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首款采用電子程序壓力流量控制(EPC)系統的GC128(B型)全自動氣相色譜儀在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誕生,并已于2005年8月通過了上海市科委專家組的驗收。
據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分析儀器研究室主任李鈞先生介紹,該型儀器是上海市科委下達的科技攻關項目,由復旦大學和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通力合作,經過五年的艱苦努力,克服了種種困難,終于獲得成功。該型儀器擁有多項我國自主創新技術,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填補國內空白、部分技術指標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國產高檔氣相色譜儀器。儀器實現了從樣品導入后到分析報告全部過程由微機控制管理及無人操作,具有電子程序壓力流量控制(EPC);微型熱導池體及低噪聲高倍數放大電路系統;嵌入式微機及多CPU系統,連接Internet,實現儀器遠程通訊、遠程診斷和遠程培訓。
眾所周知,隨著氣相色譜儀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EPC技術已作為基本配置在許多國外廠家的氣相色譜儀上安裝,從而為色譜條件的再現、優化和自動化提供了更可靠更完善的支持,而國產的氣相色譜儀器在這一領域卻是長期處于空白狀態。GC128(B型)的誕生,標志著我國氣相色譜儀的研發、制造水平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同時也意味著國產氣相色譜儀開始在高端領域向國外廠商發起挑戰。
從李鈞先生處,筆者還獲悉,復旦大學和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已成立了“上海精科 - 復旦分析儀器研發實驗室”,從而充分發揮高校在基礎研究和企業在商品化設計等方面各自的優勢。同時,借鑒國外公司的先進經驗,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在科研開發方面制定了產品開發與技術開發并重的戰略。一方面通過將成熟技術的重新組合而快速開發出有針對性的滿足不同市場需要的新產品,同時,也絕不放松技術方面的自主創新,從而為全新一代儀器的研制預先進行技術儲備。
目前,復旦大學和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已將下一個目標瞄準了現在還是完全被進口產品所壟斷的有機質譜領域,雙方正在聯合對GC-TOF技術進行攻關。而來自東西電子的李曉鷗先生也表示,東西電子也正在進行四極桿氣質聯用儀的研制,以期早日打破在中國有機質譜市場,外國人一統天下的局面。
息來源:石油化工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