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參加高考的學子們,又有新選擇了。3月19日,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并發布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其中,增設本科新專業24種,今年起,就可以進行高考招生。
今年都新增了哪些本科專業?為什么是它們?近年來,高校學科專業持續調整優化,反映出怎樣的發展趨勢?今年新質生產力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迫切需要大批的拔尖創新人才。未來,我國高等教育如何繼續培育能夠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創新人才?
新專業服務國家戰略,適應新質生產力需求
此次新增的24種本科專業,將在54所高校進行布點,其中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新增了大功率半導體科學與工程、智能海洋裝備、電子信息材料、生物育種技術、生態修復學等專業。
南京林業大學林草學院院長姜姜:生態修復學這個專業的設立,其實也是圍繞生態保護修復這方面的需求。因為長江大保護,以及礦區的生態修復,包括濕地、水污染修復、土地污染修復,其實這方面的研究一直都在開展,但是沒有專門針對這么一個方向來設置本科專業。
隨著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的新要求,在人才培養上,多學科交叉匯聚與多技術跨界融合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此次普通高校本科專業調整,進一步強化了交叉融合,新增了交叉工程、健康科學與技術、軟物質科學與工程等新專業。
華南理工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 趙紅茹:我們新增的軟物質科學與工程,是基于前沿學科的發展,近年發展起來的,跨越物理、化學、材料、生物和工程的一門前沿交叉學科。專業課程由中外教師組成的團隊授課,均由全英文教學,同時采取全員學業導師制、本碩本博銜接培養來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此外,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此次還新設置中國古典學等專業;聚焦服務健康中國戰略需求,落實體育強國建設部署,設置了體育康養、足球運動等專業。
首次新增的24種本科新專業,已經過充分論證,通過審批設置新專業的高校已達到相關要求。
今年調整專業布點,數量為歷年之最
為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適配度,其實教育部每年都會開展專業的增設、調整和撤銷工作。今年也不例外,而且是涉及數量最多的一次,增設、撤銷、調整共涉及3389個專業布點。其中,新增布點1673個、撤銷布點1670個,數量基本持平。
從學科門類看,工學所涉專業數量最多,有1322個,占比39%,這也與工學作為第一大學科門類的基本情況相符。從區域布局看,涉及中西部高校的專業有1802個,占比一半以上。
高校增撤專業均不影響畢業證學位證
學科專業設置優化調整,主要目的就是引導高校結合實際,增設急需專業,同時,及時調減就業率過低、不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高校撤銷某個專業,都會遵循嚴格的程序,謹慎進行。那么,這會不會對在校生有影響呢?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 周天華:高校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有準備撤銷的,一般先把這個專業停招幾年,等這個專業的在校生全部畢業,再進行撤銷備案,確保平穩有序。總體來說也是高校自主權的本身。這里要特別說明,高校盡管撤銷了某個專業,但是并不意味著專業目錄中要刪除這種專業,尤其是已畢業的學生的畢業證、學位證都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高校撤銷某個專業時,只是這一高校根據自身情況和區域需求,認為該專業不適宜本校發展實際,需要進行撤銷調整,并不意味著其他高校也不再開設此專業。
學科專業調整,關系國家社會發展生活需要
學科專業的設置、調整和優化是高校的基礎性工作,每年都在進行調整。比如去年就新增了21種普通高校本科專業。有的與前沿技術發展緊密相關,比如清華大學新增的地球系統科學,華南理工大學新增的生物材料,東南大學新增的未來機器人、電動載運工程。有的與社會生活需要緊密相關,比如孤獨癥兒童教育、無障礙管理;有的與城鄉建設緊密相關,比如鄉村治理、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等。
去年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的《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要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
新專業瞄準新技術,與國家重大項目相結合
近年高校學科專業持續調整優化,反映出怎樣的發展趨勢?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新調整的專業主要瞄準新技術的發展,另外,與國家重大項目相結合。此外,一些高校在探索過程中發現一些新的方向,同時自身也有相應的師資和教學條件。近年來,各高校專業調整力度加大,與經濟社會發展直接相關,滿足國內需求的一些專業得到重視。同時,高校專業調整也需要跟上企業創新的步伐。
近年我國高等教育服務國家能力不斷提升
可以看出,服務國家戰略需要、聚焦科學前沿和關鍵技術領域,是專業調整的重要方向。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服務國家的能力在不斷提升。
教育部數據顯示,高校獲得了60%以上的國家科技三大獎勵,全國60%以上的基礎研究、80%以上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由高校承擔,高校為高鐵、核電、生物育種、疫苗研發、國防軍工等重點領域提供了關鍵技術,參與研制超級計算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神舟系列等國家利器。
培養創新人才,高校要和企業聯系更緊密
今年,新質生產力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迫切需要大批的拔尖創新人才。未來,我國高等教育如何繼續培育能夠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創新人才?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從長遠看,培養創新人才,高校要和企業更緊密地結合起來,更深度地進入市場。市場的前沿是創新的方向,從這個角度看,高校一定要瞄準市場的新變化,專業設置需要分層滿足社會需求。高校還應進行內部體制變革,通過規范的學分制來瞄準前沿。通過高等教育讓創新人才的天性充分發揮,讓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