北京,以全球視野,在全國進行技術與應用轉化。通過自主研發的工業大數據技術,推動中國工業智能化升級。”
北京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成員單位包括清華大學、昆侖數據、冶金自動化院、中石油規劃總院、金風科技、三一集團、陜鼓集團、山東臨工、雷沃重工、臺達電子、誠益通、中國軟件測評中心、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復旦大學等19家企業、科研院所及高校,在產學研鏈路上集聚數據科學頂級專家和工業領域精銳之師。
臺達作為電子制造行業的骨干企業,積極參與北京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的建設和運營。其希望與各成員單位一起共同建設運營電子制造業大數據平臺,實現優勢互補,帶動產業升級。
正如鄭平在會上強調,從大批量生產到少量多樣,從大量低成本、低技術生產型員工到高技術、多技能的管理型人才的升級,實現《中國制造2025》需要創新的體制、需要不同的人才,也需要時間的沉淀。臺達勢必要緊緊抓住智能制造這一重大機遇,在智能制造的升級轉型浪潮中廣交朋友,共襄盛舉,創造多贏的局面。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6年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