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把握時機作出的戰略決策,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生動體現,是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就要學懂弄通并貫徹好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對發展中的突出短板和問題的深刻回應,是黨中央在深刻洞察國內外變化大勢基礎上形成的,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遵循。
堅持創新發展,解決好發展動力問題。從全球整體發展趨勢上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的速度明顯加快。綜合判斷,我國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日益增強,但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相比,科技基礎仍然薄弱。因此,我們必須堅持以創新發展理念來引領高質量發展,強化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建設,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使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堅持協調發展,解決好發展不平衡問題。我們黨在帶領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長期實踐中,形成了許多關于協調發展的理念和戰略。但必須清醒看到,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問題仍然突出,特別是在區域、城鄉、經濟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還存在著“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這些問題若不得到解決,高質量發展就難以真正實現。這要求我們必須正確處理好發展中的重大關系,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和協調性,實現更加公平、更為協調的發展。
堅持綠色發展,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經濟發展路子,造成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也在警告我們,在新時代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完善市場化生態補償機制,為廣大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堅持開放發展,解決好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從發展趨勢看,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將會繼續深入發展,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將會進一步加深。在此大背景下,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通過堅持開放發展,進一步拓展開放范圍和層次,完善開放結構布局和體制機制,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努力把我國開放型經濟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堅持共享發展,解決好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共享理念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的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目前,我國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還面臨不少難題。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滿足廣大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這就要求我們堅持共享發展理念,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要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主線,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打造新引擎、構建新支撐。要通過提高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推動中國經濟提質增效、行穩致遠;通過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使中國質量同中國速度一樣享譽世界。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硬仗。要打贏這場硬仗,就要著力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在“破”“立”“降”上下功夫。要大力破除無效供給,把處置“僵尸企業”作為重要抓手,推動化解過剩產能;大力培育新動能,強化科技創新,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培育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企業;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尤其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繼續清理涉企收費,降低用能、物流成本。同時,還要做好去杠桿、補短板等方面的工作,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以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為保障
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有效的體制機制和良好的制度環境。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關鍵在于通盤考慮、著眼長遠,突出重點、抓住關鍵。
首先,堅持和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確保中國經濟沿著正確方向發展。在經濟工作中,既要防止不切實際地定目標,也不能搞選擇性執行。各級領導干部要加強學習和實踐,不斷提高適應新時代、實現新目標、落實新部署的能力,不斷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過硬本領。
其次,發揮好市場、政府“兩只手”的作用。實現體制突破,必須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提高政府效能,創新各級政府的監管機制。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完善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促進各類要素資源有序流動、高效配置。
同時,還要在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等方面下功夫,科學設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各項考核目標和具體考核辦法,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強統籌協調,形成政策合力,為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