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提出了命題,年輕的科研工作者們找準方向、忘我奮斗,定能做出一番成就、書寫精彩答卷
不久前,第五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直破云霄、飛向太空,宣告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完成。令人稱贊的是,北斗衛星的背后,有一個以80后、90后為主力,平均年齡只有31歲的研發團隊。這群年輕人憋著一股勁兒,矢志打破封鎖,埋頭自主創新,一舉圓了幾代人的夢。
事實上,“嫦娥”奔月、“悟空”飛天、“蛟龍”下海……近年來,每一件國之重器的背后,都有青春的身影。年輕人挑大梁,一方面是他們自身有優勢,飽滿的求知欲、充沛的活力、執著的鉆研勁頭,這些都讓他們能夠在科學領域一往無前地探索;另一方面,我國科學事業正逢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也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有著廣闊的天地可以任他們馳騁。時代提出了命題,年輕的科研工作者們找準方向、忘我奮斗,定能做出一番成就、書寫精彩答卷。
創新標注的青春是耀眼的,但所有光鮮亮麗的背后都是辛苦付出。對于專業知識積累尚淺、工作經驗有限的年輕人來說,自主創新可能是一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承辦單位之一——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位于上海市張江高科技園區。跑那一帶的出租車司機都知道:“這個單位是沒有固定下班時間的,不管什么時候路過這里,燈都是亮著的。”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參與北斗事業的青年科研人員說,創新需要突破極限的奮戰、鍥而不舍的堅持,還需要敢為人先的勇氣、你追我趕的韌勁兒。
不論是什么機遇,只會留給那些做足了準備的人。創新,便是這準備里最大的利器。如果只是亦步亦趨跟著走,不能向市場提供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模式,將很難御風而行,做大做強。年輕人善于接受新事物,這是開展創新的天然優勢。創新是創造,是從0到1的質變,需要靜下心來,踏實付出。經年累月,方能滴水穿石。
當下,科技日新月異,知識更新加速,這其實是在賦能學習能力強的年輕人。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青年要用創新創造推動社會進步發展,從而獲取人生的“碩果”,如此方是不負青春、不負時代。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