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硬的本領是核心競爭力,實打實學到的東西、增長的本事,無論走到哪里,都是最輕便、最有用的行囊,隨時隨地鋪陳,便是一番新天地,關鍵時刻還能派上大用場。
武漢戰疫歸來,江蘇揚州90后護士許思瑤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在臨床和科研上同時發力,提高職業水準,她說:“我想讓自己的技術配得上生命的韌性。”
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有1.2萬多名是90后。年輕人向前沖鋒,不能僅靠一腔熱情,能否擔當得起來,還得有知識技能。
過硬的本領是核心競爭力,實打實學到的東西、增長的本事,無論走到哪里,都是最輕便、最有用的行囊,隨時隨地鋪陳,便是一番新天地,關鍵時刻還能派上大用場。就拿護士工作來說,配藥、打針、換藥、為病人翻身拍背,看似容易,卻有專業上的素質要求。許思瑤說:“重癥病房的工作臟、累、苦,但現場千鈞一發,能通過自己的專業服務,給病人爭取生命機會,我覺得很有價值。”如她所言,沒有過硬的本領,如何面對巨大的挑戰、完成艱巨的任務?
青春的力量不僅有蓬勃的色彩,更應該有“含金量”。單思思是清華大學醫學院的一名博士生,加入了新冠肺炎的疫苗及抗體研發工作,在科研一線爭分奪秒、攻堅克難。她說,以科研成果降服病魔,維護人民的生命安全,青年科研工作者責無旁貸。王萌萌是華南師范大學一名90后研究員,參與研制可以實現快速檢測的試劑盒;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的學生志愿者為疫情防控提供多語種翻譯服務,用語言架起溝通橋梁……完成這些任務都需要專業技能,沒有兩把刷子是做不到的。
過硬的本領背后是知識和技能的積累。那些耳熟能詳的科學家們給青少年的寄語中,就透出不少成功的秘辛:鐘南山院士曾在給孩子們的信中寫道:“用知識縫制鎧甲,不遠的將來,當你們走進社會,在各行各業都將由你們披甲上陣。”李蘭娟院士在寄語年輕人時說,要敢挑重擔,勇于奉獻,掌握知識,掌握科學,讓我們國家更加強大。袁隆平院士在對青年學生談論自己的“秘訣”時也說過八個字:知識、汗水、靈感、機遇……他們都是學術大家,更知道知識的可貴,因此不遺余力鼓勵后來者繼續攀登。
當今時代,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社會分工日益細化,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這既為青年施展才華、競展風采提供了廣闊舞臺,也對青年能力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內在素質,錘煉過硬本領,才能跟上發展大勢,才能在聽到召喚的時刻披甲上陣,展示新時代年輕人的擔當。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