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理論和實踐的協同創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接續過程。
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習近平總書記統籌兩個大局,運籌帷幄,科學謀劃,明確提出了正確認識和把握五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要求:如何穩步邁向共同富裕?如何讓資本規范健康有序發展?如何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如何著力避免發生重大風險?如何穩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這既是當下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又是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前瞻性、戰略性、長期性意義的問題。
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新發展階段五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的系統精辟論述,進一步豐富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內涵,凸顯了鮮明的科學性、人民性、時代性、實踐性、開放性。有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科學指引,善于發現、理性剖析、務實解決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才能更好地認識新時代、開創新局面,推動經濟社會實現更好發展、更大進步,豐富人類的文明實踐、路徑選擇。
半年多來,經濟日報組成30多人的專題調研組,深入采訪有關部委、學者、智庫、企業,形成了五大專題的9萬多字報告,連續在一版刊發,引起廣泛關注,取得良好反響。采訪、研究、寫作的過程,也是我們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過程,從中收獲了許多深刻感悟。
新發展階段經濟工作的戰略坐標和科學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其中一條很重要的經驗,就是始終著眼客觀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切實有效地解決問題,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研究、思考、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舉措,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并且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從深圳蓮花山到安徽鳳陽小崗村,從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到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從太行深處訪貧問苦到中關村了解前沿科技,從云南洱海督促保持綠水青山到東北老工業基地考察國企改革……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聽民聲、察民情、問民意的過程,也是發現一系列重大理論實踐問題、作出一系列戰略決策部署的過程。
在問題中把準社會脈搏,在解題中認識發展規律。雙腳的一步步丈量,推動了理論和實踐的一步步創新;思考的一層層深入,形成了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的一層層推進,結晶為習近平經濟思想。在科學理論指引下,我國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國內生產總值突破百萬億元大關,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了新的臺階。
這是奮斗的10年,是非凡的10年。今天,我們在感慨中華大地上的壯麗史詩、輝煌奇跡之際,更要在歷史與現實的觀照中感受實事求是的力量、科學理論的偉力。
進入新發展階段,面對世紀疫情沖擊、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艱巨,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樣、越來越復雜。機遇與挑戰、改革與開放、效率與公平、發展與安全……各種任務、各種問題相互交織,其中的機遇更具有戰略性、可塑性,挑戰更具有復雜性、全局性。
先憂事者后樂,先傲事者后憂。站在時代的高度、全局的角度,從實際出發,科學判斷、全面認識、切實解決新階段的新問題,是應對新發展階段環境變化、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所在。
2021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總結提出了五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些問題之所以重大,是因為實現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最期盼目標;規范引導資本,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最艱深探索;初級產品保供,是夯實國民經濟家底的最堅固基礎;防范化解風險,是統籌發展與安全的最緊迫任務;穩步實現“雙碳”,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關鍵環節。五大問題,看似分立于不同領域,實則有機統一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形勢任務,統一于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目標方向。
在理論上回答好、在實踐中解決好這五大問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在經濟領域的集中體現,突出表明了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立足國情、放眼世界、引領未來的科學理論,是我們在新發展階段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習近平經濟思想科學內涵的最新拓展和豐富
五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提出,進一步拓展和豐富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科學內涵,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經濟大勢的準確判斷、對經濟工作的戰略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將這些重要認識和判斷形成政策并安排執行、逐步落地的時間窗口,迫切需要前瞻性思考,進而統籌工作部署、形成政策體系,為一以貫之、長期努力開好頭、起好步。
關于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既要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創造和積累社會財富,又要防止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目標,首先要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穩步朝著這個目標邁進,就要求我們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發揮分配的功能作用,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完善公共服務政策制度體系。
關于規范引導資本。資本作為重要生產要素,是市場配置資源的工具,是發展經濟的方式和手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必然會有各種形態的資本,要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遏制資本無序擴張,不是不要資本,而是要資本有序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為資本設立“紅綠燈”,健全資本發展的法律制度,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促進各類資本良性發展、共同發展。
關于初級產品保供。對我們這樣一個大國來說,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性問題。只有加強戰略謀劃,確保供給安全,才能牢牢掌握發展的主動權。這就要求我們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堅持節約優先,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以互利共贏的方式優化海外資源保障能力,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關于防范化解風險。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只有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才能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這就要求我們正確認識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繼續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方針,抓好風險處置工作,加強金融法治建設,壓實地方、金融監管、行業主管等各方責任,壓實企業自救主體責任,加強金融監管干部隊伍建設,研究制定化解風險的政策,完善金融風險處置機制。
關于穩步實現“雙碳”。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既要堅定不移推進,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也決不能搞急躁冒進。這就要求我們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堅持全國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動、內外暢通、防范風險的原則,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加快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確保能源供應,深入推動能源革命,加快建設能源強國。
五大戰略問題,又是五大戰略任務。一系列重要論述和工作部署,凸顯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理論勇氣、強烈責任擔當。這就要求我們在下一階段的經濟工作中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在不斷解決問題中開拓經濟發展的更廣闊空間。
把強大理論優勢轉化為經濟治理效能
習近平經濟思想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關于正確認識把握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重要論述,具有廣闊時代背景、深厚理論淵源和堅實實踐基礎,體現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認識論和方法論相統一的鮮明特點。我們要深刻領會其蘊含的深厚理論價值,并在實踐中有效轉化為經濟治理效能,使其成為指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科學應對重大風險挑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銳利思想武器。
其一,人民至上的原點。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同富裕的路子應當怎么走,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正在探索。而在整個探索過程中,都要正確把握和處理好財富的創造和分配的關系,一方面激勵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另一方面設計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確處理增長和分配的關系,把“蛋糕”切好分好。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作為黨領導經濟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注重民生福祉,保障民生供給,在共建共享、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中,穩步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
其二,實事求是的精神。
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發展環境發生著深刻復雜變化。我們面臨的不少困難和問題,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外因影響,也受國民經濟中深刻的供給側、結構性、體制性矛盾的內因影響。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貫穿于習近平經濟思想,是我們分析新形勢、認識新事物、完成新任務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原則。我們務必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觀點,堅持一切從實踐出發、一切由實踐檢驗的科學態度,清醒認識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和不變,發揮歷史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逢山開路、遇河架橋,銳意進取、大膽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在理論上作出創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在實踐上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其三,科學理論的武器。
習近平經濟思想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深刻回答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從未遇到過、西方經濟理論無法解決的許多重大和現實問題。這一在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應對新挑戰中形成的具有鮮明時代性和創造性的理論成果,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懈探索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形成的寶貴思想結晶。正確認識和把握新發展階段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我們必須把科學理論作為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提煉總結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妥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推動中國經濟在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上行穩致遠。
其四,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的工作方法。
目標是奮斗方向,問題是時代聲音。我們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在穩步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理想的道路上,必定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把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結合貫通起來,既要以目標為著眼點,在統籌謀劃、頂層設計上下功夫,以增強方向感、引領性,又要以問題為著眼點,在補短板、強弱項上持續用力,以增強精準性、實效性。及時研究重大戰略問題,提高風險預見預判能力,及早部署關系全局、事關長遠的工作,以重點突破引領改革縱深推進,才能為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其五,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勇氣智慧。
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成就和經驗,有許多內容,而其中必定有一條,就是我們黨始終保持了進行偉大斗爭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如果沒有這種狀態和姿態,非但難題不好解、大事辦不成,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更是談不上。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強調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偉大斗爭位列第一,有深意存焉。面對新發展階段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決不能丟失了那種敢于直面矛盾、攻堅克難的精神狀態,放棄了敢于盡職盡力、善作善成的實際行動。我們要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上寸步不讓,要在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中較真碰硬,啃下硬骨頭,涉過深水灘,闖過這搶關奪隘的關鍵階段。
回顧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歷程,我們的每一次戰略突破,幾乎都與破解重大問題為動力、化解重大危機為機遇密切相關。新發展階段,我們面對的國內發展問題,必須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解決;面對的外部環境壓力,則是提升自己的最佳動力。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正確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抓住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集中精力辦好我們自己的事,使命光榮,時不我待!
歷史的時針,已經指向新的刻度。發展的前方,新的輝煌和榮光,等待著不斷開辟,等待著繼續創造!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