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西安交通大學(以下簡稱西安交大)考察調研,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思想深邃、內涵豐富,高度肯定了西遷精神和西安交大發揮的作用,為教育戰線及新時代知識分子指明了愛國奮斗的方向,是建設中國特色一流大學的根本遵循。
1896年,南洋公學誕生于民族危亡之際,“興學強國”開創我國工程教育源頭。1921年正式定名為交通大學,1956年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以“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為集結號內遷西安,開啟了建設西部科技高地的征程,徹底改變了中國西部高等教育的格局。
縱觀歷史,大學發展始終與社會緊密相聯。進入新時代,大學如何辦?中國特色一流大學如何建?這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命題。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論述,是建設中國特色一流大學的根本遵循。中國大學首先要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服務于科技強國建設、服務于人民過好日子、服務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服務于全人類的文明進步。
高水平科技創新是一流大學的顯著特征,是一流學科的重要支撐,是一流人才培養的根本保障。在新的歷史方位下,一流大學要徹底將教學功能轉變為育人功能,要全方位育人,更加注重科研育人,培養專家型教師隊伍;一流大學要不斷強化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流大學還要強化積極向上的文化引領及服務社會功能。
弘揚西遷精神,就是要根植胸懷大局的愛國主義情懷,服務國家戰略。落實總書記指示,就是要樹立為民族、為人民的家國情懷,將自身發展與國家大局緊緊連在一起,擔負時代和民族使命,落實黨中央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科技強國的戰略部署。西安交大以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開展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樂觀主義”為核心的思想文化建設,提出了“扎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辦學定位;以“三個面向”為遵循,建設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突出學科交叉、資源共享、重大需求牽引,構建校—院—所三級科研組織模式;形成高端人才高地、科學研究高地、成果轉化高地,聚焦基礎科學、能源革命、現代制造業、人工智能、大數據、新材料、航空航天、生命醫學等;布局建設一批研究院、大科學裝置群、大型儀器設備共享中心、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等,著力打造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力爭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弘揚西遷精神,就是要牢固樹立艱苦奮斗的作風,牢記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出重大創新成果。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一流大學要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作出引領性重大基礎原創成果,就必須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要有創新意識、坐冷板凳的恒心、必勝的信心;要牢記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加強應用基礎研究,通過開放、合作、多學科交叉、協調創新,攻克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實施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國家排憂解難、實現自主可控。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既鼓勵自由探索,更強調有組織的科學研究,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內涵式發展,把高校建設成為重大科研成果的策源地。
弘揚西遷精神,就是要培養富有科學精神、創新精神、胸懷國家和人民的建設者與接班人。一流大學要牢固樹立創新驅動的實質就是人才驅動的觀念,要凸顯科研育人,通過高水平科研活動,真刀真槍地干,建設政治素質過硬、知曉國情民情、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專家型教師隊伍;通過科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與集體主義、科學精神與科學素養、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實干與苦干的作風,使學生真正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弘揚西遷精神,就是要崇尚實干、苦干的奉獻精神,杜絕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西遷精神中的“艱苦創業”就是實干與苦干這種奉獻精神的具體寫照,是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優良傳統,是青年一代的楷模。只有擼起袖子加油干、奮不顧身拼命干,才能培養出胸懷國家和人民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做出重大創新成果、服務國家戰略,才能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民族復興作出屬于我們這一代的杰出貢獻。
古人云: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我們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要牢記總書記囑托,將西安交大的名字深深烙印在民族復興的光榮榜上!(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