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新冠肺炎在全國各地蔓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方力量全力以赴,展開了一場全國總動員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各地進入抗擊疫情的緊急狀態,很多行業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
疫情之下,臨時醫院的搭建、醫療防護物資的生產,讓制造業迎來大考。工人復工難、物資調配緊張等問題也讓制造業產能恢復面臨著諸多挑戰。此次疫情也不可避免地對制造業的未來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在筆者看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機器換人、柔性生產迎來廣闊的市場需求
近幾年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很多重復性較強的工作都正在逐步被機器所替代。而當下受人員隔離、假期延長、交通管制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員工難以按時返崗,這導致很多依靠人工的制造企業無法正常開工,這對很多中小企業來講無疑是雪上加霜。從長期來看,制造企業的負責人勢必會更加重視無人化/少人化的智能工廠建設,減少對人工的依賴,從而能夠更好地應對勞動力的波動。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在制造領域,除更多高技能和多技能的工種外,絕大部分工作崗位將逐步被機器所替代。
此外,抗擊疫情過程中出現了醫用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產品生產不及時,跟不上實際需求的情況,生產相關醫療物資和醫療器械的制造企業也將更加注重推進柔性自動化生產線的建設。
(2)制造領域工業互聯網的應用發揮優勢
早在2012年工業互聯網已在制造領域得到應用,通過幾年的實踐,雖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但也有遭受了多方面的挫折和教訓,很多企業對于工業互聯網在制造領域的應用缺乏信心,認為其形式大于實質。
疫情之下,工業互聯網發揮其在萬物互聯、信息匯聚、優化調度、異地協同、遠程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在臨時醫院的搭建、醫療防護物資的生產、物資的精準調配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也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和行業認識到,開展信息化、數字化的重要性,工業互聯網將為更多領域提供智能應用和解決方案,相信未來工業互聯網也將在制造領域發揮巨大潛力。
(3)5G、AI等數字技術在制造企業蓄勢待發
疫情之下很多企業都采用遠程辦公的方式替代集中化辦公,線上教育、在線辦公、遠程醫療、無人零售等新的工作、生活業態快速發展,這增加了公眾對信息容量更大、傳輸速度更快的需求,5G的應用場景更加清晰可行,疫情將一定程度上推動5G技術的落地發展。信息通信系統升級是智能制造中很重要的一環,“5G+智能制造”將為制造企業帶來更高程度的智能化。
當下人工智能(AI)正在幫助流行病學家以更快、更精確的方式發現和跟蹤疫情,并準確預測病毒的下一步走向,疫情中我們看到AI在某些領域的應用已非常成熟可靠。未來制造業的智能工廠、智能供應鏈等相互支撐的智能制造體系,通過人工智能將會實現制造業設計過程、制造過程和制造裝備的一系列智能化,人工智能將賦予制造業更高效率,甚至帶來生產和組織模式的顛覆性變革。AI技術的成熟發展,必然會推動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新興技術的應用是制造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可以肯定,在此疫情之后,制造企業會更加重視5G、大數據分析、AI等技術的實際應用。
疫情是面鏡子,照射著社會的各種形態。疫情更是把雙刃劍,戰“疫”推動著科技快速發展。綜觀疫情的影響,雖然制造業產值在下降,但我國擁有完整的制造生產體系,其整體優勢仍在。相信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在國家的有力支持以及企業自身更加迫切的智能轉型需求下,我國制造業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