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圍繞穩定大宗消費、擴大服務消費、促進農村消費、拓展新型消費、完善消費設施、優化消費環境等6方面,提出20條具體政策舉措。
措施提出,拓展新型消費。豐富應用場景,加快傳統消費數字化轉型,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更多消費領域融合應用,積極發展綠色低碳消費市場,通過提升供給質量創造新的消費需求。
相比于傳統消費,新型消費新在哪里?目前國內新型消費市場有多大?
新型消費引關注
措施提出,推進數字消費基礎設施建設,豐富第五代移動通信(5G)網絡和千兆光網應用場景。加快傳統消費數字化轉型,促進電子商務、直播經濟、在線文娛等數字消費規范發展。支持線上線下商品消費融合發展,提升網上購物節質量水平。發展即時零售、智慧商店等新零售業態。鼓勵數字技術企業搭建面向生活服務的數字化平臺,推進數字生活智能化,打造數字消費業態、智能化沉浸式服務體驗。加強移動支付等安全監管。升級信息消費,促進信息消費體驗中心建設改造,提升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建設水平,高質量舉辦信息消費系列特色活動,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更多消費領域融合應用。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持續推動創新突破,開辟更多新領域新賽道,進一步完善相關領域服務標準。
措施同時提出,健全綠色低碳產品生產和推廣機制,促進居民耐用消費品綠色更新和品質升級。健全節能低碳和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完善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鼓勵先行制定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廣泛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等創建行動,反對奢侈浪費和過度消費,倡導理性消費,加快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在近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工信部在推動智能家電產品升級和附加值提升方面,重點開展提升產業鏈整體效率,促進融通發展;強化數字賦能轉型;加強數據挖掘,促進產業開放發展、良性互動。“我們正在組織跨領域融合標準研制,推動產品數據跨品牌、跨企業、跨終端的互聯互通,打通不同品牌、系統、平臺之間的界限,實現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交換,讓消費者獲得更加便捷的智能家電使用體驗。”
對于新能源汽車領域,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介紹說,無論是產銷量還是市場占有率或是保有量,今年上半年均創歷史新高。“針對汽車消費細分市場,我們將研究優化更多大眾化、普惠性的支持政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推動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他指出,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到2025年底,免征車輛購置稅;2026、2027年,減半征收。且還有最近出臺的政策,都是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
產業界熱議20條
措施也引發了產業界的討論。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認為,恢復和擴大消費20條措施的出臺具有重要意義。一是促進經濟增長。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恢復和擴大消費可以刺激需求,提振市場信心,推動經濟回暖。二是改善就業形勢。消費的增加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為就業提供更多機會。三是優化供給結構。通過拓展新型消費,加快傳統消費數字化轉型,推動綠色低碳消費市場的發展,可以改善供給結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四是提升消費者生活品質。新型消費注重個性化、智能化和便捷化,提供更多選擇和便利,可以滿足人們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提升消費者的生活品質。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認為,恢復和擴大消費20條措施的出臺,是對“民營經濟31條”的進一步深化,有利于構建新型的全時空的消費網絡,是擴內需促消費又一指導性文件,不僅有利于企業通過轉型升級增強促消費擴內需的內在動能,也有利于強化消費者的消費信心,提振消費預期,促進消費積極穩定增長。
洪勇表示,新型消費相比傳統消費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數字化與智能化。新型消費緊密結合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互聯網購物、移動支付、智能家居等實現消費的數字化和智能化。二是個性化和定制化。新型消費注重個體消費者的個性需求,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并推動定制化消費的發展。三是綠色低碳。新型消費倡導環保意識,強調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推動綠色產品和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四是跨界融合。新型消費通過技術與各行業的融合,創造全新的消費領域,如共享經濟、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
“新型消費是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對消費市場促進的擴容增能提效等作用。”宋向清表示,通過新技術新模式的引入,新型消費使消費水平能夠不斷提檔升級,使之能夠和市場相匹配,和生產水平相匹配,和百姓收入增長水平相匹配。新型消費由于自身具有的模式新、形式新、內容新、渠道新、平臺新等特點,有助于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欲望,激發市場的消費活力,使消費的規模檔次能夠進一步提升,此外,也會對經濟、社會、產業、金融、投資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新經濟提供新動能、新活力。
“新型消費的市場規模、空間發展潛力都巨大,未來,消費可能是投資、出口和消費‘三駕馬車’當中最可信賴的,最具支撐力的,最能夠使經濟活力持續迸發的強大支撐力。”宋向清說。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