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了《工業數據分類分級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現將《指南》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問:《指南》出臺的背景是什么,對于支撐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具有哪些意義?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數據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中提出要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這為數據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要求全面推進我國大數據發展和應用,加快建設數據強國,釋放技術紅利、制度紅利和創新紅利。
當前,我國大數據技術在工業領域用戶需求精準分析、生產過程改進優化、營銷管理智能決策等方面的應用方興未艾。工業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資源,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驅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作用日益顯現,正成為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新引擎。但與此同時,工業數據也存在管理執行不到位、開發利用不深入、流通共享不充分等問題,尚未完全發揮對數字經濟的放大、疊加和倍增作用。
工業數據分類分級是提升企業數據管理水平的基礎,是有效挖掘數據價值、實現企業生產方式變革的必由路徑。《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將分類分級作為數據管理要點。《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指南》提出對數據進行分級分類管理。《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GB/T 36073-2018,以下簡稱DCMM)明確將數據分類分級作為數據管理能力第2級(受管理級)至第5級(優化級)的基本要求。因此,亟需制定工業數據分類分級指導性文件。
問:《指南》的定位是如何考慮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指南》旨在指導企業全面梳理自身工業數據,提升數據分級管理能力,促進數據充分使用、全局流動和有序共享。一是明確企業為數據分類分級主體。工業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等作為工業數據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承擔開展數據分類分級、加強數據管理等主體責任。二是與DCMM互為補充、相互銜接。《指南》將與DCMM貫標工作有機結合,引導企業通過數據防護技術應用、管理流程優化、組織體系變革等方式,實現工業數據管理能力躍升。三是以可操作、可實施為原則持續完善。為確保《指南》內容的有效性和適應性,擬以實踐效果為導向,在試點工作中不斷改進優化,適時予以修訂。 《指南》共4章16條,主要內容包括:第一章總則,闡述編制目的及依據,提出工業數據的基本概念,明確適用范圍和原則;第二章數據分類,企業結合行業要求、業務規模、數據復雜程度等實際情況,圍繞數據域進行類別梳理,形成分類清單;第三章數據分級,按照每類工業數據遭篡改、破壞、泄露或非法利用后可能帶來的潛在影響,將數據劃分為3個級別;第四章分級管理,針對有關主管部門和企業建立數據管理制度、實施差異化管理進行描述,為DCMM貫標等提供參考依據。
問:各方應該如何落實《指南》,共同促進工業數據管理水平的提升? 答:企業應落實工業數據分類分級主體責任。一是制度要“實”,企業要建立健全工業數據分類分級管理制度,明確信息化部門、生產部門、行政部門等多方協同的工作機制。二是梳理要“全”,按照縱向貫穿管理層至控制層、橫向覆蓋全流程環節的原則,圍繞數據域全面實施數據分類,形成企業工業數據清單。三是分析要“準”,鑒于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因數據受損所致后果的評價標準、承受能力均存在差異,建議各行業、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從有利于數據管理的角度,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量化定級指標。四是管理要“細”,切實做好對工業數據的差異化防護,不斷完善數據管理措施,充分挖掘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潛在價值。 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推動本轄區內工業數據分類分級工作,配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做好宣貫培訓、試點示范等相關工作。有關行業、領域管理部門可參考《指南》制定適用本行業、本領域的標準或規范,為企業提供針對性指導。工業數據分類分級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性工作,《指南》是開展工業數據分級管理的基礎規范,我們將根據試行期間各方反饋,不斷完善相關內容,引導企業持續提升工業數據管理水平。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