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9-20日,第二屆中國數字交通創新發展大會盛大召開,眾多行業精英、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數字交通領域的前沿技術與未來發展趨勢。20日上午,在“重載鐵路數智新技術應用研討會”上,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產品研究開發部經理楊連報發表了《軌道交通大模型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主題演講,攜和利時“和行”軌道交通大模型亮相,成為大會的一大亮點。
楊連報表示,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的日趨成熟,以及數字中國、數字鐵路等政策有力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質生產力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應用愈發廣泛。傳統軌道交通在設備檢測監測、故障診斷預警和養護維修等方面存在檢測監測數據分析不徹底、故障定位不準確、過維護和欠維護等問題。憑借在軌道交通領域多年的深耕經驗和海量行業數據的積累,和利時精心打造了適用于軌道交通行業的“和行”軌道交通大模型,這是和利時在數字技術應用方面的又一創新成果,為軌道交通提供更智能、更高效、更精準的運輸輔助決策、運維故障診斷和主動安全防護的解決方案,實現全新的交互體驗和服務支持。
“和行”軌道交通大模型通過多場景應用為行業賦能,提供定制化服務:
“和言”,即自然語言處理大模型,通過分析技術規章、作業指導書和維修記錄等,實現故障的智能診斷、預測預警和運維輔助決策建議;
“和視”,負責視頻和圖像處理,通過分析巡檢、外觀檢測、障礙物監測的視頻圖像,實現無人化巡檢、智能外觀檢測和主動障礙物防護;
“和音”,為鐵路行業的語音交互助手,通過分析人員交互音頻和行業相關知識,實現文字與音頻的智能轉換、語音交互和智能問答。
在實際應用中,“和言”軌道交通大模型在軌道電路、道岔等典型信號設備故障診斷、故障預警、設備健康狀態評估與維修決策支持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以道岔大模型為例,在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與專家經驗知識的基礎上,綜合缺口、行程、工況、室內電路、室外電路等受力和電壓電流數據,運用智能診斷算法對道岔進行全過程數字化監控和智能診斷,并與故障知識庫中已知故障種類進行分類推理,實現道岔故障的精準診斷預測與健康管理,優化修程修制,確保運營安全,提升運營效率。
“和視”軌道交通大模型在信號/變電所機房巡檢、基于雷視融合的車路協同智能感知、動車組外觀設備智能檢測、接觸網4C圖像智能分析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例如基于雷視融合的車路協同智能感知,通過在車頭配置長短焦攝像頭、激光雷達等,能夠精準識別軌行區,實時監測異物侵入限界,并及時提醒司機采取措施。同時,“和視”軌道交通大模型具備與地面感知、衛星定位等外部系統的接口配置,可實現遠距離障礙物探測和防護功能。
“和音”軌道大模型可實現故障定位、運維處理意見提供、企業知識庫的智能檢索及優化、故障數據歸檔等功能,使故障判斷更精準、故障處理效率更快速、操作和培訓更便捷。例如當電務工作人員碰到軌道電路故障時,可以直接用自然語言描述故障,軌道電路智能運維助手可基于大模型構建知識庫(操作手冊規范、故障數據等)和知識圖譜,迅速提供故障處理解決方案或指南。
和利時分享的“和行”軌道交通大模型,得到了與會專家和代表的高度認可。該技術的應用將推動軌道交通行業邁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發展新階段,為我國數字交通的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未來,和利時將繼續以技術研發為基礎,以產品服務為支撐,強化科技創新,推動交通運輸創新融合,積極踐行“交通強國”戰略,為交通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