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型城鎮化要處處體現以人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細化服務水平。
作為推動信息化與城鎮化同步發展的載體,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備各方受關注。
目前,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處于什么樣的狀態?又帶動了哪些產業的發展?
智慧城市陸續落地 全國超500座城市正在建設智慧城市
在湖北武漢,被譽為“天下第一街”的漢正街,針對商戶密集、客貨交織、游客眾多的特點,提出了智慧升級的總體思路,引進了國內先進的智慧街區系統,通過智慧桿整合智慧監控實現無死角全覆蓋、人流量探針實施統計區域內人流數量提前疏導、停車自動引導等,實現整個區域內的全面智慧管理。
湖北省武漢市漢正街綜合整治項目項目經理 黃剛:漢正街作為天下第一街,人流、物流和車流,包括商戶的管理是十分復雜的系統。本次,漢正街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引入了智慧燈桿的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對人流、車流、物流和商鋪的信息化管理。
如果說智慧城市的建設極大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那么智慧園區的建設則極大增強了城市經濟發展的動力。
證通電子董事長 曾勝強:智慧園區項目上線以后,政府官員可以在自己的手機上,方便實時地了解每個園區、每個企業的運行狀況,包括環保、安檢、產值、資金。
2018年8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全國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包括76%以上的地級城市和32%的縣級市,總計大約500座城市已經明確提出正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
深圳市智慧桿產業促進會會長 王海龍:深圳市2018年的12月29日,艾學峰副市長簽了一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基金2000億。這么大的產業,一個深圳2000億,廣東21個地市,全國31個省市帶來的商機是多大,包括5G直接投入就是2萬億,我們的投入又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的硬件廠家迎來了春天。
受益智慧城市建設 相關硬件企業獲高速增長
伴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相關企業也享受到了一定的紅利,特別是生產智慧城市配套硬件設施的企業,大都獲得了高速的增長。
智慧路燈桿是智慧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硬件組成部分,攝像頭、Wi-Fi、一鍵報警、顯示屏、音響等都能搭載在同一根路燈桿上,實現采集和傳輸的功能。
這家企業設計生產的智慧路燈摒棄了傳統的樹枝狀智慧燈桿,選用了簡潔的茶壺狀外觀,設計了一鍵報警全燈桿變紅,方便報警點可以被迅速地找到。在城市發生緊急狀況時,燈桿還能化身箭頭,指引逃生路徑。過硬的產品和技術為企業贏得了多地政府的智慧城市建設改造訂單。
深圳慧光智城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周倜:比如,近年來,在貴州的遵義,湖北的武漢都有大量的項目落地。從企業的營收狀況來說,去年在智慧燈桿上面的營收已經翻得比2017年實現了兩倍的增長速度,從2019年的訂單情況看,比2018年可能還會有2倍到3倍的增速。
這家企業的生產主管告訴央視財經記者,因為訂單的快速增加,企業目前的生產已經開始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
深圳慧光智城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主管 鄧俊驪:智慧桿訂單已經排到了年底,大家都在加班趕貨。因為訂單太大,這一周已經訂購了焊接機器人和激光切割機,以彌補產能不足的問題。
攝像頭也是智慧城市發展必不可少的一塊,用攝像頭搭載人臉識別,短短幾年時間,這家企業攝像頭銷售的市場占有從初始的一千多路發展到目前已經達到了兩萬多路。
深圳云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市場官 王軍:公司創業這四年來,每年都是以1倍的速度增長,而且短短的2、3年,也實現了從深圳向全球80多個城市的快速復制,智慧城市確實給企業帶來了一些好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4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僅僅為0.76萬億元。2016年突破1萬億元,2017則達到了6萬億元。而2018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7.9萬億元。
展望2019年,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而2018年至2022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3.38%,并在2022年實現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25萬億元。
數據采集是智慧城市發展核心 企業紛紛布局大數據采集
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成熟與普及,產生了海量的數據資源,使得人類社會進入了大數據時代。
目前,以大數據為核心要素,大力發展智慧城市,已經成為政府提升治理能力、改善城市運行管理、培育壯大數字經濟、重構公共服務體系的新動力、新途徑。
業內人士告訴央視財經記者,智慧城市的業務流程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感傳知用”,通過攝像頭等傳感器采集有用的數據,傳輸給后臺數據中心,進行分類管理和儲存,結合業務邏輯流程以服務的形式呈現出來。
廣電運通副總經理 梁添才:在智慧城市的整個產業建設過程中,數據是有具有時效性的,如果說你是事后再去收集和采集這個數據,那往往就找不回來當時的那個數據的狀態。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在整個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收集好數據,做好存儲和管理。
正是因為意識到大數據采集和儲存分析對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性,一些硬件生產企業紛紛加大了對數據采集和研發的投入。
深圳慧光智城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周倜:從去年的數據上看,去年在研發這塊的投入,占到總營收的10%到12%,這還只是初步數據,今年會進一步加大在大數據以及智慧城市管理平臺方面的投入,預計是希望投入比例達到15%。
智慧城市建設的全面推進,讓相關產業和企業受益良多,在如此巨大的產業蛋糕面前,一些在大數據產業方面具有優勢的企業也開始紛紛轉戰智慧城市產業板塊。
證通電子董事長 曾勝強:我們也做了大數據的布局,在南沙有一個全華南最大的單體數據中心,有3680個機架,在東莞的莞城,有兩個4000個架以上的數據中心,在深圳的光明已經建成了一個1450個架的數據中心,我們還將建2000個數據中心,分別給光明區政府和一些金融科技企業使用。
智慧城市步入高成長時點 關注公司應收賬款和商譽減值
根據企業發布的2018年年報或者年報預告統計,智慧城市板塊37家上市公司,截至目前,35家公司發布了2018年年報或者預告,其中,出現虧損的僅7家,25家實現盈利。其中,6家公司增長率達到了100%,航天長峰凈利潤增長率最高,達到了649.41%到678.49%。
廣電運通黨委副書記 羅一明:去年,整體營業總收入大概是55億,比2017年增長了大概25% 。原來是做硬件高端制造的企業,它有非常好的這個基礎?,F在往人工智能方面發展,更加注重一些軟件的開發,軟硬兩個方面相結合,既保持了傳統的穩定增長,又有了新的爆發點,所以就能夠保持比較好的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智慧城市建設在未來一兩年內有望步入到高成長時點,因為5G漸漸進入商用,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有望成為現實。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設步入高速成長的周期,從而給相關上市公司帶來了豐厚的業績增量。
招商證券計算機行業首席分析師 劉澤晶:從2019年來看,智慧城市一些細分領域的機會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如智慧醫療,像IDC一些領域,整個景氣度還是非常高。從風險角度來看,還是要去看一下這些公司的應收賬款,以及一些現金流這方面的一些風險。
摘自《央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