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2011-04-12 04:48:47 光明日報
中國科協科技期刊是我國科技期刊的代表性刊群和重要的出版與學術交流資源。4月7日,在中國科協舉行的第五次學術建設發布會上,一份內容為2006—2010年中國科協及所屬全國學會1003種科技期刊發展狀況的報告,首次向科技界和全社會公開發布。
中國科協常委、中國科協學會與學術專門委員會委員陳運泰院士用以下的話概括5年來科技期刊的發展狀況:“出版能力、學術質量、國際化水平和數字化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學術質量建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在國內外權威數據庫中繼續保持較高的學術顯示度,各項學術指標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讓我們來解讀這份報告,看看那些客觀的數據能否支持這個判斷。
保持較高的“學術顯示度”
一個國家科技期刊的辦刊質量,某種程度上濃縮和體現了其科研學術的水平。截至2010年底,中國科協科技期刊共1003種,較上年度的954種凈增加了49種,其中學術類期刊701種、技術類期刊186種、科普類期刊63種、綜合類期刊49種、檢索類期刊4種。
數量在增加,質量呢?
據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馮長根介紹,湯森路透 (Thomson Reuters) 出版的《期刊引證報告》(JCR)2006—2010共收錄中國內地科技期刊346種,其中中國科協科技期刊為179種,所占比例為52.0%。2010年,《工程索引》(EI)核心庫收錄中國內地期刊226種,其中中國科協科技期刊89種,所占比例為39.4%,在國內名列前茅。
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即年指數和引文數量等,是衡量一種科技期刊學術水平的主要指標。《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CJCR2006—2010)顯示,中國科協1003種科技期刊各學科學術指標的平均值,均高于收錄總體的平均值,有17個學科的中國科協期刊平均影響因子大于本學科期刊平均影響因子、平均總被引頻次大于本學科期刊平均總被引頻次,并且學科影響因子排名第一和學科總被引頻次排名第一的,均為中國科協科技期刊。
從2008—2010年,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每年都發布“中國百種杰出學術期刊”,數據顯示,中國科協科技期刊共入選200種(次),三年來均占入選期刊的60%以上。
今年3月17日,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揭曉,在10種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的期刊中,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主辦的科技期刊有6種;在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的20種期刊中,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主辦的科技期刊有11種。
上述數據印證了陳運泰院士的判斷——中國科協科技期刊學術質量建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在國內外權威數據庫中繼續保持較高的學術顯示度,各項學術指標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功不可沒
說到科技期刊的發展,不得不提中國科協的“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據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張勤介紹,作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科技期刊資助體系,5年來,共有454種(次)期刊成為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項目,資助總額達4840萬元。
“立足于專家辦刊、專業辦刊,不斷提升編輯出版質量,采取多種措施積極組織原創論文、基金論文、重大科研項目進展與學科熱點等高質量稿件,不斷提高期刊學術質量與學術影響。”馮長根這樣總結工程的著力點。
相關數據顯示了工程的成效。根據《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CJCR)2006—2010年的統計,《力學進展》、《中國有色金屬學報》、《中華兒科雜志》、《水利學報》等期刊的影響因子連續四年學科排名第一;《地理學報》、《電子學報》、《中國電機工程學報》、《中國有色金屬學報》等期刊的總被引頻次連續四年學科排名第一。《航空學報》、《石油學報》、《藥學學報》、《水產學報》等期刊連續八年被評為“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
期刊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同行認可度是期刊質量的標志之一。目前,《計算機科學技術學報》(英文版)、《植物學報》(英文版)、《分子植物》(英文版)國際編委比例分別達53%、54%、62%。《中國藥理學報》(英文版)、《分子植物》(英文版)的海外審稿專家比例均在60%以上。《植物學報》(英文版)被SCI—E、PubMed等66種國際檢索系統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