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學院連璉教授
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仿佛是當前我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發展的寫照。不僅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江蘇熔盛重工等傳統船舶企業紛紛進軍該領域,遼寧盤錦、江蘇南通等許多沿海城市也都在著力打造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基地。日前,記者采訪了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學院連璉教授,深入探討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發展的態勢和未來。
記者:當前我國正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請問其需求何在?
連璉:作為戰略性海洋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集中體現了國家的綜合基礎技術能力,同時海洋工程裝備作為人類進行海洋及海洋資源探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工具和不可或缺的手段,其技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國家國防能力和科技水平,其服務的領域規模極大,在海洋權益維護、軍事海洋環境保障、國家藍海戰略、全球氣候變化應對、海洋資源開發、環境保護、防災減災等廣泛的涉海領域有著不可或缺的、關鍵性的作用。
海洋工程裝備技術覆蓋了海洋、電子、精密制造與加工、機械、材料、通訊技術等諸多領域,其技術帶動性可見一斑,發展該項技術不僅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國家軍事安全有極為重大的意義,還對未來的海底空間利用、海洋旅游業、深海打撈、救生等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和戰略意義。
歸納起來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技術及其制造業的需求集中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海洋競爭已經聚焦深海和大洋,對海洋裝備技術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需求;二是維護我國海洋主權和權益的需求;三是提升海洋科學研究水平及深海裝備技術水平的需要;四是隨著我國海洋油氣開發向南海進軍,對海洋裝備技術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需求。
記者:有關部門透露,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有望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請問目前該產業發展的態勢和水平如何?
連璉:從國際上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發展來講,水下運載裝備、作業裝備、通用技術及其設備、海洋監測儀器設備已形成產業,有諸多專業提供各類技術、裝備和服務的生產廠商,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在大型海洋工程裝備方面,目前全球已形成以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為主體的海洋裝備制造產業,美國、韓國、挪威、新加坡等國家已成為海洋裝備的主要技術和生產來源。
在我國,水下運載、作業及通用技術裝備、海洋探測/監測裝備目前仍處于關鍵技術研發、樣機開發和試驗階段,尚未形成產業;船舶與大型海洋工程裝備已形成產業,但是高端產品尚有空白,與海洋裝備相關的配套設備基本上處于空白狀態。
在水下運載、作業及通用技術裝備方面,通過“863”等國家計劃的持續支持,我國已具有一定的水下運載、作業和通用技術研發能力,形成了一支研究隊伍。目前,我國自主研制或與國外合作研制了工作深度從幾十米到6000米的多種水下裝備。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我國的水下運載及其作業技術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但是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的深海技術和裝備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面向深海的裝備技術水平有一定差距,大量關鍵核心裝備與技術依然依賴進口。
在海洋探測、監測方面,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我國具備了一定的海洋監測能力,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在穩定性、可靠性、系列產品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我國主要儀器依賴進口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自主技術裝備目前只能滿足海洋監測需要的10%左右。
在大型海洋工程裝備方面,我國在海洋工程裝備的設計、制造、集成、改裝等領域已有較好基礎,但總體來說,還遠不能適應國內國際深海油氣開發的需要,且其配套行業的發展嚴重滯后,本土化配套率低,產業自主發展能力比較弱。
記者:高新技術是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顯著特征,也是其發展的主要門檻。請問您對促進該產業健康發展有何建議?
連璉:海洋復雜的環境條件,如風、浪、流、內波、海底地質災害等等,使得海洋工程裝備從研發、應用到產業化都不同于陸上裝備,必須經過大量的實驗室試驗、海上試驗,并不斷改進、完善,才能進入工程化、實用化、產業化進程。因此,完善的試驗條件是海洋裝備研發必不可少的支撐條件。但是,目前我國海洋高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缺乏有效機制和平臺、缺乏國家級深海公共試驗平臺和基地,且應用機制不健全,應該加緊探索合理有效的體制機制,以推動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健康發展。
我認為,首先應該建設國家級深海公共試驗平臺和基地,形成開放、高效的應用機制,推進海洋裝備的工程化、實用化和產業化進程。其次,應圍繞構建海洋裝備制造產業鏈,針對薄弱技術環節,加大投入力度,采用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相結合的方式,解決海洋裝備制造業產業化的技術短板。同時,應設立一批國家戰略層面的重大專項,在滿足國家需求的同時,支撐海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規模,并實施重點產業化工程,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此外,發揮企業在成果轉化過程中的主體作用非常重要。應該制定長期穩定的激勵政策,扶持我國深海高技術和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鼓勵企業走向深水和海外,對進入國際市場的技術裝備企業進行獎勵性資金扶持,推動我國深海高技術產業的發展與壯大。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記者 鄭 楊2010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