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發展中搶占先機,國家高新區應當把握科技前沿,以科技自立自強和占領未來競爭制高點為目標,高起點謀劃,著力布局科技含量高、關鍵技術有望引領未來發展的產業,做未來產業發展的引路者和試驗田。
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是我國培育產業新動能、構建新經濟增長點、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措,是獲得未來全球競爭先發優勢的關鍵力量。從國家使命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仗扉_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十四五”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規劃》中,更是明確了國家高新區要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的重要任務。從現實基礎看,經過30多年的發展,國家高新區已成為我國的創新高地、產業高地、人才高地和開放高地,在未來產業培育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筆者建議,國家高新區要圍繞未來產業重點領域,以一個規劃方案、一套政策體系、一個工作專班、一張技術路線圖、一批創新人才、一批創新平臺、一批先鋒企業、一批應用場景、一只產業基金、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區的“十個一”為有效抓手,積極前瞻布局,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
一、強化未來產業頂層設計,出臺未來產業發展規劃
把握未來產業發展特征,從創新環境營造、核心技術突破、創新主體培育、產業要素支撐等方面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規劃,做好未來產業培育頂層設計。高新區管委會需充分發揮戰略引領與資源配置作用,建立未來產業發展工作專班,由管委會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高位統籌推進未來產業發展的各項工作。由于未來產業存在技術的不確定性和產業化的長期性等特征,需要制定一套更加包容、更具韌性的支持政策,建立對未來產業長期、穩定的專門資金支持。
二、立足產業創新發展,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
立足園區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形成面向未來產業發展的技術路線圖,重點突破一批共性關鍵技術,增加顛覆性技術創新,引領未來產業發展。例如,深圳高新區“十四五”規劃明確了在合成生物、區塊鏈、細胞與基因(含生物育種)、空天技術、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深地深海、可見光通信與光計算、量子信息等八大未來產業重點突破,不斷培育新產業新業態。高新區要充分發揮創新主陣地作用,鼓勵引導優勢企業聯合科研機構和高校建設未來產業領域的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臺,提升原始創新和應用能力。
三、搭建未來產業應用場景,加快前沿技術產業化進程
場景創新是以新技術的創造性應用為導向,實現新技術迭代升級和產業快速增長的重要環節。例如,合肥高新區將量子技術應用為重點,開展多項量子相關的場景創新,積極探索未來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從而促進了規模龐大的量子產業集群迅速崛起。高新區要以打造未來技術應用場景為抓手,推動新技術與生產、生活、生態、治理各領域各環節的融合應用。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心和中小試基地,孵化、加速等平臺,暢通未來技術產業化的“最初一公里”。同時,高新區應立足自身產業基礎,以重點產業承載地為依托,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加大創新資源的空間集聚,構建產業、創新、人才、服務、資金等多鏈合一的產業生態。
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形成未來產業主體集聚優勢
高新區要建立優化試錯容錯的發展環境,支持勇于向未來產業領域探索的先鋒企業(先鋒企業是指在某一行業內首家或首批設立的創業企業,即該行業首個“吃螃蟹”的企業),完善先鋒企業支持政策,在技術、場地、人才等方面支持先鋒企業的發展。不斷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筑基”工程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強基”工程,在未來產業領域培育研發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科技人才密集、能夠形成核心技術產品等特征的中小企業,為未來產業發展積蓄力量。
五、加快高端人才引育,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充分發揮高新區智力密集優勢,探索“學校+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學校+大型科研院所”“學科設置+龍頭企業”等新型人才培養方式,率先建設未來產業示范基地、未來產業技術學院,開展專業人才培養和實訓,形成產教融合、科教融合的人才培養體系。同時要不斷創新人才引進機制,拓寬人才交流引進渠道,提升人才服務水平,例如東湖高新區推出了“光谷數字人才卡”,為高層次人才免費提供“醫、財、住、行、商”等全方位服務。
六、創新資本要素供給,完善產業支持資金服務體系
未來產業的創新與成果轉化,研發投入大、周期長、難度高、風險大,更需要耐心資本的參與,圍繞企業不同的成長階段,打造從天使、創投到并購持續助力的基金生態體系。高新區要強化平臺公司市場化運作能力和產業治理能力,形成每一個未來產業重點領域具有一只產業基金的資金支持格局,建立和完善以政府引導基金為引導、社會資金為主體的創投資本籌集機制和市場化運作模式。
高新區應當把握科技前沿,以科技自立自強和占領未來競爭制高點為目標,高起點謀劃,著力布局科技含量高、關鍵技術有望引領未來發展的產業,做未來產業發展的引路者和試驗田。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