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往往伴隨著風險。在投資活動中,風險的本質就是不確定性,投資的收益主要來自對不確定性實施科學、有效的管理。社會資本并不排斥科創項目中的不確定性,但需要對這些不確定性具有清晰認識,才能按其投資邏輯遴選出適合投資的項目。而對于不確定性的客觀、充分認識,恰恰是當前第三方機構開展科技成果評價工作的薄弱環節。
雖然2016年科技部已取消由科技主管部門對科技成果進行鑒定的做法,但第三方評價機構往往還是急于對評價對象出具一個確定性的結論,如“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達到領域先進水平”等,卻忽視了科技成果及其轉化過程中的不確定性與潛在風險等。這種對于不確定性相關認識的不足,容易誤導下一步培育、轉化策略的制定,更使得社會資本面對早期科技成果時望而卻步。
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的指導意見》提出,充分發揮金融投資在科技成果評價中的作用,創新科技成果評價工具和模式,綜合運用概念驗證、技術預測、創新大賽、知識產權評估及扶優式評審等方式。
實際上,專利申請前評估(屬知識產權評估范疇)、概念驗證等科技成果評價創新模式,強調的就是通過建立某種評價機制,充分發現、認識所評價科技成果的不確定性,科學判斷其轉化潛力,進而為下一步的策略制定、資源投入提供依據,也為鏈接社會資本提供一個較為有效的機制。
基于上述目的,探索開展專利申請前評估和概念驗證已成為高校與科研院所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抓手。
國際上,知名高校技術轉移機構一般通過開展專利申請前評估,決定支持哪些創新成果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并遴選出具有較高轉化潛力的創新成果進行重點培育與服務。
今年2月,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技術轉移機構公開發布了一個評價工具,該工具強調以“快速失敗”作為成果評價思路。該機構每年會收到近500份發明披露,遠遠超出其所能支持的程度。而基于這個評價工具,他們可相對快速評價這些技術的不確定性、轉化風險與轉化潛力,從諸多發明披露中區分出“很快就會失敗”的發明和值得進一步培育支持的發明。
對于高校與科研院所早期科技成果,有時僅僅開展專利申請前評估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圍繞科技成果的某一具體應用方向或應用場景,驗證其可行性,探索如何有效降低轉化風險,并鏈接到下一階段的投資來源。要做到這些,就要結合評價工作的基礎,開展一些探索性實驗,以及搭建原型、樣機等。
2021年11月,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阿龍·切哈諾沃在采訪中提到,“大學會對專利進行審查,如果他們決定投資,會提供50萬或100萬美元的資金,并給科學家一兩年時間去論證提出的概念。我們將這種方式稱為自我投資。”這種模式就是我們經常提及的概念驗證,也可理解為對于早期技術的商業化驗證。
概念驗證模式的目標定位是“降低風險”,以一筆小的投入,圍繞評價中提出的問題進行驗證,找出其中的不確定性與風險,并探索降低不確定性與風險的可能性,進而提高轉化可行性。不同的概念驗證平臺,對于概念驗證項目單項支持額度也存在一定差異,例如英國牛津大學USCF概念驗證資金單項支持額度為2.5萬至25萬英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德什潘德中心單項支持額度分為5萬美元、25萬美元兩個階段;歐盟地平線計劃概念驗證研究資金單項支持額度為15萬歐元。
從科技成果轉化鏈條來看,完成概念驗證階段的成果,是最適合從高校與科研院所“發射”到市場的。高校與科研院所不是成果轉化實施主體,所以轉化過程一般伴隨著技術交易。而在技術交易階段開展的價值評估,同樣存在對不確定性認識不足的問題。
技術交易價值評估通常可定義為科技成果評價工作的一個細分領域。在這個細分領域,第三方評價機構及成果持有人往往容易進入“急于確定這項技術到底值多少錢”的誤區。根據技術交易D-V-D模型,技術交易可以分為機會發現、價值評估、交易撮合三個階段。機會發現,對技術交易而言主要就是交易機會的發現,隨后才是價值評估階段。
為什么要把價值評估放在機會發現的后一階段呢?因為在應用場景尚未明確、轉化實施主體尚未確定、轉化實施方案尚不清晰等情況下,一項技術的價值是隱藏在不確定性的“迷霧”之中的,此時尚無法科學確定該技術的公允交易價值。只有當應用場景明確、轉化實施主體確定、轉化實施方案清晰、市場情況明朗、商業計劃建立,甚至實施轉化的技術團隊與管理團隊組織架構基本成型時,交易價值才能得到相對公允的評估確定。即便如此,關于這個價值的確定,評估機構的結論也僅具有參考意義,最終還是要基于交易雙方的談判與博弈。
總而言之,科技成果及其轉化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是客觀存在的,就如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測不準原理)。在量子領域,人們在充分認識測不準原理的基礎上發展量子技術,使得物理量的測量達到前所未有的極限精度。在科技成果評價領域,充分認識其中的不確定性,才能使我們在不確定性中把握確定性,從而更加全面準確評價科技成果的價值。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