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減少人與人的接觸成為共識,并不斷衍生出新的經濟形態。那么,疫情過后,中國會加快進入“無人值守”時代嗎?
“此次疫情必然會對中國未來一個階段向信息化全面轉移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信息化技術中心主任吳建平告訴《中國科學報》。但是否有更多“無人值守”,他表示,除了要看現實需求是否足夠強烈外,還取決于技術的成熟度。
疫情催熟一批“無人”應用
3月1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廣東省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為了防止交叉感染和提高采集操作的規范性,該團隊與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研發的咽拭子采樣機器人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同時,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林天歆也在發布會上介紹了該團隊開發的新冠肺炎AI輔助診斷系統。據他介紹,以往有經驗的影像科醫生完成1例患者CT的檢測和診斷需要花費15~20分鐘,而這一AI輔助系統可在20秒內完成,且準確率達90%,“這個水平相當于一個省級三甲醫院影像科副教授水平”。
3月初,一份來自《全國產業園區復工復產問題研究和舉措建議》的報告也顯示,疫情下,一些產業園區和企業正在尋找新機遇,如蘇州工業園區的企業研發疫情防控機器人、合肥高新區的企業研發無接觸自助機等。
中國科學院一位從事機器人研究的科研人員在疫情期間也注意到,不少自動導引車(AGV)相關的機器人初創團隊快速推出了產品。他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為應對疫情風險而事先儲備式的采購,可以催熟一批機器人應用。
這是否就意味著疫情過后,我國將加快進入“無人值守”時代?
實際上,早在疫情發生前,機器人、無人機等就長期處于快速發展中。以機器人為例,2019年年底,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企業綜合調查(GEGS)報告》指出,2015年使用機器人的企業占比為8.1%,2017年增至13.4%,2015~2017年的3年間機器人投資的年均增速高達57%。
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程虹曾撰文指出,從產業特點看,機器人高度集中的行業具有較高的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等特點,而勞動密集型行業使用比例較低。
受新冠肺炎疫情這一現實需求影響,吳建平認為,一些信息技術應用與產業都會被催生出來,其中包括機器人業。
大范圍普及有難度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京東認為,核泄漏、傳染類疾病、突發災害等危險和極端環境一直對無人服務有需求,但目前技術上并不能滿足所有現實需要。他告訴《中國科學報》,小范圍試驗應用可以,但大范圍普及仍有難度。
上述中國科學院科研人員也認同這一觀點。“目前機器人的作業能力還較弱,送餐、消毒、監控等應用可以實現,但其他領域的應用還需要更多技術積累,比如需要實現與多領域的軟件、算法的銜接。”
趙京東所說的難度是現實的。“面對人工失誤,人類有時可以寬容,但機器人等無人應用的錯誤往往蘊藏著技術漏洞等危機,人們往往對此類錯誤非常謹慎。”。
趙京東說,目前市場上尚無可以自主服務的醫療機器人,國際相對成熟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也是由醫生操作實現手術。他分析,除了傳染類疾病使用機器人外,醫療機器人代替醫護人員接受程度較低。
“所以只能從幫助解決極端環境下的現實需要開始。” 趙京東說,更為關鍵的是,“人機共融技術還未全面突破”。
3年前,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科學部牽頭推出“共融機器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研究計劃,面向智能制造、醫療康復、國防安全等領域對共融機器人的需求,開展共融機器人結構、感知與控制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
受疫情影響,2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該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補充項目指南,補充重點支持“應急問診與檢疫智能作業機器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和傳染病房護理多模式作業機器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兩個項目,資助年限為4年,資助約300萬元/項。
回到互聯網本身解決問題
在吳建平看來,從防止交叉傳染角度出發,最好是由機器人實施護理甚至診斷,但實際應用最多的場景還是通過遠程視頻會診,“專家不必置身險境就可以協助異地醫護人員處理危重病人的治療”。
疫情期間,鐘南山及其團隊專家對危重癥患者開展多次遠程會診。3月13日, 新冠肺炎患者彭女士在廣東省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ICU病房里,通過視頻的方式,向鐘南山表達感謝。從2月1日入院到如今,彭女士已在ICU病房里待了40余天。其間,鐘南山至少3次參與她的遠程會診。
鐘南山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雖然他愿意和患者打交道,但新冠肺炎患者眾多,與之相對,他能直接進到病房治療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數量較少。“好在遠程診療技術不斷進步,讓我可以比較容易地通過視頻直接了解患者病情。”
吳建平表示,不僅是遠程會診,遠程辦公、遠程教育都在應用視頻技術,但這方面的發展也面臨著巨大挑戰。他舉例說,多數在線教育系統都存在穩定性問題,這涉及應用系統、視頻技術與網絡如何高效智能響應和匹配的問題。
趙京東對此也有切身感受,這次疫情迫使網絡辦公、網絡授課成為新常態。“原來覺得5G速度短時間可能用不上,但現在大眾的上網需求激增,5G可能需要提前‘上崗’了。”
問題的解決,需要回到互聯網本身。“互聯網越來越清晰地成為未來信息化社會的基礎,這個基礎必須夯實。”吳建平告訴《中國科學報》,對于國家為應對疫情啟動的新基礎設施建設,要強化基礎網絡建設。
在他看來,無論哪種信息技術,最后都需要互聯網支撐。“我們應該借互聯網協議第6版(IPv6)部署行動,讓全國的基礎網絡建設上一個大臺階。”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