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筆者看到了這樣一條新聞。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在西部的航天基地發現了一個“怪”現象:中國航天科技領域有一批年輕有為的少帥,考察這些少帥當年畢業的高校,最多的既不是清華,也不是北大,而是西北工業大學。許多名校的畢業生耐不住西北的寂寞和相對落后,紛紛東南飛,而留下的西北工大的學生逐漸成為科技領軍人才。成才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要在實踐中成長,不斷地磨煉。周濟在近日舉行的高等學校――工程研究院所聯合培養博士生試點工作座談會上,以這個例子說明參與課題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對一名工科研究生成長的重要作用。
的確是這樣,培養工科人才最主要的是要有實踐能力,倘若總停留在書本上,不去接觸幾個實際項目,怎可能理論聯系實際呢?實踐的機會不是每所高校、每個學生都能有的。名校中機會有的是,但學生們不是都能得到機會,這就形成了名校畢業生中優秀人才的小眾化。然而,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其他學校的可能性就會小很多。首先,學校不在大城市,實踐的機會比較少;其次,如今學生們都在拼命邁進國家優秀高等院校的大門,而稍微偏遠的高校,即使名聲在外,但學生數量遠不及北大、清華那么多。同樣的機會來了,就會有更多比例的學生可以參與到工程中去。
這樣的事實也給了我們一個警示,究竟我們該如何選擇自己的道路?過去,很多人一味地認為好學校就會出優秀人才,但知名高校的學子在校時數不勝數的負面新聞,甚至畢業后做起了小商販的工作等,都說明我們國家的教育和擇業已不再有門第觀念。真正的有能力的人才方能被社會所用,被國家所用。“耐得住寂寞”是對當代中國工科學生和工程師最好的勸誡,作為學生更應該謹慎地考慮自己的學習意向和就業意向,將理論知識有效地結合到實踐中,為畢業后盡早地進入“角色”做齊準備。
工程實踐是一把雙刃劍,很多工作在一線的工程技術人員早已將寫論文、研究理論拋在了腦后,每年也只有需要評職稱的時候才會想起動動自己的筆桿子。這樣的現象不在少數,而我們對待這一現象只能表現出十分理解,因為我們不能強求工程師們又要有良好的工作表現,又要有自己的學術著作,無暇分身的他們最重要的任務還是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
如今,很多高校都在與科研院所以及國內、外有實力的企業聯系合作,希望能共同培養出可以跟隨上時代步伐,并且能夠成為國家科技建設新鮮血液的人才。我們也許不能奢望中國的高新技術超過歐美國家,但我們能做到的是,從最基礎的地方入手,讓工程師們從學生時代就接觸到世界上領先的技術,為中國創造更大的價值。