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風云變幻,挑戰接踵而至。
新形勢催生新判斷,新戰略塑造新格局。
8月24日,習主席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時強調:“今年以來,我多次講,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9月1日,習主席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時又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對外,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對內,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這一特殊背景和發展條件下,構建新發展格局有何深意?如何推動“雙循環”順暢運轉?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經濟學家劉元春。
形勢越困難,越要擴大開放
“5G信號已覆蓋”的提示牌,如今在貴州省許多城市的街巷隨處可見。當地計劃用3年時間,建成6萬個5G基站,實現規模商用和縣城主城區全覆蓋。對內,通過深耕“數字藍海”,貴州省走出一條后發地區大數據快速發展的新路。
6月,裝載日用品貨物的集裝箱從貴陽市出發,沿西部陸海新通道運往白俄羅斯。相比傳統物流路線,可節約一半時間。對外,貴州省已經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交通樞紐,連結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門戶。
窺一斑而知全豹。貴州省的發展之路,指向一種新的發展方向——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從“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到“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再到“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概念不斷清晰、不斷完善。
“具體說來,就是未來發展以滿足國內消費需求為立足點,以國內經濟循環基本面的健康為核心,同時立足國內、國際兩大市場,促進國內國際經濟互補。”劉元春解釋。
“國內大循環”這一概念乍聽有些陌生。事實上,在我國經濟發展各個階段,國內大循環始終存在。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史,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一個大國經濟體的發展,都是由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構建的。只是在不同發展階段,以國際循環還是國內循環為主體,要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發展環境和發展階段進行調整。”劉元春說。
從當前國內外形勢判斷,國際循環的發展動力日漸減弱,而國內大循環提質增效的客觀條件已經具備。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須將發展主體轉移到國內大循環上來。
同時,應辯證看待兩個循環之間的關系。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并不意味著“閉關鎖國”。今年以來,“一帶一路”中歐班列運送貨物同比增長41%;《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公布;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再次“瘦身”……一系列動作表明,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我國對外開放的腳步并未停歇,大門越開越大。
劉元春強調:“本質上,國內大循環也是開放的,同樣需要跨國公司、外國資本、外國人才的積極參與。形勢越困難,越要擴大開放。”
主動作為而非被動選擇
無人零售車、VR試衣鏡、智能仿真機器人……今年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依托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為與會者帶來新鮮的服務體驗,展示出未來智能生活的便利。
此次服貿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舉辦的首場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重大國際經貿活動。對于國內外企業來說,服貿會不僅是展示自身競爭力的平臺,更是尋求合作共贏的窗口。
經濟全球化浪潮不可阻擋。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格局。此次提出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與變幻莫測的國際經濟形勢密不可分。
“一個很重要的國際大背景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步入新階段。經濟增長長期停滯,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劉元春說,今年以來,疫情沖擊造成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調整。全球經濟步入動蕩變革期,導致國際循環動力明顯減弱。
與此同時,改革開放40余年的發展歷程,為我國發展模式加速轉變打下堅實基礎。
“從供給層面看,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經擁有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供應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劉元春分析,從消費層面看,我國擁有超大市場規模。“這次疫情期間,我們看到,我國在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階段勝利后,經濟復蘇勢頭總體向好。這就說明,我們具有實現以國內經濟為主的供求自我循環的基礎。”
有觀點認為,新發展格局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是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影響的被動應對。那么,新發展格局,究竟是著眼長期發展的主動作為,還是應對當前內外形勢的被動選擇?
也許我們能夠從兩組數據中找到答案:2008年至今,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7個年份超過100%。2009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42.6%。同時,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06年的66.2%下降到2019年的31.8%,外貿依存度不斷降低。
可以看出,新發展格局絕非空中樓閣,而是在過去長期實踐基礎上,在新常態、新發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調整基礎上,順理成章發展出來的。
從全球范圍看,內循環的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80%以上、外循環的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20%以內,是大國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劉元春說:“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必須要逐步從外向型的發展模式,轉變為以內為主的發展模式。”
對于此次疫情的影響,劉元春分析,疫情可以說是一種“催化劑”,帶來外部環境加速變化,助推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但是,新發展格局并不是因為疫情出現的短期、適應性改變,而是在此前長期戰略調整的基礎上的再定位、再提升、再完善。
解決發展的“卡脖子”問題
人手一張的“健康碼”、5G測溫巡邏機器人、直播平臺、居家辦公視頻會議……疫情期間,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走進中國人的日常,許多人也從中看到新技術新業態的廣闊市場。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新材料、新基建等新興產業發展迅猛。預計2020年,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增加值將達到3.1萬億元;2020年至2025年,中國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將達10.6萬億元。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主要包括兩點。一是提高內需比重,二是提高關鍵技術和重要產業鏈的可替代性和韌性。”劉元春介紹,“構建國內大循環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提升產業水平技術水平的過程中,找到發展所面臨的瓶頸問題,進行全面突破。通過夯實基礎研究,在新的科研體系、新的創新戰略下,攻克關鍵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
我們還應看到,未來具有很多不確定性,不排除國際循環發生極端情況的可能。極端情況發生后,我們必須依靠國內經濟循環保持相對的穩定。那么,穩定性的支撐是什么?
劉元春認為,需要對國內循環的短板進行深入梳理,提升國內循環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性。“使國內經濟循環建立在更安全、更富有彈性的國際供給和國際需求基礎之上,而不是簡單地把國內循環嫁接到國際循環上面。”
“除此之外,還應確保微觀有活力,宏觀有尺度。”劉元春介紹,微觀有活力,很重要的一點是,通過要素市場化改革和市場經濟體系的改革,解決一些體制性問題,使企業創新活力能夠充分發揮。宏觀有尺度,就是構建中國特色宏觀調控制度體系,形成以國家發展規劃為戰略導向,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政策協同發力的有效機制,從而有利于加強新動力的構建,防止經濟波動中出現系統性風險。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