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獲悉,由該所科研人員研發的OPC UA嵌入式服務器(SIA OPC UA Embedded Server 1.0.4)順利通過OPC基金會認證,成為我國首個通過OPC合規性測試并得到產品認證的UA產品。
我國正處于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浪潮中,如何通過采集設備信息和生產過程信息,并利用大數據分析來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生產效率已經成為當前產業界的主流命題。盡管云計算、大數據等關鍵支撐技術日趨成熟,但生產設備信息這一數據獲取的重要來源,卻由于不同廠商設備通信和信息模型接口異構的制約,難以采集和獲取,導致其成為以大數據為驅動的產品質量提升的瓶頸。
沈陽自動化所憑借在機器人方向的深厚積累,率先提出通用機器人信息模型,引入跨域數據字典技術,研發出OPC UA嵌入式服務器,實現了基于模型的機器人研發和作業模式,助力解決工業機器人間差異化數據接口的難題,提高機器人應用過程中現場調試和后期維護的效率,樹立行業標準。在智能工廠的部署過程中,OPC UA嵌入式服務器可高效的采集智能設備產生過程的海量數據,通過網絡化、智能化手段推動數據的價值流動,有力促進了與質量相關的生產設備和生產過程信息可監控、可追溯、可預測,將顯著提升產品質量,為制造業創造新的經濟和社會價值。沈陽自動化所以工業機器人OPC UA嵌入式服務器為突破口,由點及面,進一步提高數據的高可見度,為智能設備多源異構集成提供易操作、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沈陽自動化所OPC UA嵌入式服務器的成功研發和順利認證,邁出了我國智能制造領域中實現信息資源互聯互通的第一步,也是對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的一次有力支持。這項成果在具備開創性意義的同時,也將為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及標準實施起到強有力的助推,對穩步實現“中國制造2025”三步走的戰略目標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背景知識
OPC是自動化行業及其他行業用于數據安全交換時的互操作性標準。它獨立于平臺,并確保來自多個廠商的設備之間信息的無縫傳輸,OPC基金會負責該標準的開發和維護。
OPC標準是由行業供應商,終端用戶和軟件開發者共同制定的一系列規范。這些規范定義了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以及服務器與服務器之間的接口,比如訪問實時數據、監控報警和事件、訪問歷史數據和其他應用程序等,都需要OPC標準的協調。
OPC標準于1996年首次發布,其目的是把PLC特定的協議(如Modbus,Profibus等)抽象成為標準化的接口,作為“中間人”的角色把其通用的“讀寫”要求轉換成具體的設備協議,反之亦然,以便HMI/SCADA系統可以對接。這也因此造就了整個行業內手工作坊的蓬勃興起,通過使用OPC協議,終端用戶就可以毫無障礙地使用最好的產品來進行系統操作。
最初,OPC標準僅限于Windows操作系統。因此,OPC是OLE for Process Control的縮寫(中文意思:用于過程控制的OLE)。我們所熟知的OPC規范一般是指OPC Classic,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包括制造業,樓宇自動化,石油和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公用事業等領域。
隨著在制造系統內以服務為導向的架構的引入,給OPC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重新定義架構來確保數據的安全性?這促使OPC基金會創立了新的架構----OPC UA,用以滿足這些需求。與此同時,OPC UA也為將來的開發和拓展提供了一個功能豐富的開放式技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