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文曉
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執行總裁 劉桐杰
和利時公司主要從事智能制造控制系統、工業軟件、自動化儀表及工業信息安全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工程實施、系統服務及面向流程工業企業提供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其產品品牌HOLLiAS?工業控制平臺下擁有一系列可靠、先進、易用的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設備產品,可以提供各行業一體化解決方案所需的完整產品線,主要包括分布式控制系統(DCS、OCS)、安全儀表系統(SIS)、汽輪機數字電液控制系統(DEH)、透平壓縮機綜合控制系統(ITCC)、自動化儀表、工廠監控系統(SCADA)、批量控制系統(Batch)、先進過程控制系統(APC)、制造執行系統(MES)、設備管理系統(AMS、IDM)、實時信息系統(RMIS)和仿真培訓系統(OTS)等。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劉桐杰表示,和利時產品已廣泛應用在國家重大工程及關鍵裝備上,包括在1000MW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大型石化聯合裝置、大型煤化工聯合裝置等,取得了多個“國內首臺套”應用,在業界樹立了良好的聲譽和口碑,為提高我國制造業智能制造自主安全可控的能力和水平,促進兩化深度融合發揮了積極作用。
致力創新,推動行業智能化落地
依托強有力的產品技術能力,和利時始終引領著國內工業自動化行業技術發展方向,經過三十余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主力供應商。在國際強手如林的工業自動化市場,和利時主營產品占國內市場份額近20%,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其業務涵蓋了核電、火電、熱電、新能源、煉化、化工、油氣管道、冶金、建材、制藥、食品、造紙等眾多領域,每年承擔工程項目5000多項。目前也是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神華、五大電力公司等國內知名企業的主力供應商,并與巴斯夫、殼牌石油、阿爾斯通、巴西鋁業等國際頂級公司擁有長期良好合作關系。
近年來,和利時智能管控一體化解決方案在石油化工、火電以及新能源等流程行業應用中有了革命性的突破,實現了工業企業的智能化革新與落地實踐。如某大型石化120萬噸/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產業集群項目,是國產SIS系統首次在百萬噸乙烯裝置應用,實現了國家重大能源領域核心裝置的安全控制系統國產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與長遠意義。乙烯裂解爐、國四套等部分裝置采用和利時OCS工業光總線控制系統,采用OCS系統每個測點平均節省成本約2000元,大幅縮減工程實施周期,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和利時提供MAV一體化解決方案,保障控制系統安全、穩定、連續、高效率運行,大大提高石化企業的運行效益;某大型電力集團2臺660MW高效超超臨界發電機組項目,采用了和利時智能工廠“平臺+應用”創新型一體化管控模式,智能控制平臺部署智能AGC、燃燒優化、智慧空冷、智能尋優、智能吹灰、智能報警、耗差分析。智慧管理平臺部署智慧決策、智慧運營、智能安防一體化、智能點巡檢、智能巡檢機器人、智慧餐廳。最終實現了實現優化機組運行參數,機組背壓降低1kPa,鍋爐效率提高0.3%,煤耗降低1g/kWh,充分挖掘裝置效益。智能巡檢減少巡檢人員配置7人,機器人巡檢覆蓋常規區域70%。智慧管控一體化,業務流程80%實現線上流轉,流程效率提升70%;某大型集團光伏制綠氫項目,是全球最大規模光伏制綠氫項目,為綠氫行業提供戰略性引領作用,助力我國能源轉型升級。該項目采用了和利時智能工廠智能管控一體化解決方案:基礎DCS優化:PID參數優化、控制策略優化。先進APC優化:協調控制、用電策略、智能排產等。智能平臺:數據驅動、智能預警、數字孿生。最終項目實現了全流程全自動運行,一鍵啟停/無人操作。實現綠氫成本最低。降低操作員操作強度,優化人力配置。數字孿生,數字驅動,實現智能運營。
“未來3-5年,我們還將重點發展智能化技術與行業落地的深度融合。針對于大型石化化工、大型火電、精細化工、食品制藥、冶金建材等各個流程行業領域,研發基于行業專家知識的人工智能應用,解決AI模型的確定性、可控性、可信性等諸多挑戰,真正為行業企業形成新質生產力,實現降本、增效、節能、安全、環保的核心目標,助力企業卓越運營和可持續發展,從而智能化成就卓越。”劉桐杰表示。
擁抱AI,重構企業“未來核心力”
為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培育可持續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利時以推動行業智能化發展為己任,將大數據、大模型、AI等新技術落地于實踐,從生產控制、數據監視采集、數字孿生、生產管理等方向不斷布局,目前已形成了可為流程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持的Hiaplant數智化轉型一體化解決方案。以一種模式、形成五大能力(融合感知能力、優化運行能力、智能監盤能力、智慧管理能力、卓越運營能力)、賦能N種行業,重構企業“未來核心力”。
據劉桐杰透露,目前該一體化方案持續深化,實現了AI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的多項重要應用,包括缺陷檢測、預測性維護、人機協作等方面,開發了如AI機器視覺、AI智慧監盤、AI智能尋優、AI設備資產管理和AI智慧決策等應用模塊,以科技力量助力和利時的用戶實現高效生產、精益生產和智慧生產。
他簡單列舉了幾個和利時開發并取得突破進展的AI應用模塊:
(1)AI+大模型:通過AI+大模型,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自動問答、數據分析、自動化決策,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為企業和用戶提供高價值服務。
(2)AI+大數據:通過AI+大數據,依托智能模型訓練,實現工藝流程優化、故障預測維護、能源管理優化,推動產業升級。
(3)AI+機器視覺:通過AI+機器視覺,融合智能視覺算法與控制技術,賦能DCS控制系統,替代人工肉眼觀察模式,實現生產設備、環境監測、視覺分析輔助控制,提升技術應用場景精準性。
劉桐杰表示,目前和利時智能工廠方案已經成功應用與電力、化工、新能源等項目,且現有大量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但在其看來,對于工業企業而言,擁抱AI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個根據自身特點打造自己的AI戰略,工業企業擁抱AI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步驟:
一是明確業務目標與AI的結合點:企業應首先確定其業務目標,然后探索AI如何幫助實現這些目標。這涉及到對現有業務流程的深入分析,以識別可以通過AI技術優化的環節;
二是識別和優先考慮AI用例:企業應列出3-5個與業務目標緊密相關的AI用例,并根據其對業務影響的重要性進行排序。這些用例可能包括生產效率提升、質量控制、供應鏈優化等方面;
三是數據戰略的制定:數據是AI應用的基礎。企業需要制定一個全面的數據戰略,包括數據的收集、存儲、更新和利用,以確保AI系統有足夠的數據來學習和做出決策;
四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企業需要評估并建立支持AI應用的技術基礎設施,包括硬件、軟件、云計算服務和數據處理工具;
五是人才培養和組織變革:AI的應用需要跨學科的人才團隊,包括數據科學家、工程師和行業專家。企業應投資于人才培養,并可能需要進行組織結構的調整以適應AI時代的工作方式;
六是風險管理和合規性:隨著AI的應用,企業需要考慮算法偏見、數據隱私和安全性等問題。確保AI應用的合規性,并建立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
七是持續迭代和創新:AI技術在不斷發展,企業應持續跟蹤最新的AI進展,并在現有基礎上不斷創新,以保持競爭優勢;
八是建立合作伙伴關系:與技術供應商、科研機構和其他行業合作伙伴建立合作關系,可以幫助企業獲取最新的AI技術和行業最佳實踐。
“通過上述步驟,工業企業可以更好地擁抱AI,打造符合自身發展的AI戰略,從而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劉桐杰說道。
和利時自創立以來,公司始終秉承著“真誠地為用戶設想”的經營理念,以“智能化成就卓越”為宗旨,致力于為廣大流程行業用戶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保障生產安全和改善工作環境。面向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和利時期待在技術方面不斷的進行融合創新,結合用戶需求及痛點,加速工業AI的技術技術革新和應用落地,從而推動各工業行業數智化轉型。
摘自《自動化博覽》2024年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