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之濱,智者云集。2020年11月7日,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同濟大學、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承辦的2020中國自動化大會(CAC2020)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來自國內自動化領域的三千名科技工作者參加線下會議。這也是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舉辦的一次最大規模學術盛會。
上海市副市長陳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鄭南寧,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戴汝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優賢擔任大會榮譽主席,鄭南寧院士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校長陳杰擔任大會總主席。出席大會開幕式的還有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虞麗娟、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等。開幕式由同濟大學副校長蔣昌俊主持。
2020中國自動化大會現場
上海市副市長 陳群
陳群在致辭中指出,本次大會以“自主智能 創享未來”為主題,對于推動學科建設、交叉融合等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技術飛速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一場深刻的產業變革。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強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我國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性舉措。自動化、智能化正是這一產業變革的強勁動力。未來上海將繼續加大人工智能科技和產業領域投入,構建更加高效、協同、開放的創新生態,不斷提升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務國家和城市發展戰略。懇請各位院士專家為上海、為中國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發展提供寶貴意見和建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鄭南寧
鄭南寧在致大會歡迎辭時表示,從上世紀美國科學家創立“控制論”以來,控制及自動化學科的影響力就跨越了學科疆界,成為人類文明進步和現代化的重要條件和顯著標志。近年來,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自動化、人工智能、互聯網孕育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加速產業變革。科技的發展離不開創新,自動化科學與工程不僅是技術變革的最強助推力,也是建設科技強國的有力支撐。目前人類社會加速進入智慧時代,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深度融合,為我們帶來了萬物互聯的社會形態。本屆大會以“自主智能 創享未來”為主題,緊扣國家重大需求和時代發展脈搏,旨在為自動化與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學者、工程師、創業者、管理者提供一個充分交流、展望未來發展的高端對話平臺。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 方守恩
方守恩在致辭中表示,當前,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機、傳感網、腦科學和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等新理論的出現和新技術的發展,“自主智能 創享未來”或將成為自動化、信息與智能科技領域的重要引擎。2020年中國自動化大會是中國自動化學會、各高校及各科研院所積極貫徹和落實中央精神、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的一個實際行動。自動化學科一直是同濟大學的傳統優勢學科之一,學校目前正積極致力于通過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的賦能,對包括自動化學科在內的傳統學科進行內涵提升,鼓勵多學科交叉融合。依托同濟大學建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針對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科學需求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開展基礎理論研究和科技攻關,推動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能醫療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和變革。這次會議也為同濟大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希望通過與各位院士專家的交流,汲取創新的思想源泉,提升學校相關學科在人才培養、學科發展、科學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校長 陳杰
陳杰表示,自動化學科自創立以來,其影響力就跨越了學科疆界,作為現代科學與現代工業的結晶,成為人類文明進步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重要推動力。當前,自動化學科正在推動一場深刻的時代變革,為我國建設科技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等提供強力支撐。中國自動化大會充分彰顯了自動化技術對人類未來社會進入智慧化時代所起的根本性作用,展示了我國自動化技術已取得的輝煌成就,促進了學術交流和學科交叉融合。
同濟大學副校長 蔣昌俊
會見現場
本屆大會為期兩天,邀請到20余位院士、百余位長江杰青、近百位校長院長出席。大會開幕前,陳群會見了與會的部分院士和專家。
大會報告環節,孫優賢院士,鄭南寧院士,郭雷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長、同濟大學原校長吳啟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常務副主任、電子學會常務理事張兆田,同濟大學特聘教授、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陳虹,以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李飛飛,先后作大會報告,主題分別為“廣域協同的高端大規模可編程自動化系統”“常識推理與物體屬性識別”“博弈控制系統”“關于自動化的回顧、思考及愿景”“科學基金改革與信息領域項目資助情況”“汽車控制的理論、技術與實踐”“智能化和大數據與云原生分布式數據庫系統的融合”。
大會熱點話題精彩紛呈,“無人系統”“機器人與智能系統”“智能制造”“智能計算與機器學習”“信息物理系統”“控制理論與系統科學”“網絡與大數據”“傳感器與智能儀表”“區塊鏈”“智慧城市”等13個專題論壇引爆思想碰撞。在傳統線下大會的基礎上,大會還創新性地于線上組織了“智能導航與控制系統”“大電網調控人機混合增強智能理論研討會”“自動化優秀青年學者論壇”“安保與搜救機器人”“追夢:航天器智能自主控制”“新基建下的工業控制系統信息物理安全”“計算神經科學與智能計算應用”“全球疫情引發的自動化教育的挑戰與對策”“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新冠疫情攻關中人工智能技術”等15個衛星會議,吸引了萬余人次觀眾在線交流與討論。本屆大會共接收了1700余篇會議論文。
2020中國自動化大會主會場
2020中國自動化大會分會場
為切實保障2020中國自動化大會公共衛生安全,根據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大會組委會提前發布現場參會防疫須知,倡導與會人員簽署《健康承諾書》、注冊“隨申碼”(上海防疫健康信息碼),隨會議物料分發口罩、濕紙巾,會議提示進場需正確佩戴口罩、檢查“隨申碼”。會場安排嚴格遵循防疫要求,除主會場設950席位外,還安排了2個分會場,可容納千余人。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大背景和形勢下,舉辦這次規模最大的學術盛會更是具有了重大的意義,有利于加強自動化技術與現實背景的創新研究,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夯實基礎、做好準備。
想要了解更多大會盛況,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實時查看大會精彩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