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国产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欧美

ACS880-07C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4
工業智能邊緣計算2024年會
2023年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中國經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大考
  • 點擊數:2137     發布時間:2020-08-17 15:28:00
  • 分享到:
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種特殊方式,讓人們直觀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駕馭復雜局面、應對風險挑戰的強大能力。無論是疫情防控還是經濟復蘇,這一系列攻堅克難的成效成果和信心底氣,來自制度體系內在的優勢和效能,也來自制度體系不斷改革創新所激發的創造力。
關鍵詞:

沉著應對 砥礪前行

2020年7月份,在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往年推遲一個月后,全國1071萬名高考考生信心滿滿踏進考場,迎接人生中至關重要的大考。 

也在這個難忘的7月,2020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情況如期發布——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1.6%。其中,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GDP同比增長3.2%。 

先降后升、由負轉正。這條V形曲線,仿佛給中國經濟成績單畫了一個大大的對鉤。 

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 

在時間長河里,2020年不過剎那,卻因“答卷人”的歷史擔當和無畏氣概而留下深刻的印記。

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大世界經濟衰退下行壓力,中國社會治理能力面臨巨大考驗,中國經濟發展韌性面臨壓力測試。

躬履艱難,其節乃見。在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硬仗中,全國上下展現出與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一樣的決心與意志。近百項紓困政策密集出臺,數萬億元助企資金落到實處,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有序,確保中國經濟巨輪行穩致遠。

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再一次見證了中華民族“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的非凡勇氣,再一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

考題一:市場主體如何挺過疫情沖擊?

武漢“封城”! 

2020年1月23日,這個突發消息讓人們心里“咯噔”一下。之后幾天內,全國各省份陸續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級一級應急響應。在不少市場主體還沒回過神時,一場關乎生死的大考已計時開始。 

最先應考的是戰“疫”物資生產企業。從春節休息的放松立刻切換到“戰時狀態”哪有那么容易:回家過年的員工難以到位,原材料價格上漲,融資壓力倍增……企業的痛感十分強烈。 

“生產口罩的熔噴布價格一度從2萬元/噸上漲到近40萬元/噸。”成都市新津事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吳松皺著眉頭,原材料、物流費用不斷上漲,員工發放3倍工資等讓企業生產成本陡然增加。 

減負,當務之急!

財稅金融之“手”率先抓住現金流這個“生命線”:對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擴大產能購置設備允許稅前一次性扣除,全額退還疫情嚴重期間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對運輸防控重點物資和提供公共交通等收入免征增值稅;引導金融機構實施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和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以優惠利率資金支持生產疫情防控物資的企業。 

下筆有力!4857億元,這是實施今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1月份至4月份新增的減負數額;2800億元,這是截至5月30日,為7400家防疫企業發放的專項再貸款。 

步入2月份,隨著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的推進,新的矛盾接踵而至:人員如何快速、安全返回工作崗位?產業鏈上游供應不足怎么辦?貨運不出去怎么辦?客戶難以付款甚至取消訂單怎么辦? 

修復受損甚至斷裂的產業鏈是一道“難題”,又是一道“必答題”。答好這道題,不僅需要政府有形之手有速度有力度,還得下“繡花”功夫。

各地各部門行動起來。工信部組織行業協會和專家梳理摸排 了多條產業鏈上50余家龍頭骨干企業和7000余家配套中小企業,幫助大中小企業協同復工復產;江西舉行20余場產業鏈專項對接活動,協調解決150多戶企業的復工復產;廣東搭建稅務產業鏈智聯平臺,借助稅收大數據幫助企業解決原材料供應不暢等問題……

“國家隊”迅疾出手。

“種麥子的自己磨面粉、蒸花卷”,中石化這樣形象地描述自己的“跨界”生產。在口罩產業鏈中,中石化原本是最上游聚丙烯原料的生產者,為保障價格穩定和下游產品供應,他們全面介入熔噴料、熔噴布和口罩生產。 

國機集團、中國石油、兵器工業集團、新興際華集團、中糧集團、兵器裝備集團等眾多位于產業鏈龍頭或上游位置的大型國企,通過科研攻關、轉產擴產等大力支撐重點產業。

民營企業快速跟進。 

3月初的一天,冀發集團有限公司車間,自主研發設計生產的口罩機終于完整“走”出了第一片口罩,在場的好多員工激動得熱淚盈眶。“憑借多年積累的自動化研發功底,我們只用15天時間就生產出了口罩機。”公司總經理王驥滿是自豪。 

“疫情對企業最大的影響是市場疲弱不振,使一些企業的信心和預期不穩定。”啟迪之星在全國約有孵化基地130個,總經理沈全洪對中小企業的“痛點”感同身受。

宏觀政策加速跑在中小微企業的困難前頭。

加大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增值稅減免;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餐飲、旅游等行業企業,延長虧損結轉年限;減免各類企業繳納的養老、失業、工傷3項社保費上半年達6000億元;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惠及8400多萬職工;免收收費公路通行費1400多億元;降低電價氣價上半年為企業減負670億元;實施降準釋放1.75萬億元資金;對110多萬戶中小微企業超過1萬億元貸款本息辦理延期還本或付息……

創新的腳步奮力奔跑。

“疫情期間產生了很多新的細分行業需求,為企業帶來了新的業務拓展機會。”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李浩說,他們投資的一家安防企業做起了紅外測溫產品。一家研發無人駕駛技術的企業瞄準了無人清掃車設備市場,“機遇往往在困境中生成,創新在限制中醞釀”。

一邊是無法正常營業的企業為解決員工生計而發愁,一邊是生意火爆的線上交易平臺急缺人手。盒馬鮮生、云海肴、西貝等企業“共享員工”,京東、蘇寧、聯想等相繼推出人才共享計劃,借巧妙的市場融通中實現了多方共贏。 

紅外遠程測溫、肺部AI影像診療、智慧社區疫情防控管理平臺、無人機全自主疫情防控巡檢、遠程醫療平臺及視頻咨詢平臺、聲紋考勤打卡……眾多企業在為戰“疫”出力的同時,也在尋求生存發展之機。 

企業間協作不斷升溫。 

上萬家創業孵化平臺普遍通過減免租金、推介優惠政策、協助拓展市場等方式幫扶企業。“創客總部為在孵入駐企業2月份、3月份免租金,而且還專門針對孵化企業推出免費貸款融資、政策咨詢、經營管理咨詢、業務對接、市場宣傳等服務。”創客總部合伙人陳榮根說。

龍湖集團宣布,旗下商場的所有商戶今年1月25日至3月31日期間的租金費用減半。這一決定惠及其布局的10座城市4500多家合作企業。

開放數據、減免費用、對應收賬款超期免除罰息、免費提供服務軟件……各企業和機構釋放著最大的“熱量”。 

風雨,總會過去。政府和市場攜手、各類市場主體抱團,交出了一張中國企業復工復產“高分”答卷。

截至5月18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和職工復崗率分別達到99.1%和95.4%,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全國中小企業復工率也達到91%。

讓人驚喜的是,高技術制造業快速增長,新動能持續發力。二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支付寶《中國小店經濟五一報告》顯示,在消費券發放和“五一”小長假的雙重刺激下,中國上千萬家小店正在快速恢復元氣。“五一”期間,有800萬家小店的收入已全面超過去年同期……信心和力量在經濟浪潮中奔涌向前。 

考題二:民生底線為啥能夠牢牢守住?

受疫情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保障與改善民生的困難增多。黨中央最牽掛的是民生保障,最惦記的是百姓福祉安康。 

往年春節后的“返工潮”通常是企業招聘高峰期。但今年,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招聘高峰被迫按下“慢放鍵”。

2月10日,多地迎來春節后復工第一天。在陜西西安干了兩年普工的張安斌回老家安康過年,正好趕上疫情。眼看著返不了崗沒有收入,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張安斌很著急。 

節后復工第一天,江西遂川通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姜鵬一度十分焦慮:往年同期生產雙面電路板的訂單,今年暴增一倍,而且交貨期急。但實際到崗人員只有往年的一半左右。

在全國陸續開始復工之時,處在“封城”狀態下的武漢尚未解禁。居家隔離的湖北大學應屆畢業生小程有些坐不住了。一邊要準備畢業論文,一邊還要為找工作做準備。小程心里嘀咕:今年還能找到工作嗎? 

更多人的憂慮,都指向兩個字——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在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下,一場規模空前的保就業戰役打響了。

穩住民生之本,保企業是關鍵。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陸續出臺,迅速落地,紓解企業困難,支持穩定和擴大就業。蘇州出臺“惠企十條”,北京推出16條措施促中小微企業發展,深圳出臺16條措施減租減稅減電費…… 

北京、廣東等地通過專列專車“點對點”接工人復工;浙江湖州和嘉興等地組織包機接員工返崗;海南三亞對省外返回復工的一線建筑工人給予1000元補貼……到3月中旬,全國累計“點對點”運送農民工超過410萬人;到5月份,全國累計“點對點”運送農民工603萬人,解了一眾企業用工之渴。 

“設想了幾百種出路,就是沒想到廈門會派來飛機,免費接俺們返崗。”2月28日17:44,廈航MF8260蘭州—廈門復工包機降落在廈門高崎國際機場。航班上的馬乃比有夫婦甭提有多激動,這可是他們心心念念了一個月的返崗路,“去年來廈門坐了30多個小時火車,這次3小時就到了”。 

為了讓更多返鄉農民工就近就業,各地拿出“真金白銀”,鼓勵企業進社區、進農村,建設新社區工廠、扶貧車間。在安康,得知張安斌人勤快、能吃苦,當地人社部門工作人員就把公益性崗位送到了他手上,這對張安斌來說猶如雪中送炭。 

3月2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實施了“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這是我國近年來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的網絡招聘活動,提供超過千萬個就業崗位。 

通過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牽線,小程參加了人生當中的第一次“云面試”。在手機屏幕前的她從容地完成了面試,贏得了考官的青睞,也找回了自己能夠找到工作的信心。 

促就業舉措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能用盡用。從“大返崗”到“大穩崗”,從“云招聘”到“云簽約”,一系列強有力的就業組合拳,正在激活經濟發展的動力。隨著生產生活秩序有序恢復,就業市場也逐漸復蘇,招聘、求職規模快速反彈。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6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2.7%。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比5月份下降0.2個百分點。 

低保家庭、獨居老人、無人撫養的事實孤兒等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如何保障,也是疫情之下必須解答的一道民生考題。 

1月28日,一份對全國民政系統疫情防控工作進行整體部署的通知從民政部發出。全國近4萬家養老機構、1217家兒童福利機構和189家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嚴格實行封閉式管理,各地紛紛出臺“硬核”隔離措施,“外防輸入、內防感染”,最大限度隔絕疫情影響。 

守土盡責,困難群體的生存、發展短板在哪里,人力物力財力就傾斜到哪里。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做好對因疫致貧返貧人口的幫扶,密切跟蹤受疫情影響的貧困人口情況,及時落實好兜底保障等幫扶措施,確保他們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截至3月底,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4317萬人、特困供養人員467萬人,今年全國因疫情影響新納入低保范圍近100萬人,臨時救助因疫情致困群眾310.7萬人次。到今年4月份,中央財政已安排救助困難群眾資金1560億元。 

受疫情影響,收入水平剛剛超過低保標準的困難群眾仍存在較大的返貧風險。一些省份探索低保漸退政策,扶上馬再送一程,特殊、低收入群體享受“無縫銜接”的政策福利。 

按照中央部署,民政部聯合國務院扶貧辦又出臺了《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方案》,督促各地通過數據比對、摸排核查等方式,將符合條件貧困人口及時納入低保等兜底保障范圍。湖北、湖南、廣東等省份結合當地實際推行“單人戶保”政策,讓重病、重殘貧困人口按照“單人戶”享受低保兜底。 

4月8日,國家發改委等6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階段性價格臨時補貼工作的通知》,階段性擴大價格補貼聯動機制保障范圍、提高臨時補貼標準。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各地按下民生保障“快進鍵”,政策紅利傳遞更穩更有力,給困難群眾家庭吃了“定心丸”。 

提標擴面解急難。山東階段性地將街道和鄉鎮的臨時救助備用金額度提高至5萬元;江蘇對全省15.9萬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定期探訪和委托照料,逐一排查登記;黑龍江將救助范圍擴大,失業人員、未就業大學畢業生、登記失業農民工、低保邊緣人口等符合條件的困難家庭被納入低保范圍。 

26個省份各類民政服務機構實現“零感染”;全國所有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和精神衛生福利機構服務對象實現“零感染”;已感染的服務對象全部收治、應查盡查、應隔盡隔、應治盡治。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14億人匯聚的民生需求就是經濟增長點。人民的事情辦好了,群眾的困難解決了,經濟增長也就有了持續動力。

考題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如何發揮?

今年春節,還沒來得及迎接節日的喜慶,春運和春節可能出現的人潮就已經踩下了“急剎車”! 

隨著湖北省開始對人員外流實施全面嚴格管控,各省區市也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廣大群眾紛紛主動減少外出購物,取消聚餐聚會。 

同樣受疫情防控影響,全國多地出現物流延時、物資供應不及時的狀況,加之一些市民囤積搶購,部分生活必需品價格明顯上漲。1月份,CPI同比上漲5.4%,創下2011年11月以來新高。 

保供給,就是保民生、保穩定;保供給,務必爭分奪秒! 

2月1日,商務部要求把重要生活物資納入應急運輸保障范圍。農業農村部第一時間啟動“菜籃子”產品價格日報制度。 

各類商貿流通企業也迅速行動起來,協調不同門店的貨源,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不脫銷。 

有“中國蔬菜之鄉”之稱的山東壽光,不少菜農改了作息時間,從下午采摘次日發貨,改到凌晨天不亮就開始采摘。 

許多零售及餐飲企業積極開拓線上業務,加快發展互聯網銷售、外賣送餐等無接觸服務。京東生鮮發起的“餐飲零售發展聯盟”剛剛啟動,就吸引了海底撈、小南國、西貝莜面村等百余家餐飲企業加入。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國各地生活物資供應不斷,社會秩序不亂,食品、藥品、能源、基礎工業品、基本公共服務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有序運轉。即便是在疫情最嚴重的武漢,到2月底,全市生活必需品已經實現供應充足。 

14億人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經濟社會大局始終穩定有序。 

2月下旬,疫情防控形勢朝著積極向好態勢發展。根據中央統一部署,多地下調應急響應級別,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 

中央和地方密集出臺減稅降費、減免租金、穩崗補貼和金融支持等多項政策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市。

中國經濟按下了“重啟鍵”。居民外出日漸活躍,市場人氣逐步回升,市場銷售明顯增長。

在衛星圖像上,3月份,深圳、珠海夜間燈光亮度比2月中旬明顯提升;跨省貨運線路數量大幅增長,大跨度長線條明顯增加,疊加效應使得整個貨運線路網更加密集。 

根據商務部監測,3月份,全國5000家重點監測零售企業銷售額比2月份回升15.8個百分點。 

如何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激發消費熱情,是復工復產進程中繞不開的重要課題。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要求加快釋放國內市場需求,在防控措施到位前提下,要有序推動各類商場、市場復工復市,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

就在同一天,湖南省總工會通過“湘消費”微信小程序,以消費券形式提前向全體職工和工會會員發放節日慰問費。浙江、山東、重慶、廣東深圳等地也通過微信給廣大市民發放超過百億元的消費券。 

這些“紅包”的發放,大大拉動了消費需求,餐飲、交通、休閑娛樂、零售等行業都有了明顯增長,也為居民恢復日常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隨著清明節的臨近,國內疫情逐漸趨于穩定。多地景區打出免費游政策,特別是一些門票價格很高的5A景區也免費,讓清明節假期旅游市場人氣爆棚。在安徽黃山,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規定景區接待人數控制在2萬人之內,但景區剛開門不久,接待人數就達到了上限。 

商務部數據顯示,清明假期,國內旅游接待總人數4325.4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四成水平。 

人氣的恢復帶動了企業復商復市持續加快。國家統計局調查結果顯示,截至4月9日,限額以上單位批發和零售業企業開工率超過95%,住宿和餐飲業企業開工率超過85%,分別比2月底大幅提升20多個和50多個百分點。 

不過,各地各行業復商復市,也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有的跑在了前頭,有的還站在起跑線。 

為了讓更多商家在更大范圍內“同臺競技”,更好地帶動“后發商業”的發展,第二屆“雙品網購節”如期上線。在網購節上亮相的,既有“小而美”的網絡品牌,也有中華老字號;既有“三品一標”認證的農產品,也有優質的家電產品。 

多地政府繼續與電商平臺深入合作,開展“直播帶貨”、線上展銷等一系列活動。各地許多政府一把手當起了“賣貨郎”,與主播一起,和網友熱情互動,推銷本地特色產品。 

今年前4個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7個百分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5.5個百分點。 

進入5月份,公眾日常生活逐步恢復,居民外出購物和就餐活動加快恢復。“五一”小長假,全國市場活躍、人氣回升,各地再掀擴大消費的小高潮。“五一”期間,全國餐飲、住宿行業消費復蘇指數比清明假期分別提升18.8個和15個百分點,消費規模恢復至去年同期70%左右,比清明假期提升約20個百分點。 

隨著市場活力逐步恢復,相關行業的景氣度也在持續上升。5月份,批發業、零售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3個月在榮枯線以上,餐飲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兩個月在榮枯線以上,住宿業商務活動指數自2月份以來首次上升至榮枯線以上。

進入6月份,消費市場繼續平穩運行。盡管國內部分地區疫情形勢有所變化,但對消費并未形成大的沖擊。

在“618購物節”,許多消費者早早地盯住了手機屏幕。6月18日零點剛過,消費者們紛紛下單心儀商品。 

在屏幕的另一頭,“全民打開直播間”“直播‘帶貨’成主力”。各大平臺拉來明星、搬出“網紅”,搞起了多場直播。以直播為代表的新業態,兼具交互性與娛樂性,既吸睛引流又打通線上線下,賦予了電商購物節新的發展潛能。 

此外,圍繞夜間消費、假日消費、綠色消費、品牌消費等新增長點,各地豐富多彩的消費促進活動持續升溫。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消費市場的加速恢復和持續提質擴容,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一系列擴大消費政策的實施,14億人口規模和超4億中等收入群體的市場優勢得到充分釋放,必將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考題四:投資關鍵作用如何充分體現?

今年“三駕馬車”中的投資意義重大,不同尋常。

相比消費和進出口,投資的乘數效應大,受疫情因素制約更少,效果顯現更快,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更加明顯。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必須發揮好投資的關鍵作用。 

固根基、揚優勢,需要投資: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變;我國正處于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階段,投資需求潛力巨大。

補短板、強弱項,更需要投資: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資本存量水平僅為G7國家的15%—30%;鄉村地區人均公共設施投入僅為城鎮地區的1/5左右,2018年全國各省份每千城市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最高相差2倍,每千農村人口鄉鎮衛生院床位數更是相差9倍。

疫情防控毫不放松,恢復發展蹄疾步穩。重大項目開工復工,擂響中國經濟復蘇戰鼓—— 

“抓住春節后施工的黃金季節,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積極推進在建項目。” 

“要調整優化投資結構,將中央預算內投資優先向疫情重災區應急醫療救治設施、隔離設施等傳染病防治急需的項目傾斜。” 

“加快在建和新開工項目建設進度,加強用工、用地、資金等要素保障,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債券資金和政策性金融,優化投向結構。” 

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非常時期,非常之策。打通用工、運輸、原材料供應等堵點,強化資金、土地等要素支持,加強投資項目遠程審批服務,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各部門各地區加快推動重大項目開工復工。 

長江沿江高鐵、京沈高鐵、京雄城際建設熱火朝天,交通運輸部2月初明確要求,全面推進規劃項目“應開盡開、能開快開”。 

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安徽引江濟淮、云南滇中引水等19項工程春節期間也未停工,按日調度、掛圖作戰,各地重大水利項目次第復工。 

在鐵路、在橋隧、在江河湖海,重大工程開復工建設正酣。各地各部門凝心聚力,按下有效投資“快進鍵”,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 

這是一條上揚的奮進曲線—— 

截至3月4日,各省份重點項目復工率達到79%。其中,南方地區重點項目復工率達到93%; 

截至3月20日,除湖北外,重點項目復工率達89.1%。其中,南方地區重點項目復工率98.1%,北方地區重點項目復工率60.3%; 

截至5月23日,在建重點交通項目復工率達99.7%。1月份至5月份,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223億元,同比增長0.9%,今年以來累計增速首次實現增長。 

截至6月4日,各省份重點項目復工率達99.3%,重大水利工程開工率達98%。截至6月底,重大水利工程投資完成率較去年同期提高3.4個百分點。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 

向短板投資,向民生投資—— 

“該堅持的堅持,該完善的完善,該建立的建立,該落實的落實。”面對短板,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們要正視存在的問題,加大改革力度,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 

“江堤海堤的建設,房屋抗震的建設,要為百年不遇的災害做準備。公共衛生的投入,也是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 

公共衛生應急保障加快健全。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調整優化中央預算內的投資結構,聚焦重大傳染病檢驗檢測能力和應急響應能力、傳染病患者集中救治能力、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改造升級、重大傳染病隔離場所改造、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等五大建設任務。日前已安排456.6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用于支持各地加強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 

老舊小區改造加速擴圍。今年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比去年增加一倍。 

縣城城鎮化補短板扎實推進。我國將在縣城的公共服務設施、環境衛生設施等四大領域實施17項補短板強弱項建設任務,直接受惠2.7億人。 

向未來投資,向創新投資——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時不我待!快馬加鞭。 

江蘇2020年計劃投資120億元,新建5G基站5.2萬個,實現各市縣城區、重點中心鎮5G網絡全覆蓋; 

安徽將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信息基礎設施等,重點開展2500多個億元以上項目,年度計劃投資在4500億元以上; 

上海發布《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首批重大項目總投資約2700億元; 

湖南省發布2020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計劃名單,40個“新基建”項目總投資11.8億元…… 

盤點各地的投資計劃清單,惠民生補短板、調結構增后勁的項目正加速布局。北京等多地投資完成進度達到近年平均水平,充分發揮了投資在特殊時期的逆周期調節作用。 

擴大投資,貴在有效,重在精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加力: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6000億元,比上年增加224億元;全年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6萬億元。投資支持的重點,是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重大工程“兩新一重”建設。 

在一系列穩投資政策的作用下,1月份至6月份,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3.1%,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收窄3.2個百分點,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比上月增長5.91%。高技術產業和社會領域投資回升。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5.8%和7.2%,衛生、教育投資分別增長15.2%、10.8%。

另一組值得關注的數據是,上半年,挖掘、鏟土運輸機械同比分別增長16.7%和16.4%。這表明,未來投資有望延續回升向好態勢。 

考題五:外資外貿基本盤如何穩住?

“打滿全場”,是今年上半年眾多外貿企業沒有選擇的選擇。

“國內疫情剛有緩解我們就搶著發貨。結果貨柜還在海上漂著,目的地封城了。”一位制鞋企業的負責人說。“昨天來電話是催單,今天就變成取消訂單了。”一位銷售咖啡機的經理說。 

今年3月份以來,國內疫情趨于平穩,一系列助企紓困的政策措施取得積極成效,浙江、江蘇、上海等外貿大省大市已全面復工。而就在外貿企業盤算如何把損失的時間奪回來的時候,境外疫情呼嘯而至。 

3月11日,中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數降至個位數;同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征。 

海外需求瞬間凍結,訂單大量取消;物流成本暴漲,供應鏈受阻甚至斷裂……剛抬升起來的預期跌入谷底。眾多企業再度開啟“休假模式”。在3月30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坦言,隨著國際疫情進一步擴散,外貿進出口形勢可能還會進一步惡化,需要及早做好應對準備。 

外貿外資直接間接就業超過2億人,40萬家外貿外資企業對我國稅收貢獻超過25%。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對我國穩定經濟運行和就業大局至關重要,也是世界經濟的“穩定器”和“推進器”。 

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明確提出,要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穩定國際市場份額。 

3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浙江考察調研我國對外開放的主要港口樞紐——寧波舟山港,了解港口復工復產情況,指導當下的外貿外資工作,為各地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鼓士氣、強信心。 

用宏觀政策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 紓企業經營痛點。 

“我們公司出口的碳鋼產品退稅率由9%提到13%,預計一年可以少交四五百萬元稅款。”清源科技(廈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出口光伏電站配套產品,部分生產訂單面臨供貨商延期發貨,資金和庫存周轉的壓力很大。“‘提率’政策是一項真金白銀的利好,實打實減輕了企業的資金壓力。”公司財務總監方蓉閩說。今年1月份至5月份,全國累計為企業辦理出口退免稅6324億元。 

一場場座談會、一次次調研之后,是一項項精準幫扶政策出臺:將瓷制衛生器具等1084項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3%,將植物生長調節劑等380項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9%;海關全面推進“兩步申報”、“綠色通道”、免到場查驗等,提高通關效率;金融機構增加外貿信貸投放、落實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商業保險公司開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并降低費率;免征進出口貨物港口建設費,等等,均在降低經營成本、提振企業信心。 

  • 通全球供應鏈堵點。 

5月29日晚間,一架搭載約200名企業員工和家屬的包機離開德國法蘭克福前往中國。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我國同多國建立“快捷通道”,以穩妥方式逐步、有序恢復中外人員往來,為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和通暢作出積極努力。 

在海運、航運線路大面積停滯時,中歐班列憑借運時短、成本低、運能大、零接觸的優勢,成為聯通亞歐大陸的“綠色通道”“生命通道”,連續3個月刷新單月開行紀錄。口罩、急救包、防護服、額溫槍、護目鏡……大量防疫物資為馳援全球戰疫提供了有力支撐。

海關總署、商務部先后出臺20余條具體舉措和工作要求,確保發揮中歐班列戰略通道作用;國家發改委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2億元,支持5個城市開展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

  • 解產銷對接難點。 

6月15日,第12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的“云開幕”是一個標志性事件。在各大國際大型會展因疫情取消的背景下,走過63年的廣交會整體搬上“云端”,為世界貢獻了一場“買全球賣全球”的貿易盛宴。50個網上展區中,2.5萬多家參展商、180萬件商品與數十萬采購商一鍵相連。8萬多場次直播,將黔東南的民間手工藝、寧夏的有機牧場、浙江的生產線,推送到海外消費者面前。 

此后,各地云上商洽會成為暢通銜接、拓展市場的重要貿易形式。 

用創新發展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 探索市場新藍海。 

“雖然困難重重,我們還是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好事達福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呂仲琦說。該公司以外銷家具和電壁爐為主,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同比下降三成以上。困境之中,他們加力拓展的跨境電商業務,成了品牌出海的新渠道:家用辦公桌、電視柜等“宅經濟”產品在海外市場賣到脫銷,需要加班補貨;熬過艱難的第二季度后,外銷市場開始回暖,訂單已經接到了今年10月份。 

“需求在線上,出路就在線上。”阿里巴巴國際站總經理張闊介紹,疫情發生以來,阿里巴巴國際站銷售額保持三位數的高增長,支付、發貨、結匯等服務從線下往線上匯聚。

疫情沖擊下,跨境電商憑借線上交易的優勢成了新藍海。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整體下降6.4%,而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的進出口額卻逆勢增長34.7%。海關總署近日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海關跨境電商監管平臺進出口增長26.2%,其中出口增長28.7%,進口增長24.4%。 

4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已設立59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基礎上,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送出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紅包”;7月1日起,海關總署在北京、天津等10個海關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相關企業享受到專門通關方式帶來的便利。 

  • 打造營銷新格局。

“出口轉內銷”,一個喚起中老年人記憶的詞,將消費者品質升級的需求與外貿企業“轉身”自救的努力鏈接在一起,也成為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突破口。 

一個“轉”字,知易行難。流通渠道的轉換、銷售模式的轉型、生產線的轉向、品牌觀念的轉變……對許多習慣訂單式生產的加工貿易企業來說,每道難題都像山一樣橫亙于眼前。 

關鍵時刻,政策發力。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各地各部門紛紛出臺市場、渠道、信貸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推動外向型產能轉向內需市場。 

京東旗下電商平臺京喜推出“內銷行動”專區,2個月內新入駐外貿企業超過萬家;天貓平臺開設“春雷計劃——外貿轉內銷”專場,6月1日當天,外貿轉內銷商家成交金額同比增長66%;拼多多與寧波市政府簽訂協議,在未來一年內推動超過1.5萬家企業貨品走上網購平臺。 

用不斷擴大的改革開放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面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沉渣泛起,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卻更加堅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指出,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 

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頒布,海南島將實現貨物貿易“零關稅”; 

6月24日,2020年版全國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公布,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領域實現進一步開放。 

“改革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的決心和誠意,讓市場用真金白銀投下信任票。武漢霍尼韋爾新興市場總部暨創新中心、惠州埃克森美孚項目、湛江巴斯夫項目、西安三星項目……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的項目相繼落地。今年二季度,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8.4%,較一季度的下降10.8%回升明顯,外商投資預期和信心穩定趨好。 

出口、進口雙雙實現正增長!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自4月份起我國出口已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6月份進口也轉負為正,增長6.2%。 

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形勢依然復雜嚴峻。40多萬家外資外貿企業正在經歷的,既是與新冠肺炎疫情的遭遇戰,更是考驗高質量發展成色的持久戰。他們必將在市場的洗禮中得到淬煉。 

…… 

企穩了!回暖了! 

更多的壯美圖景在數字之外:衛星遙感圖上,那漸次亮起的燈火,點燃了復蘇的希望;夏收大地上,金色麥田耀眼奪目,粒粒歸倉收獲著復蘇的希望;“買買買”的購物車,盛滿了復蘇的希望;店主重張迎客的笑臉上,寫滿了復蘇的希望。 

中央對形勢的判斷清晰擘畫出我國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藍圖: 

  •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 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 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當前的難關一定能闖過,中國的發展必將充滿希望;中國經濟這艘巨輪一定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育新機 開新局

誰也沒有料到,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給世界經濟按下了“暫停鍵”。中國以巨大的犧牲和付出,控制住了疫情,而一季度GDP史無前例地下降了6.8%。

科學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依靠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依靠改革開放40多年鍛造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強勁肌體”,依靠14億中國人的艱苦奮斗,至二季度,中國經濟經受住了疫情大考,超出預期地“由負轉正”。

回望“驚心動魄”的上半年,環顧“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穩步復蘇的中國經濟正自信地走出陰霾,并呈現出新的變化與特征—— 

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內外雙循環創造廣闊空間

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關口,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成為我們謀劃中國經濟新征程的題中要義。

把時間調回3月底,此時,復工復產正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已經重啟。然而,開始重啟并不等于完全復蘇,經濟引擎需要強大新動力。4月1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強調要“打通堵點、連接斷點”“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

作為一個動態循環系統,經濟社會不能長期低位運行,必須盡快回歸常態化的良性循環。面對全球經濟衰退陰云籠罩、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的現狀,這種緊迫性尤為突出。專家認為,所謂循環不暢,主要來自于疫情的影響,同時交織了國外疫情對全球供應鏈、貿易鏈的沖擊。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利于分散風險。內外兼修,不僅能為我國經濟行穩致遠保駕護航,還能為疫情籠罩下的世界經濟注入信心。 

“水晶晶的南潯,響亮亮的地板。”近日,浙江湖州市南潯區南潯鎮久盛地板公司的網絡直播間里,久盛地板生產系統黨支部書記徐立正在推介新品,一波波促銷福利將直播氣氛推向高潮。3場直播觀看總人次超過150萬,線上成交近2萬單。為帶動消費,南潯鎮成立了“消費專班”精準對接,推出以直播帶貨、生鮮電商、發放消費券為代表的線上消費新模式,產品銷量增長明顯。

上海迪士尼樂園宣布5月11日重新開門迎客的消息,得到了游客們以實際行動予以的回應。這是全球六大迪士尼樂園里首個宣布重啟的樂園。宣布開園后,首日門票和首個周六門票“秒光”;開售不到1小時,首周門票已售罄。 

無論是南潯鎮的線上消費還是上海迪士尼樂園的線下消費,都是構建國內循環的關鍵之舉。消費已連續6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說,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市場克服疫情沖擊,實現逐月回暖,基本生活品消費持續增長,升級類商品比較活躍,住行類商品零售得到改善。這說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與追求依然增長,體現了我國消費市場發展潛力大、韌性強。 

從當前經濟運行情況看,隨著國家各類政策舉措出臺落地,雙循環的內生動力不斷輸出,生產與消費正加速對接。發電量、貨運量、糧食生產、生豬供給、農民工就業等,被認為是衡量經濟復蘇的五大重要先行指標,新機恰恰在這5個指標中孕育。城市夜間的燈更亮了,路上的交通變得繁忙了,糧食再獲豐收,生豬生產恢復,農民工返崗順利,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 

燦若星河的燈光下,每天數十萬家商鋪恢復營業,成千上萬家制造業企業復工運行。7月1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6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1%。國家電力調度中心公布數據顯示,6月11日當天,全國日用電量創下了今年以來新高,截至目前,這條反映日用電量變化的曲線持續走高。 

從沿海到內地,鐵路列車、貨運車輛奔跑軌跡組成的運動線條,正在成倍增長。一條條流動曲線,蘊藏著人暢其行、貨暢其流的無限活力。7月11日,國家鐵路集團發布數據,上半年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16.9億噸,同比增長3.6%,其中,6月份日均貨物發送量突破1000萬噸,創今年新高。 

端牢中國飯碗,糧食供給有保障。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布消息,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達2856億斤,比2019年增加24.2億斤,產量創歷史新高。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夏播糧食已進入收尾階段。各主產區種植方式不斷向綠色高效方向調整,為糧食穩產提質奠定基礎。 

生豬供給關系物價指數和千家萬戶“菜籃子”,全國生豬存欄連續5個月環比增長。據農業農村部監測,6月末全國生豬存欄大約3.4億頭,比去年底增加近3000萬頭。在生豬養殖大縣江西省崇義縣,今年預計新增生豬年產能12.3萬頭。“我又貸款50萬元投入豬場建設。”崇義縣橫水鎮茶灘豐順養殖場負責人謝祥春說,剛出欄一批豬,收益很好,下一步還要擴大養殖規模。 

農民工就業是市場之基。一方面,返鄉留鄉農民工就業空間不斷拓展。各地加快實施鄉村產業項目,有序恢復鄉村休閑旅游業,積極拓展縣域就業崗位。據統計,全國新增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800多萬人。另一方面,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數量整體超過去年。國務院扶貧辦統計,25個省份已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2830.91萬人,是去年外出務工總數的103.73%。 

五大先行指標的變化孕育著新機遇,蘊含著新理念。從第一產業看,新機在于夯實產業基礎,優化農產品結構,提高抗風險能力;從第二產業看,新機在于著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進工業化深度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從第三產業看,新機在于推進吸納就業,轉變服務方式。總體看,雙循環以國內循環為主,將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 

在開發好國內市場的同時,還要對接暢通國際市場。疫情初期,中國疫情較重,國外疫情較輕,國際社會擔心疫情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沖擊,也會影響在華投資;疫情中后期,中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疫情不斷蔓延,國際社會又擔心中國“自保”。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堅定從容。中國一系列對外開放的新舉措堅定了全球戰“疫”的信心。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后,海南吸引著世界的目光。“我們會更加注重外資的引進,更加注重境外人才的引進,全力落實好自由貿易港的各項政策。”海南省主要負責人表示,歡迎全世界投資者和各類人才到海南投資興業,積極參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新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對外發布。在全國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已從93條減到40條的基礎上,新版全國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由40條減至33條,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由37條減至30條。在世界經濟受疫情沖擊的情況下,很多外資企業對中國抱有期待,繼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堅定了外資對中國擴大開放的信心,而中國也將通過開放激發新活力。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 

人們從越來越多的企業行動中看到了外商投資的信心。在安徽,德國大眾汽車公司新增約20億歐元投資,用于汽車電動化發展;在天津,雀巢公司的一條全球最先進的冰激凌生產線剛剛投入使用,又增資7.3億元,開始建設全新品類生產線;6月中旬,美國運通正式落地中國,成為國內首家獲得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的外卡組織。高通、強生、埃克森美孚、嘉吉等外資企業也紛紛加快在中國市場布局。 

展望下半年,出口轉內銷是否會增加國內市場的壓力?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說,我國企業出口轉內銷的積極性在提高,潛力較大。優質的出口產品轉內銷,對國內市場而言并非只是此消彼長的替代關系。和國際貿易一樣,既有貿易轉移,但更有貿易創造,其將進一步豐富國內市場供給,增加消費者選擇,帶動消費升級;同時,國際市場長期形成的通用國際規則也有助于改善國內營商環境,有助于暢通流通“大動脈”,激發市場活力和有效需求,最終推進形成國內大循環,推動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構建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個系統工程,既涉及國內也涉及國際,既包括供給側也包括需求側。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當前,在世界經濟出現大面積停擺的情況下,我國在疫情阻擊戰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后,整體經濟的自我復蘇非常好,這說明我們有能力實現以國內經濟為主的供求自我循環的基礎。未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不會變,作為全球創新中心的地位會進一步強化,在全球價值鏈的提升速度會進一步加快。 

產業鏈穩定筑牢經濟根基

疫情發生之初,正值春節假期,最短缺的就是醫療物資,其中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就是口罩。 

2月13日,一個好消息傳來了。網紅品牌五菱聯合供應商轉型生產的第一批口罩正式下線,并批量出貨,其口罩包裝盒上那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標語一時間刷爆朋友圈。通過緊急轉產,五菱獲得了醫療器械經營許可并通過了專業檢驗,成為了一家具備口罩研發生產、經營等相關資質的汽車企業。 

打贏疫情防控保衛戰,產業鏈供應鏈對防疫物資的保障起了關鍵作用。 

“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產業鏈上下游便迅速動起來——復工、擴產、轉產、跨界,互相補缺配合聯動,防疫物資產能迅速躍升。我國口罩日產量從1月底的1000萬只快速提升至5億只,同時我國還向國外緊急提供了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大量防疫物資——正是擁有如此韌性的產業鏈才能跑出這樣的中國速度。 

艱難時刻,中國產業鏈沒有“掉鏈子”,背后是中國環環相扣的生產鏈條和系統完整的工業體系作支撐。 

目前,我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是全世界惟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完整的工業產業鏈可控度高、可追溯性強。上中下游各個環節之間、不同產品之間能夠實現協調合作,極大增加了生產以及流通過程中的穩定性。 

艱難時刻,中國產業鏈沒有“掉鏈子”,背后還挺立著一個個勇于擔當的龍頭企業。 

每天早上7點,濰柴集團各個生產車間就開始了新一天的忙碌,一個個市場訂單如期交付,新的訂單又紛至沓來。從農歷大年初三復工后,濰柴的生產線就一直沒有停過,并直接帶動產業鏈上下游300多家企業復產滿產。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5月1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繼續圍繞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重大投資項目,打通堵點、連接斷點,加強要素保障,促進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協同復工達產。 

以大帶小、上下聯動,為了推動產業鏈聯動復工復產,工信部前期梳理了重點產業鏈中51家大型龍頭企業與7300余家核心配套企業,推動這些企業較早實現復工復產。“在此基礎上,工信部又梳理出41家龍頭企業與379家核心配套企業,作為直接開展日調度的重點企業,精準對接推動復工復產,取得了良好成效。”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說。 

在龍頭企業的全力帶動下,一批又一批企業“滿血復活”。武漢市首批復工的14家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1064家配套企業實現協同復工;寧夏60戶“龍頭”工業企業帶動全區“鏈式”工業復工復產;上汽紅巖帶動了重慶兩江新區內30多家供應商全面恢復活力;上汽大眾南京分公司帶動了360多家供應商協同復工。 

龍頭企業恰如產業鏈上的“定海神針”,其拉動作用不僅是推動復工復產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國重塑產業鏈優勢、加快技術創新突破、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的必然選擇。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表示,優化穩定產業鏈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抓住產業鏈重構機遇,提高創新能力,維護國際供應鏈穩定,保證我國產業鏈的安全。 

“要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國將加大力度向國際市場供應原料藥、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資等產品。”3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時,向世界發出了中國的友好聲音。 

3月28日,在中斷兩個月之后,從武漢始發的中歐班列正式按下“重啟鍵”,恢復常態化開行,向全球源源不斷地輸送緊缺物資。目前,中歐班列主要開行城市均已實現正常運營,全行業復工率接近100%。 

保障中歐班列穩定運行和國際物流暢通,是我國多措并舉穩定全球供應鏈的一個縮影。為把疫情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影響降至最低,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等多部門協同發力,密集出臺穩外貿政策,通過財稅、金融、出口信保等手段支持外貿企業保市場、保訂單,引導企業做好風險防范,全力促進外貿外資企業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秩序,保障全球產業鏈的中國環節不斷鏈。 

穩定優化中國產業鏈供應鏈對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意義非凡。過去20年,中國逐漸成為全球供應鏈的核心。“中國制造”擁有獨特優勢,超大的市場規模、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完備的基礎設施為我國發展全球產業鏈留足了底氣。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表示,中國制造業的動態比較優勢仍長期存在,全球產業鏈離不開中國的供應鏈支持。中國要以產業鏈為中心進行協同復工復產復銷,并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特別是通過進一步改革開放降低營商成本,增強對外資的吸引力。 

為疫情防控分享寶貴經驗,為全球經濟發展貢獻中國力量。面對疫情,中國經受住了考驗,積極向世界傳遞開放合作、同呼吸共命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傳遞了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形象。 

艱難時刻,中國產業鏈沒有“掉鏈子”,不僅在于體量,更在于質量。穩住了產業鏈供應鏈,就是抓住了發展的核心和關鍵。中國經濟的底氣正來自于以數字化力量為基礎的新動能不斷發展壯大。 

每天下午四五點,河北滄州肅寧縣的河韓路就會變得異常忙碌,面包車、三輪車、電動車等各式各樣的快遞車輛,經常把這條通往韓村的主干道堵得水泄不通……韓村是肅寧縣第一批“淘寶村”,今年疫情期間,韓村漁具產業依然穩定增長,銷往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個平臺,托起一條產業鏈,也讓這個中國華北的小村莊連接起世界大市場。 

用工難、資金難、原材料難、交付難、銷售難、物流難……在復工復產過程中,多數制造企業都遇到了類似的難題。這些因素就像多米諾骨牌,環環相扣,堵在任何一點都會造成產業鏈供應鏈的斷裂。 

問題很多,辦法要更多。需要我們進一步打通堵點、連接斷點,提升產業鏈質量。這其中,推動創新是最為關鍵的環節。 

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不僅是應對風險挑戰的關鍵之舉,更是著眼長遠,贏得發展主動權的重要手段。鞏固傳統產業優勢,強化優勢產業領先地位,中國正在努力實現這個目標。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對各國經濟造成較大沖擊,但我國以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基建”,將在重塑提升產業鏈中發揮重要作用,促進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值得關注的是,“新基建”重要組成部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在當前的復工復產達產中,已經顯露出服務社會、發展經濟的重要價值,未來穩定優化產業鏈供應鏈,還要努力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借“新基建”之力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這將有利于穩定企業生產,提升中國產業競爭力。 

化危為機不是一句空話,要在一條條產業鏈與供應鏈中尋找整合、重塑、延展的機會,進而實現質變提升。在帆軟數據應用研究院院長楊揚看來,未來,產業鏈供應鏈不再是上下游環節的簡單銜接,而是向著更加多元復雜的生態系統轉變。 

展望未來,只要我們保持定力、把宏觀調控各項舉措落實落細,加強要素保障,穩住產業鏈供應鏈,從中深挖潛力、釋放活力創造力,就一定能實現保增長、保民生的目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新經濟新動能逆勢成長 

“買它,買它!”在帶貨主播們亢奮而又接地氣的叫賣聲中,“618”網絡購物節釋放著人們被疫情壓抑的消費欲望。數字經濟的全面開花,挖掘出了中國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 

疫情防控期間,從新業態的涌現到新消費的擴展,從新就業的創造到數字化的發展,中國經濟出現了一系列新特點、新趨勢、新機遇。 

居家防疫期間,“萬物皆可網購”已經成為趨勢。除生鮮類產品大幅增長外,寵物生活、游戲設備和健身訓練類的商品也頗受人們追捧。手游、直播、網購等以手機為基礎的行業增長明顯,新零售行業出現新的變化。 

自企業開展遠程辦公、學校開始遠程教學以來,一款數字辦公軟件火起來了。2月3日復工以來,智能移動辦公平臺釘釘上有超過1000萬家企業組織的2億上班族在線開工,大約5000萬學生通過釘釘在線上課。 

有人在線辦公,不耽誤上班掙錢。還有人選擇了在家開店,遠程掙錢。數據顯示,2月份每天有超過3萬人到淘寶開新店,還有更多人把以前沒有經營下去的淘寶“老店”重新開了起來。數字經濟的發展讓每一個人都能線上“云復工”,全民直播也成為熱潮。 

新業態、新商機、新產業……疫情助推下的“新”經濟浪潮勢不可擋,不斷發掘新應用場景,創造全新商業圖景,彰顯中國經濟發展新氣質、新機遇。 

從各地出爐的一季度經濟成績單可窺見一斑。 

浙江一季度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7.3%和95.6%; 

山東一季度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四新”經濟投資增長6.4%,同比回升13.9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43.7%; 

安徽一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6.5%,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長33.5%,通過互聯網實現餐費收入增長36.8%; 

“新經濟新動能逆勢成長。”黃利斌表示,在疫情防控中,遠程教育、在線醫療、網絡視頻等新興需求快速擴張。一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2%,移動互聯網流量在去年同期增長129.1%的基礎上再增長39.3%。 

經過抗疫的特殊洗禮,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為代表的新經濟愈發彰顯巨大的發展潛能,正成為各地經濟穩中求進的重要支撐點和著力點。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對經濟造成沖擊,但完全可以危中尋機、化危為機。

更大力度支持新經濟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穩經濟謀發展增后勁的重頭戲。疫情發生以來,從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重磅新政接連啟幕,為新經濟發展厚植沃土。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印發《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大力發展共享經濟、數字貿易、零工經濟,支持新零售、在線消費、無接觸配送、互聯網醫療、線上教育、一站式出行、共享員工、遠程辦公、“宅經濟”等新業態。 

工信部提出要繼續加大支持和引導,不斷增強新經濟新動能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大力支持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 

商務部表示,加快培育發展新型消費,促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普及應用;加快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支持線上經濟、平臺經濟合規有序發展。 

地方也紛紛行動搶灘布局新經濟。上海市明確,集聚優勢資源,到2022年末,將上海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領先的在線新經濟發展高地。成都擬分批設立100億元新經濟產業投資基金,成立新經濟專業化銀行。南京啟動新基建、新消費、新產業、新都市等4個行動計劃,壯大新產業。 

新經濟不斷孕育新就業,成為穩就業的有生力量。“新就業形態”應運而生。

多家互聯網企業發起了與傳統企業共享員工的計劃,“共享員工”的全新用工形式迅速走紅,解決了數以萬計的用工問題。 

掃碼、揀貨、上架……這是倪歡到南京盒馬鮮生工作的第二天,經過短暫培訓,她很快熟悉了自己的倉庫管理工作。“真沒想到這么快就又能上崗,有了收入,心里特別踏實。”受疫情影響,倪歡原來工作的溫莎KTV歇業了,在盒馬“共享員工”計劃的幫助下,倪歡有了新的工作。 

從消費端的直播生態就業、“云柜姐”,到供給端的創新迭代、產業帶創業者;從供應鏈上的數字倉管理師,到螞蟻森林養護員、開創大病互助共濟新模式的相互寶調查員……新消費帶動了大量新就業,成為中國數字經濟創新探索中的又一大亮點。 

近日,人社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一批新職業,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城市管理網格員”“互聯網營銷師”“信息安全測試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在線學習服務師”“社群健康助理員”“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增材制造設備操作員”等9個新職業。這是我國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頒布以來發布的第三批新職業。 

“我國就業結構正在向服務業轉變,而服務業容納就業能力更強,廣度更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說,數字經濟不僅帶動了新業態、新經濟、新模式,創造了新崗位,而且數字技術與傳統通信、交通、物流行業的融合,也會增加就業崗位。 

變局中開啟新局。對企業而言,新業態新模式同樣打開了一片廣闊的藍海。

新業態正給各行業帶來新機遇。直播帶貨悄然走紅,盤活了萬億級農村消費市場;在線教育迎來風口,使得優質教育資源得以向更大范圍輻射;文旅活動融合發展,使企業可以通過線上拓展獲客空間……更便利的智能交互應用,更廣泛的新型消費場景,更優化的商業服務模式,讓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成為可能。 

更進一步看,新經濟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從過去的“包袱”中結出財富。 

4月23日,天津置信有限公司復工第56天。車間生產線上,機器人揮舞著靈活的機械手臂,搬運、焊接、組裝,一切都井然有序。 

“從鐵芯制作到成品組裝,變壓器制造過程中的17道工序都集中在這個車間完成,占用空間更小,產能卻提升了21%。”面對大幅提升的生產效率,天津置信相關負責人難以抑制內心的喜悅。 

為天津置信生產線賦能的“神器”,正是電工裝備工業云網。它是國網電商公司緊密結合電網企業屬性及特征,充分依托平臺、資源、渠道、科技、數據等優勢,打造的新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借助電工裝備工業云網這一超級“數據大腦”,天津置信的生產、管理更加智能、高效,整個產品鏈條正在發生質的進步。 

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改造提升,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 

研究表明,數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將增長0.5%至0.62%。我國以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基建”,正推動各類信息、流量上升到數據資產的高度,實現產業經濟從線性增長到指數增長的升級。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無論是從無到有的創新,還是從有到優的升級,把難點變成高質量發展的支點,將危機化為轉型升級的契機,新業態新模式大有可為。 

那些在疫情防控中涌現的新業態新模式,看似應急之舉,實則是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傳統制造業增長失速,高新制造業、在線服務業逆勢突圍;線下消費受阻,線上購物迅速補位,對疫情造成的經濟活動收縮形成了對沖,成為新的增長極。 

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在疫情期間快速應用的新技術,其意義不僅在于自身從無到有的創新,更在于它們對其他領域的頻頻賦能,推動更多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未來,新技術層出不窮,新業態風起云涌,新模式激蕩揚帆……這是中國經濟強勢回暖的生動寫照,“新”經濟因素快速成長,接過經濟發展“接力棒”,定將匯聚起強大動力,推動中國經濟在狂風驟雨中站穩腳跟,實現高質量發展。 

改革創新帶來“加速度”

“該堅持的堅持,該完善的完善,該建立的建立,該落實的落實。”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依靠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內生發展動力。 

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發展任務,需要我們有防范風險的先手、應對挑戰的高招。今天,我國要在不利的外部環境下構造新發展格局、培育競爭新優勢,這先手和高招唯有靠深化改革、不斷創新,這也是中國經濟乘風破浪的最強勁動力。 

近期,多個事關深化改革的中央文件密集公布,涉及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方面。在中央改革舉措基礎上,各部門各地區配套措施密集出臺,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多“暖色調”。分析起來,其主要特點是釋放億萬人民和市場主體的活力。 

  • 劍指五大要素領域。土地方面,增強土地管理靈活性,靈活產業用地方式。勞動力方面,引導合理暢通有序流動,暢通落戶渠道。資本方面,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制度,完善股市基礎制度建設。技術方面,激發技術供給活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數據方面,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全面提升數據要素價值。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認為,五大要素市場化改革,有助于推動“僵尸企業”出清、釋放錯配資源,有助于生產要素向優質高效領域流動。

  • 聚焦區域協調發展。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20周年之際,《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印發。“升級版”戰略突出了強化舉措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今后,西部地區既要立足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促進國內不同區域間的經濟內循環﹔也要發展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拓展國際產業鏈供應鏈,促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經濟循環。

  • 明確改革基本取向。近期發布的改革相關文件不僅向全世界宣示中國推進改革的堅定決心,也明確了深化改革的基本取向。比如,在堅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這一核心問題上,提出要“更加尊重市場經濟一般規律,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和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效彌補市場失靈”。 

“復工復產政策兌現總辦件量3.9萬多件,惠及企業36065家,減免各類費用3.31億元,財政獎補15.8億元。”7月7日,湖南長沙市公布優化營商環境半年成績單。當地水電氣嚴格實行“欠費不斷供”,全面保障生產要素供給;把上門招工與就業扶貧緊密結合,為各企業招聘員工1.28萬人;24小時不打烊自助政務服務大廳陸續啟用,企業辦事更便捷;出臺中部地區省會城市首部營商環境制度化文件,從法治層面為營商環境保駕護航。 

我國當前正處在全球資本避險的“窗口期”、產業鏈重塑的“關鍵期”、新業態新模式的“爆發期”,也是實現彎道超車的“機遇期”。專家認為,要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形成讓企業家心安、讓科技人員心寬、讓創業人員心動的發展環境,讓1.2億市場主體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強大動力。 

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則是第一動力。 

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將疫情防控的“中國經驗”悉數公開,助力全球抗疫行動。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強化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產品保障能力。關鍵時刻的科技力量,為全球抗疫注入信心,也為經濟復蘇注入動力。

這一輪創新驅動的最大特點,是對三大要素的全面調動。人才、政府、企業是一個國家創新的三大要素,在經濟復蘇中,各地改革創新機制,釋放創新潛能,讓科技進步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讓創新人才不斷成長,使人才成為創新的集成者;讓創新企業不斷涌現,使企業成為創新的組織者。

創新離不開一流人才。

眼下正是高校畢業季,許多地方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在當地定居。許多城市陸續發布“搶人”政策,試圖通過降低落戶門檻等方式,吸引各類人才到當地就業創業,帶動地區經濟發展。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城市間的“搶人大戰”愈演愈烈。數據顯示,全國已有超過百個城市發布了人才政策。 

“力爭年底實現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不低于95%。”日前,北京市出臺“京8條”專項政策,通過鼓勵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開發基層崗位、推動創新創業、提升就業能力等各項措施的無縫銜接,打出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組合拳”。為加強企業與畢業生的有效對接,北京還開發了“京尤碼”,解決了疫情期間企業和學生見不了面,對接難、招聘難、就業難的問題,實現了供需精準對接、人崗精準匹配。

“過去,我國經濟發展主要依靠低廉的土地、自然資源、勞動力等要素推動。現在,追求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資源的支撐。”中國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說,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我國擁有1.7億多接受過高等教育或專業技能訓練的人才資源,這是我國由傳統“人口紅利”轉向“人才紅利”的重要基礎。 

創新離不開科技企業。 

今年3月,科技部下發文件就科技創新支撐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提出了9方面18條具體措施。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說,措施有四個“瞄準”:瞄準科技型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加大支持力度;瞄準國家高新區和自主創新示范區,實施先進技術推廣應用“百城百園”行動;瞄準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瞄準科技人員與企業需求的有機融合,鼓勵引導科研人員服務產業。

“今年前5月,示范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實現兩位數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超過20%。”遼寧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幼學說,區內經濟復蘇情況較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近年來大力培育發展新產業和科技型企業,規上高新技術企業占規上企業總量近50%。其中,一些企業憑借強大的研發實力逆勢增長,也有一些企業雖然也受到階段性沖擊,但隨著物流、配套企業恢復生產,這些企業迅速展現出了強勁的動力。 

創新離不開高效政府。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2019年公布的第一批66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中,山東煙臺占2席,生物醫藥是其中之一。就在今年6月,煙臺業達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孵化中心研發大樓正式啟用。目前,已有達思科等多家企業入孵,入孵企業市值已超過3億元。煙臺市負責人介紹,業達孵化中心由政府和企業共建,類似這樣的創新平臺,在煙臺還有很多,這有助于壯大產業集群。

在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需要跨過很多坎,而從天使輪到A輪是這類企業要跨的第一個坎,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一個坎。在海爾卡奧斯,創業從天使輪到A輪的孵化成功率高達48%,是同行業的5倍。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介紹,過去3個月,卡奧斯平臺新增近3萬家企業,發展勢頭很好。“政府引導、大企業牽頭,工業互聯網發展需政府和市場雙輪驅動。”周云杰說。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種特殊方式,讓人們直觀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駕馭復雜局面、應對風險挑戰的強大能力。無論是疫情防控還是經濟復蘇,這一系列攻堅克難的成效成果和信心底氣,來自制度體系內在的優勢和效能,也來自制度體系不斷改革創新所激發的創造力。 

未來形勢嚴峻復雜,然而應對不離其宗,那就是保持戰略定力,努力化危為機。實踐證明,只要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每一個創業者都擁有夢想成真的公平機會,把億萬人民的智慧匯聚成無可比擬的發展力量,必定能夠助推中國經濟開辟新天地、躍上新臺階。 

2020年注定是一個非比尋常之年。日益復雜的國際形勢在不斷刷新我們以往的認知。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涌。我們不懼風雨,也不畏險阻。”習近平主席2020年新年賀詞言猶在耳,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努力干好自己的事!

來源:《經濟日報》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美女视频网| 99久久香蕉|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久久综合久久久| youjizzxxxx18欧美| 最新精品国产| 窝窝人体色| 99亚洲精品视频|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欧美h版成版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网站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亚洲欧美日本视频| 天天亚洲| 韩国一级理黄论片| 波多野结衣在线免费视频| 午夜在线精品不卡国产| 久久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怡红院免费的全部视频国产a|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片|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9| 一级国产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亚洲免费播放| 一级中国毛片| 美女舒服好紧太爽了视频| 国产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午夜精品理论片| 国产三级播放|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chinese性老妇中国|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夜夜欢| 国内久久| 国产三级手机在线| 韩国一级片视频| 久久看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