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探索性事業,還有許多未知領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大膽探索,通過改革創新來推動事業發展,決不能刻舟求劍、守株待兔。要增強戰略的前瞻性,準確把握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敏銳洞悉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機遇和挑戰,以科學的戰略預見未來、引領未來。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個戰略安排,立足長遠,系統全面,展現了鮮明的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是中國共產黨依據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現實基礎、發展特征等作出的戰略性規劃設計,為科學、動態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強大的戰略支撐,為我們深刻理解和認識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指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明確的發展方向、精準的時間坐標和清晰的行動指南。
戰略安排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連續性和傳承性。中國式現代化,不是割裂的,而是前后相繼、一脈相承的。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再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都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現代化不懈努力。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已有基礎上繼續前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書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如今,我們已經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戰略安排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信心與能力。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并非空中樓閣,而是基于中國發展巨大成就所形成的時代抉擇。我們已如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人均GDP超過1.2萬美元,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形成了超過4億人的世界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人均預期壽命等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在基礎和前沿科技領域取得一大批標志性成果,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大幅提升;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的顯著提升,為實現現代化目標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為戰略安排的設計與實施提供了強大的信心和堅實的保障。
戰略安排凸顯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耐心與定力。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現代化的歷史進程有其內在規律性,但也存在不確定性因素的干擾和影響。新時代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既面臨重大機遇,也面臨重大挑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從目標設定到實施方案,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諸多領域,均有重點、分階段、有步驟地推進,體現出了久久為功的耐心與定力,也提醒我們要正確研判、充分估計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特別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沖突等安全問題增多,更需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辯證看待短期與長期的壓力和機遇,更加主動地防范風險,更加積極地應對挑戰,穩健、持續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