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網站發布關于公開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修改草案)》意見的公告。《科普法》修改草案亮點頗多,明確提出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科普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新增并單獨設立了第五章“科普人員”,提出國家設立科普獎項,鼓勵社會力量設立科普獎項,國家鼓勵建立符合科普特點的職稱評定、績效考核等評價制度。
科普人員是我國科普事業的主體力量,是實現科普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從當前科普實踐來看,科普人員主要包括科學記者、科技館等專職科普人員,以及以科學家為主的兼職人員。如果說前者決定了我國科普事業的常規狀態,那么后者決定了我國科普事業發展的深度。筆者在此主要探討科學家參與科普。
科學家參與科普并不是新話題。多年以來,圍繞科技創新資源科普化、科技計劃(項目、基金)合理設置科普工作任務和考核指標、科研設施增強科普功能等,相關機構開展了大量探索,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踏上科普之路。盡管如此,多數科學家開展科普都是興趣使然,利用閑暇時間開展活動,鮮有體制機制的支持,也缺乏系統性和長期性。而《科普法》修改草案提出國家設立科普獎項,引起各界廣泛關注,或許這是真正構建有利于科學家參與科普工作的制度環境的重要標志。
科學家參與科普不僅豐富了科普主體,而且具有鮮明的歷史背景和時代特征。構建有利于科學家參與科普工作的制度環境需要系統理解其背后的邏輯內涵。
從歷史來看,科學和技術自誕生之時起就一直在傳播,這是科學發展的本質決定的。在17世紀科學革命時期,科學家責無旁貸地扮演著科普的主體角色。例如開啟近代科學革命的波蘭科學家哥白尼在其所著的《天球運行論》中提出的“日心說”,是在科學家布魯諾和伽利略極力宣傳下才引起了廣泛關注,進而引發了近代科學革命。
科學家作為獨立個體的研究行為和傳播行為到17世紀中葉轉換為以科學家團體為主的活動方式。17世紀40年代,英國自然哲學家開始經常聚會,討論通過觀察方法和實驗方法促進認識自然界的新哲學,也就是所謂的“科學”。后來,世界上最早的學術機構——英國皇家學會逐步確立。當時,科學研究還是一種業余活動,需要得到社會的關注。在英國皇家學會的諸多活動中,歷史最為悠久、最有影響的是圣誕節科學演講會。該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形式多樣和場面壯觀的演示、講演向社會各界展示科學魅力,從而贏得更多支持。
到了啟蒙運動時期,科學家開始與哲學家共同行動,將科學精神傳遍歐洲和北美,帶動了世界范圍的思想解放。19世紀以來,科技革命使得人類社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科學進入職業化時代。19世紀末,科學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得益于科學報道與社會科學進步潮流的契合,第一批職業科學記者于20世紀30年代出現,科普也逐漸專業化,科學研究與科學普及開始分離。
科學的力量在二戰中得以充分彰顯。但是之后工業污染和一系列重大科學事件使得公眾對科學的作用和對社會的影響產生懷疑。英國是最早提出“公眾理解科學”的國家。“公眾理解科學”不同于傳統科普,更強調公眾與科學的互動性,要求公眾理解科學知識的同時,注重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的樹立。1985年,英國提出,科學家必須學會與大眾進行交流,心甘情愿地這樣做,并且把這視為己任。
當前,科學家參與科普的必要性大體可歸結為3個方面,即由于科學的專業性和復雜性,科普需要專業人員參與;由于科學發展迅猛,科普往往與科技前沿有關,只有科學家了解前沿;由于科學與社會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面對一些不確定的或存在風險的問題,需要科學家參與討論。
在現代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高度一體化的今天,公眾參與及其影響力越發凸顯,公眾的理解和支持成為當代科學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大力推進科學普及和知識傳播已經成為當代科技事業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這對今天科學家的科普職責提出了更高期望和要求。
《科普法》修改草案提出的設立國家科普獎項、職稱評定、績效考核等都是重要的制度措施,而構建有利于科學家參與科普的制度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整體考慮。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不參與科普的科學家主要抱有三種心態——不會做科普、不敢做科普、不屑做科普。因此,在構建相應政策環境方面需要根據這些心態,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妥善解決科普的分層與分級、科學與教育的融合、科學與媒體的融合、科研與科普融合等關鍵問題。構建有利于科學家參與科普工作的制度環境,需要重點解決以下三個層次的問題:
第一個層次,樹立科普的社會正當性,彰顯科學家社會責任。目前科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科學家無論參不參與科普工作都能意識到科普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為此,要搭建有效滿足社會科普需求的平臺(渠道),注重對科學家科普技能的培訓,讓愿意參加科普的科學家都有機會、有能力參與科普工作。
第二個層次,通過政策激勵或要求科學家參與。目前來看,調動科學家參與科普工作積極性方面的政策不盡如人意,還需深化、細化現有向公眾開放科研設施、科技計劃增加科普要求等政策安排。調研發現,科技工作者是分層的,在開展科普工作時,不同類型科技工作者的需求、特點及面臨的困難、障礙、側重各有不同。此外,政府層面的措施需要得到科研機構及高校的認可才會有好的效果。
第三個層次,建立科研與科普的內在聯系。幾年前,筆者曾經提出一個概念——學科科普能力,即學科建設單元開展科普活動的能力。這一概念能夠在促進科學家參與科普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因為學科建設單元在科普活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同時,科普活動能促進學科建設,科普內容以學科建設為基礎,反映科學前沿或社會熱點。這需要強化科學共同體的責任,通過學科科普能力建設,加強科學與公眾溝通和科普隊伍建設。因為,實現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