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國研究生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專業學位按類別進行水平評估,讓辦學者、學習者、用人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發展位勢,很有必要。
2016年專業學位水平評估試點工作啟動,分別對法律、教育、臨床醫學(不含中醫)、口腔醫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藝術(音樂)等8個專業學位類別進行評估,全國符合條件的293個單位的650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全部參評。日前,這一評估結果公布。
專業學位教育發展迅速,已占據研究生教育的50%左右
自1991年我國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以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迅速,類別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質量不斷提升、社會需求和認可度不斷提升,專業學位畢業生日益成為社會各行業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重要來源。
目前我國已設立47種專業學位類別。“這次評估所涉及的8個專業,都是設置時間比較早、開辦的院校比較多、社會關注程度比較高的專業學位類別,除了規模最大的工程碩士博士因為正在進行學位類別的改革工作而沒有參加評估試點外,應該說是專業學位教育很有代表性、很有覆蓋面的一次評估,也對未來的評估推開打下了良好基礎。”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黃寶印介紹。
“專業學位在規模上已占50%左右,現在的主要問題是,人才培養的質量與社會各行業越來越高并持續變化的要求之間仍有落差。”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表示:“由第三方提供的專業學位評估,是幫助院校認清需求、關注質量、推進改革、回歸內涵的促進力量,也是對中國的專業學位教育多年建設的一次檢閱。”
據介紹,本次評估采用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包含“培養目標”“師資隊伍”“培養過程”“學業質量”“社會評價”“質量保障體系”等6個一級指標。評估結果根據“專業學位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排位前75%的專業類別分為9檔公布,前2%為A+。
“基于評估工作中的關鍵數據,近年來專業學位主要發展成就與特點也展現出來。”黃寶印介紹,目前專業學位教育實踐培養方式多元豐富,與學術型研究生培養模式已有較為顯著的分向發展趨勢;專業學位教育對于學生創新能力及職業素養具有明顯促進作用,高校培養質量的社會認可度達90%以上,有效滿足了經濟產業和社會行業的需求。
此次評估緊緊抓住了“人才培養質量”這個根本
“2017年底公布的第四輪學科評估可以說是比較成功的。所以,這一次的專業學位水平評估,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同時,這一次評估更加緊緊抓住了‘人才培養’這個根本,所有指標都在有效地回答‘能否有效達成人才培養質量’這一核心問題。”楊斌表示。
堅持以培養質量為核心,才能推動專業學位教育的內涵式發展。“本次評估引入學生和用人單位對辦學質量的反饋評價,邀請了49萬名學生和4萬家用人單位,開展大規模的網絡問卷調查。這對于幫助高校深入了解人才培養實際需求與現實差距,推動教育質量和職業需求的緊密結合,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高松表示,以“培養過程”“學業質量”“社會評價”為主的人才評價體系,能夠有效引導高校從資源投入、學生成果、職業發展等方面關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與學術型研究生教育相比,專業學位教育更強調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相較于第四輪學科評估重視人才培養過程的課程質量、導師指導質量、學位論文質量和國際學術交流等與學術學位相關度更高的指標,本次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引入了‘案例教學’‘實習實踐’‘校外資源參與教學’等創新指標,突出專業學位教育的實用性和綜合性。”全國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柯楊說:“比如臨床醫學,評價指標全面考察了臨床教學實踐基地(附屬醫院)的綜合實力,調查了臨床教學效果,統計了附屬醫院的醫療和教學培訓資源,包括體現學科實力的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臨床研究中心,體現教學實力的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和示范基地,體現醫療實力的門診人次、床位數等等。應該說,這種評價維度,對當前的院校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引性。”
讓評估結果對不同的院校真正起作用
當前,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結合為途徑、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正在不斷形成。與此相應,適應專業學位教育特點、符合專業學位教育規律的全面評價體系,也必須加快建立并完善起來。
“我們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是,如何避免同類評估中經常出現的‘頂部院校慶功、多數院校閱后即焚’的現象,如何讓評價出來的結果對不同的院校真正起到作用,讓專業學位水平評估成為激發行業比學趕幫超、持續提升培養質量的促進器。”對此,楊斌提出了“獎勵優秀、勉勵趕超、鼓勵特色、激勵創新”4種方式。
“‘獎勵優秀’就是對于評成了A的院校,要挖掘好的做法,講清成功的緣由,形成其他院校可以復制的經驗;‘勉勵趕超’就是對評估中進步明顯的院校,特別是對那些院校整體基礎不強,但某一類專業學位項目做得有聲有色的,要給予專門表彰;‘鼓勵特色’就是要避免評估帶來院校趨同、千校一面的現象,這次評估按照不同專業類別設置了不同指標,是很有意義的嘗試,但在同一專業類別內,如何讓‘小而美’‘新而銳’‘窄而精’的辦學項目被鼓勵,也是一個需要努力的方向;‘激勵創新’就是要抓住一些單項評價結果較為突出的院校,挖掘并推廣其中行之有效的創新舉措,通過評估使其在更大范圍上得到同行的認可。”楊斌解釋道。(記者丁雅誦)
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