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青年發展委員會推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基地體驗資助計劃兩項資助香港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業的計劃,旨在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發展空間、資助和配套服務。
就在同一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廣東省政府在廣州簽署《深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合作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明確提出“拓寬就業創業空間,打造宜業樂業優質圈”“夯實項目平臺建設,打造干事創業大舞臺”。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正式發布,正在形成“一小時生活圈”的大灣區內廣東、香港、澳門內11個城市也在積極推進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完善支持創業就業的相關政策,構建粵港澳青年雙創生態系統。
規劃綱要提及“創業”25次
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20家世界500強企業和約4.3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孵化器總數達901家,眾創空間總數804家。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大背景下,怎么為港澳居民在內地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該規劃綱要共提到“創業”一詞25次、“孵化”一詞4次、“眾創空間”一詞1次,并明確提出:加快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與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眾創空間建設,支持其與香港、澳門建立創新創業交流機制,共享創新創業資源,共同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提供更多機遇和更好條件。支持企業到海外設立研發機構和創新孵化基地。
為拓展就業創業空間,該規劃綱要提出擴寬港澳居民就業創業空間,并明確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業在內地發展,將符合條件的港澳創業者納入當地創業補貼扶持范圍,積極推進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南沙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中山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合作平臺、中國(江門、增城)“僑夢苑”華僑華人創新產業聚集區、東莞松山湖(生態園)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惠州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等港澳青年創業就業基地建設。
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該規劃綱要支持粵港澳在創業孵化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共建國家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粵港澳青年創業就業基地等成果轉化平臺。在珠三角九市建設一批面向港澳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為港澳高校、科研機構的先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提供便利條件。
為加強粵港澳青少年交流,該規劃綱要支持在大灣區為青年人提供創業、就業、實習和志愿工作等機會。此外,該規劃綱要還提出支持香港通過“青年發展基金”等幫助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創業就業。支持澳門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青年創新創業交流中心。建設離岸創新創業平臺,允許科技企業區內注冊、國際經營。
協助港澳青年把握時代機遇
當前,港澳科研院校眾多,青年人才資源豐富。為支持港澳青年在大灣區創業就業,廣東、香港和澳門正在推進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完善支持創業就業相關政策,協助港澳青年把握如今帶來的機遇,讓青年意識到大灣區時代的到來。
廣東省歷來都歡迎港澳青年到廣東就業、創新創業。據不完全統計,自從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這3個地方設立了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平臺以來,落戶在這3個地方的港澳青年的創業團隊已達到360多個。
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林少春介紹,在平臺建設方面,廣東將建立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并提升前海、南沙、橫琴創新創業服務力。對粵港澳大灣區內其他6個市,也都準備建立創新創業平臺。下一步,粵港澳大灣區將打造12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平臺。
在政策方面,廣東省將完善相關的支持和服務。一是廣東省支持創業就業的相關政策、財政支持政策,對港澳青年在灣區內的創業全覆蓋。二是將在營商環境、工商登記便利化方面,更好地為港澳青年提供一站式服務。三是將進一步研究港澳青年在內地就業、創新創業涉及到的居住、醫療保障、稅務政策等方面支持措施。
“香港特區政府將整合聚集香港青年大灣區雙創的資源,以大灣區青年雙創基地為核心,建構一個可持續發展,支持香港青年雙創的生態系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介紹,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將通過和民間機構合作,為在大灣區創業的香港青年提供創業補助、支援、輔導、引路及孵化的服務,將與廣東省政府合作成立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建立一站式宣傳與兼容平臺,支持香港平臺創業者到大灣區發展、落戶。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局長米健介紹,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對青年工作很重視,做了很多工作:一是讓青年到內地交流學習,為他們創新創業做好準備。二是實施青年灣區創業創新計劃。三是提供30萬元上限的免息創業貸款。四是連續幾年組織“澳門青年創業創新考察團”到內地,學習創新創業的經驗。五是在中山設立了一站式青年創新創業平臺。
成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 基地建設專項小組
而今,廣東省成立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并形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等6個專項小組,強化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統籌協調。
廣東省強化與港澳規則對接,營商環境法治化國際化市場化水平不斷提高。而今,廣東省明確將企業開辦壓縮為設立登記、公章刻章、申領發票3個環節,開通“企業開辦一窗受理”系統,開辦企業全鏈條辦理時間壓縮在5個工作日以內。
珠海市副市長祝青橋表示,抓好落實便利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方便澳門居民在珠海就業、創業、居住生活。建立驅動港澳營商環境,提升三地市場一體化水平和珠海對外開放。
“努力把深圳打造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創新創業之都。”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表示,“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便利香港居民來深發展和香港青年在深圳創業以及生態建設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動優勢資源共享,共同利益融合,幫助香港拓展發展空間,讓香港優勢有更多用武之地。”
“霍英東研究院已孵化出30多家科技企業,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創匯谷’文創社區已入駐83個港澳青年團隊。”廣州市副市長黎明表示,“未來,南沙將加強與港澳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合作,加快建設一批港澳青年創業就業平臺,共建港澳青年創業就業試驗區。”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