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9點36分,北京地鐵四號線動物園站一部自動扶梯發生溜梯事故,造成1名少年死亡、28名乘客受傷。北京市質監局公布了初步調查結果,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固定零件損壞,扶梯驅動主機發生位移,造成驅動鏈條脫落,扶梯下滑”。
該事件引發了人們對于地鐵安全隱患的擔憂。近年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發展“神”速,“地鐵風”早已從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蔓延至二線甚至三線城市。一哄而上的結果是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大發展,但“急功近利”發展也必然導致種種問題的存在,近年來,城市軌道交通事故頻現就是最直接的體現。
無獨有偶, 2011年2月,人民日報社陜西分社社長杜峻曉發文對高鐵安全性提出了質疑,表示中國高鐵發展很快,高鐵工程質量無法保證。文章披露,中鐵某局一位退休工程師在離開工作崗位時說過:“我這輩子出門堅決不坐高鐵。” 這一文章引發了很多人對于高鐵建設安全隱患的質疑。
據中國「財新網」報道,劉志軍下臺后,中國國務院多次召集專家討論高鐵安全問題,一系列安全問題陸續被揭發出來。 有專家表示,歐洲等時速300公里的高鐵要10年修成,中國兩年就完成,搶工問題非常嚴重,帶來設備品質等系列問題。 1名高鐵供貨商透露,多個項目同時上馬,要求物資的供應量很大。工廠加班加點也不能滿足需求,供貨期大大壓縮,在質量上力不從心,有時連抽樣檢查的時間都沒有。高鐵對路基的要求很高,任何路軌建成后,路基都會自然沉降,平均需要5年才能穩定,但中國中國幾乎1天也不等,就透過大量建高架橋、路軌盡量筆直等方法解決,但專家憂心“可靠性問題”。 另外,為了在短期內完成大量新建高鐵,總承包商又層層分包,大批農民工沒有經過任何培訓,就直接從事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
筆者在2009年采訪某高鐵列控系統供應商時,其就曾表示:“因為列控系統關系到高鐵運營的安全問題,應該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做,但是現在的客觀形式并不給你這樣的時間。當前的工程項目我們經常稱之為‘三邊工程’,即邊定需求,邊開發產品,邊工程實施,在這種形勢下如何保證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尤其是安全性是當前我們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誠如其言,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以及高鐵建設速度如此之快,并且在運行速度上不斷挑戰,如何保證建設質量,如何應對系統故障,如何在惡劣的天氣下安全運行,如何更加科學合理的運營,諸如此類的問題,都需要建設者們靜下心來,增強憂患意識,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