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中央宣傳部和中國科協于近日印發《“十四五”國家科學技術普及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5%,多元化科普投入機制基本形成,科普人員數量持續增長,結構不斷優化,科普設施布局不斷優化,鼓勵和支持建設具有地域、產業、學科等特色的科普基地,創建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提高科普基礎設施覆蓋面。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我國科普事業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開放合作的協同工作體系。“十三五”期末,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已達到10.56%,科普經費投入穩定增長,2020年,全社會科普經費籌集額171.72億元,比2015年增長21.6%;科普場館數量穩步增加,全國共有科技館、科學技術類博物館1525個,比2015年增加21.2%;以多媒體手段尤其是新媒體技術為支撐的科普傳播更加廣泛。但《規劃》指出,雖取得長足發展,我國科普事業仍存在組織體系和協調機制不健全、社會力量的作用發揮不夠充分、科普投入相對較低和基礎設施較為薄弱等問題。
為推動科普工作改革創新,持續提升科普能力,《規劃》提出六大方面重點任務,具體包括:強化新時代科普工作價值引領功能、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推動科普工作全面發展、推動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抓好公民科學素質提升工作和開展科普交流與合作。在創新舉措上,《規劃》提出,將依托權威專家隊伍,探索建立科普信息科學性審查機制,整治網絡傳播中以科普名義欺騙群眾、擾亂社會、影響穩定的行為,批駁偽科學和謠言信息,凈化網絡科普生態;搭建科普創作研究平臺,健全科學家與創作人員交流機制,建設科幻電影科學顧問庫;探索建立社會熱點科普響應機制,研究社會熱點科普的主動推送解決方案,及時響應社會熱點;實施智慧助老行動,提升老年人信息獲取、識別和使用能力,有效預防和應對網絡謠言、電信詐騙;開展面向社會公眾的科技倫理宣傳,推動公眾提升科技倫理意識,理性對待科技倫理問題;在科普投入上,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通過建設科普場館、設立科普基金、開展科普活動等多種形式投入科普,形成多元化的社會投入機制。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