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國光谷”之稱的湖北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是個傳奇
1988年創建,憑借一束光,在新時代成長為中國最大的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研發制造基地,光谷做對了什么?
全球最大尺寸光纖預制棒、全國首臺最大功率10萬瓦的工業光纖激光器、全國首個400G相干商用硅光收發芯片……“第一”“首個”持續涌現,光谷動力何來?
從35年前不到24平方公里的武漢“鄉里”,到如今518平方公里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再到“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光谷如何落子?
從一束光到一座城,每天300多名大學畢業生投身光谷,每年千余家科技企業新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創新創業熱土,光谷有啥秘訣?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考察光谷,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我們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更大進展”。
自立自強,創新創造,宜居宜業。
科學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
開局之年訪光谷,一個個問號接連打開,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光谷畫卷,盡呈眼前。
突破卡點
光電子信息產業“獨樹一幟”,密碼在掌握關鍵核心技術
在以激光加工見長的德國,上網搜索激光切割,華工科技多個產品排在首頁。采訪華工科技,這樣的“想不到”還有很多。
光谷未來科技城,董事長馬新強神采飛揚地介紹起公司新晉“明星”——新能源汽車電池托盤激光焊接系統。“大家伙”占地100平方米,足足有兩層樓高。
搶灘電池托盤市場,“先機”來自“倒逼”:“國外競爭對手早我們一年研究,如不迎頭趕上,丟了市場不說,還可能被‘卡脖子’。”
突擊隊應運而生。僅用9個月,工藝、光學配比、設備結構難題相繼攻克。乘勢而上,超薄板材電池托盤焊接開發正緊張推進。自主技術過硬,華工科技腰板挺得直。
激光科技館,以時間為軸,光影長廊托出發展節點。
“2013年,對華工科技乃至整個行業都極為重要。”馬新強記憶猶新:這一年,華工科技通過聯合研發,做出了中國首臺萬瓦級光纖激光器,激光裝備核心部件,從此不再受制于人。
接力攻關,后發趕超。2022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光谷考察時指出:“湖北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在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獨樹一幟。”
靠啥“獨樹一幟”?關鍵核心技術。
從光纖光纜到顯示面板,從5G通信到智能裝備。在光谷,幾乎每個龍頭企業的成長,都伴隨著對“卡脖子”堵點的突圍。
一根玻璃棒,拉絲萬公里。走進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拉絲塔近5層樓高,光纖預制棒懸于頂端,直徑似碗口,經高溫“炙烤”均勻熔化,流瀉成“絲”。
光纖生產難,難在預制棒。1988年,市場換技術,原國家郵電部、武漢市政府與飛利浦成立合資公司,取名長飛。
原材料、設備、工藝不是自己的,發展處處受制于人。
“唯有自主研發。”公司副總裁鄭昕1998年進入長飛,苦盡甘來、難掩自豪,“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掌握三大主流預制棒制備技術,成功實現產業化。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可控,還反向輸出海外。”
借光、追光到發光。鄭昕坦言:最難時,也曾猶疑。咬牙挺下來,證明路是對的。
走出拉絲塔,研發車間里,工程師正在做測試、裝配。搞研發,長飛的“規矩”是:投入每年5%以上的收入,只有下限、沒有上限。鄭昕拿起一把光纖,“角逐新一代光纖技術,國際競爭激烈得很,突破少模光纖、多芯光纖的制造難題,長飛走在全球前列。”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成長壯大后的必答題。走訪中國信科集團烽火通信公司,又見鼓勵創新、敢于投入的鮮美果實。
烽火科技園,周末依舊人來人往。園區3號研發樓的實驗室,遇到正采集網絡性能參數的匡立偉。
“這是我們開發智慧光網的功臣!”陪同人員豎起大拇指。匡博士樸實精干,2004年進入烽火通信,自言沒啥愛好,就喜歡琢磨點技術。
數字時代,網絡傳輸容量大、速率高,傳統光網絡弊端日漸凸顯。怎么辦?2019年,烽火通信牽頭提出智慧光網理念,攻克一系列卡點、難點,眼下正為商業化做沖刺。
“開發新技術風險大,失敗了咋辦?”
“公司考核看研究貢獻,只要輸出成果有價值,就會得到認可。”
“這種認可重要嗎?”
“當然!過去不愿、不敢創新,如今搶著干、爭著干,遇到困難,人人琢磨解決辦法。”
認可需要支撐。烽火通信董事長曾軍毫不含糊:“每年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發,逐年遞增。”
“三超光傳輸”技術,5年6次刷新紀錄;海底光纜信號傳輸,多年痛點一朝解決……認可點燃共鳴,烽火創新紅紅火火。
“獨樹一幟”就是核心競爭力。去年11月,武漢光電子信息集群,成功入選“國家隊”。
創新策源
助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世界光谷”建設吹響沖鋒號
脈沖強磁場,光谷大科學裝置的名片。慕名前往,邂逅“國之重器”的領軍者——國家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主任李亮。
“今年6月,二期提升工程就要開工了。”一見面,李亮便分享好消息。總投資超過21億元,未來,這一全球規模最大的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將釋放強勁的創新磁力。
“位置在哪?”
“按規劃,需緊鄰一期,還在華中科技大學東校區。”
規劃的二期占地主體,落在其他學院地界。但在現實中,學校寸土寸金,已無合適空地。
決心,決定出路。學校成立工作小組,學院新址有了著落;用地需求得到滿足,開工準備如期推進。
科技創新,基礎研究是源頭,基礎設施是保障。
地有了,錢呢?“省里15億元配套資金已經到位,開工建設不會束手束腳。”李亮感受強烈,“支持大科學裝置建設,各方決心大,措施實打實。”
國家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的鄰居,是湖北光谷實驗室。
2021年以來,為提升原始創新策源能力,9個湖北實驗室先后掛牌。光谷實驗室、珞珈實驗室、江城實驗室、東湖實驗室、九峰山實驗室,九劍出鞘,五落光谷。
“光谷光電子信息產業進一步做強做大,必須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對湖北光谷實驗室的定位,實驗室副主任、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院長唐江認識清晰:解決“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開展從“0到1”的創新。
科學布局添動力。光電融合芯片、面向6G的光通信模塊、鈣鈦礦單色顯示面板……短短兩年,來自光谷實驗室的前沿成果,噴涌而出。
2022年4月,武漢獲批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成為國家批準建設的第五個科技創新中心。支撐中部崛起,武漢被寄予厚望,光谷需擔起責任。
一路追光再出發,光谷描繪新藍圖:2035年,進入全球高科技園區前列,初步建成“世界光谷”;本世紀中葉,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全面建成“世界光谷”。
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又為高水平自立自強開拓空間機遇。
豹澥湖碧波涌動,武漢新城中心片區建設正酣。
去年6月,湖北啟動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武漢新城是武漢都市圈的核心承載區,光谷74%的區域被納入其中。
武漢新城中心片區又是重中之重。走進武漢新城科創中心項目工地,塔吊林立、機聲隆隆,建設者“一天當兩天用”,預計6月底,科創中心一期完成主體結構封頂。
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武漢超算中心建成運行,大科學裝置緊鑼密鼓推進……以湖北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國家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為基石,光谷戰略科技力量矩陣初具規模。
瞄準“世界光谷”愿景,打造原始創新策源新高地,加快建成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沖鋒號已經吹響。
匯聚合力
打通鏈條,融匯資源,創新不再單打獨斗
“這個‘新星’必須看看!”
“新星”人稱“國創科”,全名武漢國創科光電裝備有限公司。“必須看看”,源于一項黑科技:發光材料“印”上顯示面板,蒸鍍工藝有局限,核心裝備“卡脖子”。國創科另辟蹊徑,噴印替代蒸鍍,引領顯示面板制造新時代。
從原理樣機到量產裝備開發,只用了兩年多。全球競逐,國創科跑在前頭。
“為啥能這么快?”
“一靠科研人員拼搏,二靠創新生態支撐。”
公司副總經理鮑剛娓娓道來:國創科的技術,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科研團隊十余年積累。出了學校實驗室,到國家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中心技術升級,在這里,科學家、產業專家、創業團隊通力協作,產學研轉化按下快進鍵。
一墻之隔,便是武漢光電工業技術研究院光電創新園(以下簡稱“光電工研院”)。來到5樓無塵車間,工程師正操作固晶機,為芯片做“焊接”。運行兩年多,這條光電子半導體封裝線,需求排到了明年。
“做成果轉化,為啥建產線?”
“光電子芯片研發階段,封裝批量小、個性化強,工廠不愿接單。”光電工研院總經理韓道袒露初衷:以優質的公共服務,為初創企業打造“定制車間”。
“紅娘”牽線搭橋,極目智能、宇微光學、尚賽光電,這些光谷的未來之星,從光電工研院跨出了第一步。
創新不是單打獨斗,而是要打通鏈條,融匯資源,聚合發力。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各類科創平臺遍地開花:今年3月發布的《2022年度光谷創新創業發展報告》顯示,光谷創業載體近200家,其中國家級74家,位居全國高新區前列。
2021年8月成立的湖北創新轉化醫學研究院,人稱“轉化院”,就是其中的新成員。
轉化院到底做什么?
總經理朱湘濤講了個故事:做肥厚型心肌病手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魏翔教授摸索出微創的方法,但實現它,需要新的醫療工具。一番苦尋,找到轉化院,方案前后設計9版,工藝難點一一解決,研制出微創心肌旋切系統。
“從臨床挖掘治療技術的創新需求,以‘一站式’服務推進醫療器械產業化,這個做法全國首創。”朱湘濤說,轉化院有200多款產品在研,其中,已有3款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評通道。
用心用力做平臺,統籌好各類資源,捧出的是創新好生態,加持的是科技競爭力。
手握研發化學誘導體系藥物核心技術,2017年,睿健醫藥首席執行官魏君回國創業,一眼相中光谷。
“做創新藥,前期沒有營收,光谷高質量的普惠公共創新平臺,對我們幫助很大。”魏君說。
從光谷生物城孵化區搬到加速區,睿健醫藥邁入發展新階段。魏君帶來好消息:前不久,公司首個有關帕金森治療的新藥取得新進展,正申請臨床試驗。
厚植沃土
光谷在“光”更在“谷”,宜居宜業為創新創業添磁力
科技創新,人才是第一資源。武漢科教資源豐富,區位不如沿海地區,如何留住人才?
“做人才的合伙人。”
光谷人有新探索。“我們與人才,不只是服務關系,而是要一起進步、一起成長。”招才局有關負責人如是理解。
“沒有評審,不用答辯,網上填報個人信息,一個月后就評上了‘優秀青年人才’。”在光谷未來科技城,武漢聚芯微電子首席芯片架構師劉覽琦,向記者講述他申報“3551光谷人才計劃”的經歷。
細問原委,得益于光谷在全國率先實施的人才注冊積分制。
“注冊積分制”改變了啥?
引才不設門檻條件,沒有地域、時間限制;評價不唯學歷,一套量化測評模型,包含知識、經驗、能力、貢獻、誠信等多個維度,動態給人才打分。
人才不是一評了之,創新創業輔導對接跟上。今年3月,首屆全球光電子信息卓越工程師大賽總決賽在光谷開賽,劉覽琦拿到三等獎后,升級版的導師“一對一”輔導,比名次更讓人歡喜。
留住人才就是鎖定未來。
光谷在“光”更在“谷”,“光”是產業形態,“谷”是發展環境。創新創業區,也是先行先試區。破除體制機制的藩籬,“谷地效應”更加顯著。
敢闖敢試是光谷的傳統。東湖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張勇強介紹,30年前,第一家科技企業孵化器誕生于此,拉開我國創業孵化的大幕;11年前,“黃金十條”由此萌發,科技成果轉化收益七成歸研發團隊,直接推動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下放。
“創業十條”“互聯網+十條”“科創金融新十條”……守正創新,光谷創新舉措不斷。3月20日,光谷激光產業“黃金十條”新鮮出爐,產業發展基金100億元,進軍新興應用領域最高獎勵1億元,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體系,令人期待。
厚植沃土,創新創業,也要宜居宜業。
在光谷寫字樓、廠房間穿行,一座別致的雙層建筑映入眼簾。停車詢問,是個書店。因在花山,得名“光谷書房花山分館”。
武漢市民鐘女士是常客。小時候住武昌,那時武漢人眼中的光谷,不過“鄉里荒郊”。近年因工作搬過來,有花有山還有書,“沒想到,光谷這么好!”
在東湖高新區管委會,見到一組數據:
今天的光谷區域,集聚42所高等院校、56個科研院所、30多萬名專業技術人才、80多萬名在校大學生;
70多名院士、3000多名高層次人才、1萬名博士在此工作;
2021年,光谷常住人口達118萬,比2020年增加16.77萬,是2010年的3倍……
“一束光”到“一座城”,數字背后,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中小學加速“上新”,15分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圈高質高效,商場、劇院、音樂廳,假日、周末,光谷熱氣騰騰。
借武漢新城建設東風,北起九峰山,南至龍泉山,10公里長的生態大走廊,為光谷搭起超級“綠絲帶”。觀光空軌進入通車倒計時,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工作人員熱情邀請:“下次來,一定要乘車看看光谷美景。”
采訪晚歸,街燈璀璨,夜色中的高新大道如夢如幻。
一頭東湖,一頭短咀里湖。高新大道像根扁擔,挑起兩泓碧波。
當年,東湖南望山下,武漢郵科院的簡易實驗室里,誕生了我國第一根實用化光纖。今天,短咀里湖畔,新興產業園拔節生長,創新畫卷有新篇。
連日探訪,打動我們的還是人。夜以繼日的IT工程師,連續奮戰的建設者,默默奉獻的管理團隊……未及著墨的追光人,還有很多。
人是創新創造的主體,也是創新創造的目的。
光谷之光,由此閃亮。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