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3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萬家。“目前來看,梯度培育政策進展有序,基本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并且每三年復核一次的機制讓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持續保持創新動力。”中國人民大學國家中小企業研究院副院長孫文凱表示,梯度培育政策還將發揮示范效應和溢出效應,讓更多中小企業加入專精特新隊伍。
企業是推動創新創造的主力軍。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表明,截至2023年底,國內有效發明專利中,企業所占比重超七成。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13.4萬件,同比增長24.2%,占國內企業總量的73.4%。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秘書長謝極告訴記者:“在調研過程中,我們最大的感受是,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明顯增強,不少企業因此實現了轉型升級和業績改善。”
作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天津泰正機械有限公司長期從事沖壓鈑金、焊接及涂裝件等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我們依托天津市企業技術中心的技術能力,創新汽車支撐件沖裁沖壓生產線,優化工藝流程,將五道工序精簡為四道工序,生產效率提升5%,成本降低10%至15%。”該公司總經理李政告訴記者,2023年企業研發投入占比達4.6%,上漲17.4%,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新增訂單的前期研發、現有沖壓與焊接工藝改進及引進有限元分析、自動化生產模擬兩款軟件。
有限元分析軟件能夠輔助技術人員分析零部件沖壓成型工序中可能遇到的開裂、變形等生產隱患,從而改進工藝,提升產品良率。自動化生產模擬軟件則能夠準確模擬自動化生產過程,運用3D技術還原真實量產場景,并將軟件模擬出的參數導入自動化設備中。“用這套軟件之前,工作人員得去現場一遍遍測試優化,要花費1個月左右的時間,如今僅需10天就可以完成量產前調試工作,生產效率大大提高。”李政說。
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離不開優質高效服務。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介紹,2023年,工信部堅持管理與服務并重、幫扶與發展并舉,著力完善服務體系,出臺《關于健全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推動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增量擴面、提質增效;組織開展了“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中小企業服務月”等主題活動,全年服務機構累計服務中小企業1247萬家。
與此同時,工信部舉辦“數字化賦能、科技成果賦智、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全國行”活動3000多場,服務企業140多萬家,推動技術成果轉化290.6億元;組織“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活動700多場,達成合作意向1.2萬項;開展大企業“發榜”中小企業揭榜工作,已經發布了409項技術創新需求,1200多家中小企業協同揭榜攻關,推動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入央企產業鏈供應鏈。
陶青表示,2023年中小企業經濟運行回升向好,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小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7%,小微企業用電量同比增長4.5%。但受復雜嚴峻外部環境影響,部分企業確實面臨不少困難。例如,訂單不足、成本較高等問題。下一步,工信部將建立建強中小企業公共服務機構,提升省級以上公共服務機構服務質效,擴大市縣級公共服務體系覆蓋面,延伸服務半徑,提升服務便利性。加快建設全國中小企業服務“一張網”,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