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10057臺/套,實現了47%的高速增長。這并不是一個單月的現象,今年前5個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50.4%。然而,工業機器人增速背后折射的問題是:高技能人才的缺失。
6月28日,全國工業機器人職業崗位工程師培養項目在北京啟動。在啟動會上,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秘書長畢亞雷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該項目的實施意味著工業機器人工程師首次有了培養和評價標準,有助于緩解國內機器人應用人才結構性矛盾和人才荒問題。”
產業前景
目前,全球已經進入了工業4.0智能工廠時代。工業機器人產業以極快的速度發展,預計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仍會呈現大幅的增長。
《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全年工業機器人的年總產量72426套,同比增長34.4%;預計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年產量就將突破8萬臺,而到了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有望超越15萬臺,將繼續成為全球市場增長的最強勁驅動力。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力成本不斷攀升,當前我國城鎮企業工人的平均工資對比十年前增長了四五倍。因此,不少企業開始向智能制造化轉型發展,企業用工業機器人來提高產業附加值、保證產品質量,使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我國政策大力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并出臺了相關產業規劃指導,進一步確認我國未來將以機器人作為智能制造業的重要途徑,這也是中國未來發展制造業的重大戰略之一。
畢亞雷指出,深圳是全國機器人行業最重要的市場,產值規模在全國城市中位居前列。深圳市工業機器人產業已經在國內外機器人市場占有重要地位。隨著深圳市工業機器人企業在核心技術上的突破,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整體市場份額也在不斷增加。
人才缺口
據不完全測算,目前僅僅在長三角地區使用工業機器人的企業有6000多家,人才缺口達5萬人左右。畢亞雷說:“企業不僅需要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機器人自動化維護等方面的人才,還需要大量從事工業機器人安裝調試和售后服務等工作的專門人才。”
隨著我國制造業的發展,預計未來3~5年,工業機器人的增速有望達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缺口將逐年加大。
目前國內工業機器人應用人才缺口將近十萬,而根據工信部發展規劃指出,到2020年,全國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將達到100萬臺,相應工業機器人操作維護、系統安裝調試、系統集成等應用人才需求量將達到20萬左右。
由于目前國內高職院校在工業機器人應用方面的對口專業剛剛興起,從事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機器人自動線維護、工業機器人安裝調試等崗位的人員主要來自對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畢業生的二次培訓。
“短期培訓難以達到崗位要求,因此機器人應用人才結構性矛盾和人才荒問題異常突出。”畢亞雷指出。
在此背景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市機器人協會聯合啟秀教育科技集團、中科創客學院適時推出工業機器人職業崗位工程師培養項目,希望能夠依托這些單位在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優勢和資源優勢,運用科學的人才培養機制,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良好對接,進而為企業打造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標準出臺
據了解,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市機器人協會與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合作開展工業機器人職業崗位工程師培養項目。
主辦方對凡是參加該項崗位能力培訓后,考核測評合格者頒發工業機器人職業崗位能力培訓證書,還將對考核通過的學員相關信息給予備案,并錄入人才數據系統庫。
工業機器人職業崗位工程師培養項目主要針對廣大二、三本,高職院校,技術類院校及行業在職人員提供機器人應用工程師、技術支持工程師、研發工程師、工藝設計工程師、電氣工程師、機械設計工程師等崗位的職業崗位工程師培養服務。
畢亞雷指出,該項目致力于解決工業機器人應用研發、產業孵化的“最后一公里”和人員培訓等關鍵點。
經過立項研究論證,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與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合作,聯合開發工業機器人職業崗位工程師考試標準,成立了專家委員會,在專家委員會的指導下開發工業機器人職業崗位工程師培訓考核大綱和培訓教材,并建立了相關人才數據系統。
培訓考核大綱的制定和教材的編寫吸收和借鑒了國家職業標準制定及教材編寫方面的經驗,結合產業和行業的特點,為培訓考核工作奠定良好的技術基礎,使培訓更加規范、科學,確保培訓質量和水平。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職業研究室主任徐艷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我們將根據工業發展與機器人應用趨勢對技能人才的需求,提供培訓的技術支持。”她還特意強調,該培養項目制定的標準僅限于工業機器人行業領域,并不代表國家標準。
工業機器人工程師首次有了標準可依,受到工業機器人企業的一致好評。深圳市泰達機器人有限公司是國內表面處理機器人龍頭企業。該公司副總經理譚維佳告訴記者:“長期以來機器人產業人才缺口大、培訓周期長、行業內部挖角現象嚴重,不利于機器人產業的健康發展,通過加大對工業機器人工程師的專業培訓,可以為企業節約大筆的培訓費用,有助于加快國內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摘自《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