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上拍攝的風機設備。
圖為目前全國最大的分布式能源站———廣州大學城分布式能源站。
圖為內蒙古輝騰錫勒草原上的風機設備。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贏得發展先機和主動權,最根本要靠科技的力量。我國能源供應緊張和能源利用效率較低同時存在,要求能源資源開發充分利用科學技術,通過能源之間的系統謀劃和創新替代,形成可持續的能源資源體系,保障我國能源資源的有效供給和高效利用。
讓能源梯級利用起來
“傳統的火力發電廠,煤燃燒發電的利用率是35%左右,用煤做燃料發電并供熱的熱電廠,能源利用率在45%左右。但我們這個能源站可使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78%甚至更高。”
廣州大學城里空氣清新、碧水環繞,工作生活在其中的師生有些可能并不知道,他們工作生活中的冷、熱、電來源于一座分布式能源站。這個分布式能源站通過能源的梯級利用,使系統的綜合能源利用效率可達78%。余熱鍋爐排煙溫度也由140℃降至90℃左右,對環境的影響大為降低。
“這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分布式能源站,規劃容量為4×78兆瓦。現在已向廣州大學城內的10所大學及周圍用戶約20萬人提供全部生活熱水、空調冷凍水和部分電力。”中國華電集團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霍廣釗說。
他介紹說,這個分布式能源站以天然氣為一次能源,通過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發電,利用發電后的尾部煙氣余熱生產高溫熱媒水,用于制備生活熱水和空調冷凍水,向大學城區域同時提供冷、熱、電三種能源。 據了解,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是相對于傳統的集中式供電方式而言的,指將冷、熱、電系統以小規模、小容量、模塊化、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戶附近,可獨立地輸出冷、熱、電能的系統。分布式能源的核心在于通過冷、熱、電三聯供技術,利用燃氣輪機或燃氣內燃機發電,對做功后的余熱進一步回收,用來制冷、供暖和生活熱水。從而實現對能源的梯級利用,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效率。
“傳統的火力發電廠,煤燃燒發電的利用率是35%左右,用煤做燃料發電并供熱的熱電廠,能源利用率在45%左右。但我們這個能源站可使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78%甚至更高,可以節省大量的一次能源。”霍廣釗表示。
據了解,目前我國約50%的一次能源通過轉化為電力消費,約25%的一次能源通過轉化為熱能消費。化石能源轉化為電能和熱能的方式都是通過在鍋爐中的蒸汽和熱水實現的,所不同的是電力生產要求溫度高、壓力大,熱能生產要求溫度比較低。因此,可以利用高品位能量發電、低品位能量繼續發電和供熱,實現優質能源的梯級利用。
據介紹,廣州大學城分布式能源站以潔凈的天然氣為燃料,而且采用先進的燃氣輪機發電設備,大大減少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大氣懸浮顆粒總數等污染物的排放。其中氮氧化物排放與同規模常規燃煤發電廠相比減少了80%,與燃氣電廠的國家排放標準相比減少了36%;二氧化硫、大氣懸浮顆粒總數的排放幾乎為零;二氧化碳排放與同規模常規燃煤發電廠相比減少了70%。
提高能效勢在必行
分布式能源由于貼近用戶進行能量轉換,不需要遠距離輸送,避免了遠距離送電帶來的輸變電損失以及供熱損失,同時節省了大量的輸配線路的投資成本和相關的前期、建設和運營費用。
專家表示,目前我國能源利用效率總體水平還不高,且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時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任務十分艱巨,應充分重視并加大分布式能源的推廣利用。
據了解,目前我國工業用熱的70%仍由分散的小鍋爐供應,北方采暖地區中小城市冬季采暖也主要由小鍋爐供熱或直接燃燒煤炭取暖,能源利用效率低,對環境影響也較嚴重。
中國華電集團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計劃投資部主任吳韶華表示,我國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將近70%,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二氧化碳排放過多,對環境壓力較大。應該合理利用天然氣,優化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
中海油新能源公司首席科學家肖鋼表示,分布式能源由于貼近用戶進行能量轉換,不需要遠距離輸送,避免了遠距離送電帶來的輸變電損失以及供熱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