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中國的創新創業地標?業界已有“北有中關村,南有深圳灣,東有長陽谷”之說。在上海舉辦的中經楊浦論壇上,來自京滬深這3家“雙創”地標的7位建設者和相關企業家們齊聚長陽創谷,以圓桌論壇形式討論“如何打造世界級創谷”。
“楊浦有很多獨特的優勢,從中關村的經驗看,把自己獨特的優勢做足,是區域發展的一個重要根基。”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王汝芳說,百年大學、百年工業、百年市政這“三個百年”就是楊浦的優勢,可以打造出長陽創谷這樣一個古樸和現代交相輝映的空間,“創新的優勢怎么跟產業發展的優勢有效地結合起來?這要考慮你有什么樣的創新資源,以什么樣的方式,讓更多相似的產業資源有效地集聚起來”。
“世界級的創谷必然是世界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中心。”深圳南山區科創局副局長鄭家新介紹,為解決高校和科研資源薄弱的問題,深圳一方面在美國、以色列、歐洲等地創建了海外創新中心,把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最優秀的人才、最高質量的資本引入深圳;另一方面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和高校、研究機構合作。深圳和清華大學合作成立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已經孵化了十幾家上市企業;還和清華大學成立了清華大學伯克利深圳學院,和中科院創建了創客學院,和南科大創建了技術轉移中心。“現在,南山區以一區貢獻了全國四分之一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鄭家新介紹說。
打造世界級創谷,我們還有什么欠缺?作為長陽創谷的建設者之一,上海楊浦科技創新集團董事長官遠發認為,世界級創新高地有3個共同特點,第一要有世界級的創新環境,第二要有世界級的創新技術或創新思想,第三要有世界級的標桿企業。“中關村和南山區都有世界級的標桿企業,有世界級的創新技術和思想貢獻,楊浦在這方面還較缺乏。楊浦可以向兩位老大哥分別學習。”官遠發說。
盛景網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合伙人楊躍承對打造世界級創谷提出4點建議:要做新研發,做前沿技術、硬科技的研發,做原始性創新;要培育出高質量的企業;要做“雙創”升級,需要反向孵化,從市場需求孵化;倡導產業創新,把企業間競爭關系變成利益共享的機制。
要實現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大數據很重要。上海數喆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總裁譚繼軍介紹,公司始終堅持一方面服務“小微”,另一方面服務大型企業,并為政府提供數據服務。
“我們通過工業互聯,為制造業企業提供真正的大數據服務,在全生命過程中更好地挖掘出使用價值。”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志浩介紹,這既是對社會資源的優化利用,也是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易果集團副總裁周輝認為,創新的主體還是企業,政府主要應為創新創業的企業提供一個好的外部環境,希望政府在監管和服務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
論壇主持人、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院長孫世芳認為,要打造世界級的創谷起碼要具備3個能力,一是要具備在全球聚集高端創新資源的能力,二是有建設全球引領的創新生態的能力,三是有構建獨特創新文化的能力。“從制造到智造的轉變,楊浦要打出自己的品牌,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孫世芳說。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