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提出,建立綠色制造體系和服務體系。綠色制造不僅是實現美麗中國的重要支撐,也是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國制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4年居全球首位,產業組織能力和供應鏈韌性強,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和供應鏈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不過,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仍處于中低端位置,產品能耗物耗高,增加值率低,節能降碳壓力不小。特別是,我國還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期,產業結構偏重、能源消費偏煤、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的特征仍然存在。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建立綠色制造體系和服務體系勢在必行。
綠色制造體系的構建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發力,形成發展的合力。要以技術創新為引領,以數實融合為重要抓手,構建綠色服務體系,建設綠色供應鏈集群,守牢美麗中國建設安全底線。
以技術創新引領綠色制造。綠色制造依賴技術創新,用低碳或零碳技術替代原有的高碳技術,走創新驅動之路,是發展綠色制造的治本之策。應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加大研發投入,加強基礎研究和共性技術研究,抓緊低碳前沿技術研究,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重點布局減碳、去碳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低碳顛覆性技術研究,突破推廣一批高效儲能、碳捕集利用封存、溫和條件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等核心技術,保證綠色產業鏈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加大技術推廣,以低碳技術改造提升傳統高耗能行業,培育孵化新興產業,加快推進工業領域低碳工藝革新。
以數實融合為重要抓手。數字經濟引發了從生產要素到生產力再到生產關系的全面變革,提供了更高效的運行態式、更強勁的發展范式、更綠色的生產方式。應引導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構建多層次數字產業鏈,推動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把數字經濟延伸到國內外上下游產業整合上來,促進數字貿易與產業發展相融合,實現全產業鏈智能化升級。鼓勵行業龍頭企業立足自身優勢,開發數字化資源和能力,帶動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融入數字化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實現精準分工、協作和生產,促進生產方式數字化轉型。
構建綠色服務體系。制造業綠色升級不僅關乎工廠、企業自身,更要有與之匹配的供應鏈體系、服務體系。要加大綠色制造整體解決方案供給和推廣,培育一批優質、高效、專業的綠色制造服務企業,提供產品綠色設計與制造一體化、工廠數字化綠色提升、服務其他產業綠色化等系統解決方案。推動綠色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引導企業構建數據支撐、網絡共享、智能協作的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發展能源計量、監測、診斷、評估、技術改造等專業化節能環保服務,為綠色制造保駕護航。
建設綠色產業鏈集群。產業鏈的穩定性和高質量發展對于提升我國綠色制造的國際競爭力至關重要。要對標國際先進能效和排放水平,形成綠色設計、生產、經營、回收、處置和采購的全產業鏈綠色化。在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等領域培育一批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打造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綠色增長新引擎。根據不同產業鏈長短優化布局,產業鏈長的多布局網絡化集群,產業鏈短的集中建設集群基地,充分發揮規模經濟效應和范圍經濟效應優勢,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區域性完整綠色產業鏈中心,提高中國綠色產業鏈的韌性和穩定性。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