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基建”浪潮下,應用新理念新技術發展配電系統將是數字化時代下電氣行業的重點發展方向。作為“新基建”核心支撐之一的供配電系統,也將因此變得更為繁雜,并將被部署在更多復雜場景下。而如何保障基礎設施供配電系統的安全、可靠和穩定,如何實現更精細化的系統能效優化管理,如何通過資產管理實現主動化運維,已成為眾多領域實施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目的之一。
數字化方案的意義在于改善三重問題
不論是傳統方案還是數字化方案,對于供配電系統而言,確保供電連續性仍然是重中之重。可想而知,一旦醫院、地鐵出現線路故障導致停電,有極大可能造成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問題;而數據中心、電子廠房等生產場景如果遭遇停電問題,將可能使生產效率、產能等帶來嚴重損失。
施耐德電氣認為,通過加強對數據的收集、分析和處理,讓“智”從“數”生,將成為人們獲取更加安全、可靠、高效、互聯互通且可持續電能的關鍵。而讓萬物互聯并使“數”產生價值的基礎,正是與電力緊密相連的電氣設備,因此電氣安全、運維效率、數字化水平對高可靠、高質量供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供配電系統真正具備數字化能力,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聚焦于三個問題。在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二院設備所所長阮會明看來,首先,多數企業通常很清楚數字化的價值,但綜合項目成本與需求等因素,數字化方案也許并不會成為企業首選。其次,對于數字化方案的剛需企業而言,也不希望“過重”的數字化部署。通常而言,工程部管理人員的數字化專業能力有限,過于繁瑣的數字化方案對于他們而言,可操作性并不強。第三,數字化方案也需要進行不斷更新迭代,這可能會使原本剛剛熟悉前代系統的管理人員,又不得不去花更多時間學習,甚至可能會顛覆他長期操作習慣的步驟。
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二院高級工程師周俊補充道,數字化方案同樣需要能很好地跑贏“從數據到數據價值”這最后一公里。通過數字化產品所采集到的數據,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分析和利用,數字化的價值也只能是形同虛設。對于最終用戶而言,數字化真正的價值是為項目帶來實際效果,而不僅僅是數字化方案本身的部署。通常而言,當解決方案可以無縫對接業主需求,同時又能實現高性價比,將更容易獲得業主的青睞。
從產品入手 以“輕量”方式享受數字化價值
對于那些希望以“輕量”方式享受數字化價值的企業而言,不僅需要高性價比的方案,更需要通過簡單的數字化方案邏輯來實現轉型升級,并利用產品本身的數字化能力獲得系統功能性的提升。
四川漢舟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晶認為,作為供配電系統中的重要組成,低壓配電成套設備通常是系統保證供電連續性、穩定性的關鍵一環,也是企業嘗試輕量級數字化部署的不錯選擇。數字化浪潮下,隨著低壓配電成套設備部署量的激增,僅通過人力巡檢的方式確保其無虞,在人力和時間成本上都不是最佳選擇。為更好幫助最終用戶解決運維難題,體驗數字化的諸多優勢,施耐德電氣重磅推出了一款自帶數字化DNA、實現出廠即互聯的明星產品——新一代BlokSeT/Okken/PrismaSeT預智低壓成套設備。憑借超群的“感知力”“溝通力”“思考力”“適應力”“成長力”,該系統超產品將重新定義“輕量級”數字化方案的新格局。
新一代預智低壓成套設備BlokSeT
新一代預智低壓成套設備Okken
新一代預智低壓成套設備PrismaSeT
新一代預智低壓成套設備,包括施耐德電氣3大主力柜型,BlokSeT、Okken、PrismaSeT系列,可實現標準網關、無線連接、測溫等多種功能的預制化搭載,打造出廠即自帶數字化基因的新型智能成套設備,以更低投入且“輕量化”的方式創造更好的數字化體驗。結合多款數字化軟件,可隨時監測數據中心供配電系統設備運行狀態,并能夠實現現場及云端的高效管理,從而全面優化配電資產從設計、建造到部署、營維的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提高用電可靠性,提升供配電系統的運維效率。
9月24日,施耐德電氣將攜“新生代”數字化盤柜家族,強勢登陸施耐德電氣創新峰會西安站的現場,更多干貨,更多應用,更多精彩,一起期待吧!
關于施耐德電氣
在施耐德電氣,我們相信,獲取能源并利用數字技術是人們的基本權力,我們賦能所有人對能源和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并確保每一個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盡享Life Is On。
我們提供能源與自動化數字解決方案,以實現高效和可持續。我們將世界領先的能源技術、自動化技術、軟件及服務融合于整體解決方案之中,服務于家居、樓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和工業市場。
我們致力于打造有意義、包容和賦能的企業價值觀,并承諾讓這個開放的,全球化的,創新的生態圈釋放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