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推進創新驅動發展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徐玢 王春 曹丙利 周石
本報上海9月24日電 (記者徐玢 王春 曹丙利 實習生周石)由國家科技部、上海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11年浦江創新論壇”今天開幕。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主席蔣正華出席論壇開幕式并發表演講。浦江創新論壇主席、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主任徐冠華院士主持論壇開幕式,科技部副部長陳小婭主持大會演講,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王志學,上海市領導殷一璀、徐麟、沈曉明、姜樑出席論壇。來自海內外的政府官員、學者和企業家圍繞“創新驅動發展”的論壇主題,就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熱點、難點和重點展開研討。
萬鋼指出,我國科技體制經歷過幾次改革。這些改革為科技創新增添了新的動力,推動我國科技發展進入重要躍升期。隨著世界創新密集時代的到來,科技對產業發展起著更加關鍵的作用,我國“十二五”發展的基礎和外部環境因此也面臨著深刻的變化。
萬鋼說,“十一五”以來,我國科技創新獲得重大進展,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國家創新能力在人均GDP3000美元的階段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自《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以來,我國創新能力整體提升,但相較于知識創造能力,我國企業創新能力增長相對緩慢。科技與經濟結合程度有待加強、科技管理體制不適應發展要求、創新環境不完善等問題也制約著我國創新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萬鋼舉例說,目前我國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產業的生產規模已經位居世界前列,同時潛在國內市場巨大。但由于市場認識和推動不夠,90%的產品仍依賴國外市場,導致面向國內市場的系統集成及綜合利用的能力不足。他說,目前我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還沒有真正確立,創新能力難以支撐作為經濟大國的持續健康發展。具體說來,在技術創新方面,缺乏應對新的產業變革、引領技術發展潮流的能力,對重大產業技術路線變革導致新的產業競爭準備不足;在應用推廣方面,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缺乏相應的政策環境和條件,國內市場需求不足,形成出口依賴,對我國結構調整支撐不夠;原始創新方面,在重大科學問題上缺乏原創思維,主動提出先導性研究方向、面向未來發展的創新能力較弱。此外,科技資源分散、封閉,自主創新政策落實還不到位,科研評價獎勵體系不完善也是我國科技工作中的突出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急需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萬鋼表示,當前要從六個方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創新主體的能力建設;推進協同創新,加強科技工作的宏觀管理和統籌協調;推進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營造良好的創新政策環境,包括落實財稅金融政策、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等;造就宏大的創新人才隊伍;進一步擴大對外科技開放。萬鋼說,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建設和完善國家的創新體系,支撐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專家在浦江創新論壇上指出中國的創新系統需要合理分工
本報上海9月24日電 (記者曹丙利 徐玢)在今天下午舉行的浦江創新論壇“中國的創新系統:優勢與挑戰”專題討論中,國家外國專家局原局長馬俊如指出:“中國的創新系統有國家創新的頂層設計,這一設計需要政府與市場之間進行很好的協同,不同的創新主體應該在創新系統中進行合理的分工。”
現在我們很多創新產品質量很高,國內外也有市場需求,但是產品卻賣不出去,對這一現象馬俊如作了深入解讀。他認為主要是我們缺乏好的商業模式,技術創新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創新成果缺乏市場競爭力。現在科研院所的院士和教授不能以企業家的身份參與市場創新進行競爭。而任何企業的創新成功都不能完全依靠自己,需要進行創新資源的儲備整合。現在國內的大學和科學院的科研成果都在搞產業化,而不是為企業做后盾進行創新的遠期儲備。這樣下去,我們國家創新體系的明天從哪里來?產學研要結合,但不是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的結合,而應該是在創新系統中的合理分工下進行資源的整合。
陶氏化學亞太區首席技術官姚維廣認為,跨國公司與上游供應商以及下游客戶之間的溝通合作可以對本土創新形成良好的推動,應該將跨國公司的研發納入中國的創新體系之中。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元指出:“要將中國創新系統的優勢完全體現出來,需要政府部門從科研管理向創新管理轉變,要更注重增長,注重要素整合,注重協同。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技術轉移不應是公共政策的核心,企業要創造社會價值自然就會去整合各種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所以能夠讓市場做的政府就應該大膽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