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863”計劃項目“高密度分布式能源接入交直流混合微電網關鍵技術”在浙江通過驗收。該技術提供了高密度分布式能源接入電網的新模式,為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安全穩定接入大電網掃除了技術障礙。
近年來我國能源結構顯著優化,但可再生能源發展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譬如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間隙性及波動性,會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造成一定影響與負擔。“高密度分布式能源接入交直流混合微電網關鍵技術”為光伏、風電等高密度分布式能源接入電網,提供了規劃設計、運行控制、故障保護、優質供電等一整套系統化解決方案。
據了解,交直流混合微電網能充分發揮交流微電網和直流微電網各自優點,實現個性化供電。如采用直流電驅動的電動車充電裝置、LED照明燈等,可直接接入直流微電網,節省了在電網內進行交直流電變換的大量環節,從而實現節能增效。
據了解,這個項目由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牽頭,于2015年7月啟動,近3年來已制定3項標準,申請發明專利42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7項。朱涵
國內首個電網側 分布式電池儲能項目并網運行
日前,河南電網100兆瓦電池儲能首批示范工程洛陽黃龍站首套集裝箱電池儲能單元一次并網成功,成為國內首個并網的電網側分布式電池儲能電站項目,標志著分布式電池儲能在電網側應用邁出關鍵一步。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部署,今年,河南省電力公司將承擔在國內開展首批100兆瓦電網側分布式電池儲能工程的示范建設任務。首批示范工程將采用“分布式布置、模塊化設計、單元化接入、集中式調控”技術方案,落地河南9個地區的16座變電站。
據介紹,這些建設的100兆瓦電網側分布式電池儲能工程,每個能夠存儲10萬度電,按每個家庭同時開5000瓦電器計算,將可滿足2萬個家庭同時用電1小時。
河南省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河南電網處于華中電網與華北電網、西北電網互聯樞紐位置,電網峰谷差占最高負荷的約40%,大規模的電池儲能裝置可以毫秒級的響應時間,為電網安全運行提供快速功率支援,提高能源利用綜合效益。
中科院啟動“變革性潔凈能源 關鍵技術與示范”先導專項
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變革性潔凈能源關鍵技術與示范”啟動會近日在大連舉行。該項目將發展潔凈能源新技術,及時搶占能源技術戰略制高點,以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為驅動,構建與我國能源資源相適應的能源結構,以滿足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需求。
該專項由中科院部署,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牽頭,聯合中科院20個與能源研究直接相關的研究所,計劃到2023年前,突破39項關鍵技術、完成23項工業應用示范,形成5項國際領先的重大突破,申請300項核心專利;爭取油氣資源替代能力超過1億噸當量,燃煤污染物排放降低40%-50%,實現100%可再生能源應用示范和低碳化多能融合戰略實施,為構建我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供技術支撐。
據介紹,中國科學院在能源研究領域具有長期的積累,尤其是近年來能源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裝備國產化研制水平有了顯著提升,建設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能源技術示范工程,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