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些高校的專業或學科調整連續引發風波。專業調整的出發點是為了適應研究型大學的發展需要,在本科教育階段推動寬口徑辦學。學科調整的出發點是為了建立質量自律理念,推動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走內涵發展之路。學科與專業動態調整政策為何屢次引發“反彈”?筆者認為,學科專業調整風波本質上是利益之爭。
國家先后出臺多項政策,促進高校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其中,修訂學科專業目錄及設置管理辦法,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是一項關鍵的政策組合。它引導高校從過去以沖動擴張為主的學科專業設置中走出來,按照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和學科專業的培養能力進行學科和專業的設置與動態調整。
許多原本因為擴張沖動設立的學科和專業,并不具備成熟的人才培養條件,不能很好地控制培養質量,畢業生也經受不住人才市場的考驗。但是,每個學科和專業早已發展成“利益共同體”,學科與專業的背后是撥款、招生規模等各項資源配置。任何學科與專業的調整行為都被師生們看作“存亡之爭”。推出學科和專業動態調整政策,賦予了高校對原有設置無序的學科與專業“下刀”的“尚方寶劍”。
但是,這個“尚方寶劍”顯然不能掃除所有的利益之爭。從院系層面來說,每個學科和專業都是努力爭取和發展的結果,更多的學科與專業有助于支撐院系的辦學格局和辦學體量,也是院系獲得學校資源的渠道。對于具體的學科和專業教師而言,學科與專業的存廢正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一樣,一旦學科和專業被撤,他們便只能依附在其他學科和專業之下才能生存。所以,不少教師都認為,“生活在他人的屋檐下還是不如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對于學生和校友而言,一旦學科和專業的存在有了一定歷史,就必然寄托著他們的感情,誰都不希望自己學習的學科和專業被“砍掉”。
在利益面前,所有的學術框架和程序都經不起苛刻的“推敲”。一旦陷入利益之爭,原本脆弱的改革基礎就會受到沖擊。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將矛頭指向了高校內部的學科與專業調整政策。他們認為,雖然高校學科與專業設置是大學的自主權,政府也一直在致力于推動落實這項自主權,高校的自我監督與約束機制卻并沒有有效建立起來,所以過去跟隨政策的“設置沖動”又轉化為了如今跟隨政策的“調整沖動”。
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高校內部的學術治理也在不斷完善。涉及學科與專業調整,教務處、研究生院等管理部門都會牽頭組織專門的調研、評估和論證,院系基層學術組織和師生的利益表達機制也日趨成熟,校院兩級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學位評定委員會的學術評議和審議程序一般也都能得到有效保障,校長辦公會已經是最終審定環節,輕易認為學科與專業動態調整是純粹行政主導的并不公平。
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還應當注意學科設置的穩定性和專業設置的靈活性,以及通過有效制度保障教師的開課自由,努力創造學術治理的新平衡,為進一步深化改革營造良好環境。
摘自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