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等八部委聯合出臺《關于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旨在以“破四唯”和“立新標”為突破口,通過改革試點,探索科技人才評價的新方法,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經驗。作為專門以科技評價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員,筆者既為之歡欣鼓舞,又深感責任重大。
我國在100多年前的五四運動中找到了“賽先生”。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已經取得巨大成就,舉世矚目。但是,隨著我國科技越來越接近“無人區”,從跟蹤模仿階段向產出重大原創性成果及突破核心關鍵技術階段轉變的需求加大,科技評價方法及其引起的價值導向不適應新發展要求的問題日益凸顯。
為此,近年來,以“三評”“破四唯”為代表的科技評價改革力度之大、出臺文件之密集史上罕見。這次密集改革成績與挑戰并存,筆者曾概括為“表層強,中層半,底層弱”。
所謂“表層強”,是指改革比較好地破除了不合理的評價頻次、量化指標要求等。“中層半”指在科技獎勵制度、人才計劃、科研經費管理方面啟動的改革還在半途。“底層弱”指尚未實現在引導科研人員追求卓越的價值導向方面的根本好轉。
“三評”之難,尤以人才評價為甚。因此,本次《方案》值得期待,21家科研院所和高校試點以及6個地方試點恰恰是前期密集出臺的政策供給和各單位實際相結合落地的一次寶貴機會。
試點工作離不開以科技評價理論與方法上不斷創新作為支撐。我國科技人才評價改革的理論體系包含三方面內容。其一是國際科技評價通行的基本理論方法,包括質量重于數量、分類評價、有效的同行評議以及技術成果由市場認可等的基本思想、理論和方法。其二是中國特色科技評價理論方法的實踐與探索,包括國際通行理論方法的本土化以及根源于我國實際的理論方法。其三是適應新科技發展趨勢以及基于新技術手段的理論方法拓展,如新范式下的科技評價理論變革、互聯網大數據下的科技評價方法等。
無論是國際科技評價經驗的“拿來主義”,還是立足本土的實踐探索,以及對未來的拓展,科技評價研究者都大有可為。就此次《方案》啟動試點工作而言,立足本土的實踐探索任務應該更重一些。事實上,近年來,我國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
一是代表作制度。代表作制度其實是國際通行方法,但很多單位并沒有實行。該方法在科技評價改革的多個政策文件中都有明確要求,其認同程度和實際執行程度均較高,稱得上是近年來科技評價改革的一個標志性成果。不過,由于作為代表作的好成果還不多,特別是“從0 到 1”的成果缺乏,采用代表作制度并不一定會有好的效果。為此,有些單位摸索了一些操作方法,如代表作的主審專家方法以及外部專家函審方法等,以保障代表作制度順利落地。
二是定量定性相結合的BRIDGE理論。該理論的核心是將采集到的數據、證據、信息等材料按一定規則轉化為可比較的數據表單,在此基礎上開展同行評議。該理論在具體操作上體現為6個步驟,即“六步法”。通過在定量分析基礎上開展同行評議,限制同行評議過于寬泛的裁量權,以規避人情關系干擾。同時,能夠發揮單一量化評價方法中合理要素的作用,物盡其用。
三是角馬理論(亦稱分層理論)。該理論認為,科研機構是分層的,不同機構在科技評價改革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處于金字塔頂端的科研單位作為科技評價改革的“領頭角馬”,有責任率先跨越科技評價的“馬拉河”。
目前,《方案》遴選的21家試點單位都可看成“領頭角馬”。期待經過兩年試點后,有若干試點單位率先實現科技評價方面“從0到1”的突破,建立起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形成安心致研、追求卓越的良好學術氛圍,起到榜樣引領作用。
此外,還有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開始實施的“負責任、講信譽、計貢獻”的同行評議再評價方法、國際科學界通行的聘請國外專家學者開展科技評價的國際評估方法等。
《方案》啟動的試點工作及由此推動的全國科技界科技人才評價改革,是科技后發國家特別是科學文化和科學精神積淀薄弱國家一次跨越發展的偉大實踐。事實上,我國大量研究者和實踐者在科技評價的理論與方法探索上形成了不少好的成果。這些成果是支撐《方案》試點工作的重要基礎,但還遠遠不夠,需要在實踐中繼續探索和創新。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